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十讲 把握散文结构 精品学案 (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十讲 把握散文结构 精品学案 (新高考),共24页。
第十讲 把握散文结构 导学案
作品的结构是指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散文结构思路分析题是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试题涉及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题型一般有3种:行文思路分析题、线索作用分析题、句段作用分析题。不论散文结构思路怎样变化,都要围绕散文中心主旨行文,也就意味着在分析散文结构思路时应着眼于“神聚”。
题型一 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常见设问】
1.(2020·课标全国Ⅲ)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2.(2020·新高考Ⅰ)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3.(2018·浙江)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4.(2016·北京)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
5.(2015·湖南)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答题技巧】
把握结构思路“4技巧”:
1.明确文体,把握全貌。通过阅读,把握散文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理,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不同的文章类型,行文思路应该有所不同。
2.圈点勾画,抓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道听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
3.标示段意,显示脉络。找出中心句。或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意。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成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内在的脉络。
4.理清思路,把握结构。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冒号、句号等。
【答题步骤】
精解结构思路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把握要求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满分答案】
(2018·浙江)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下伏笔。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典题示例】
例1.(2020·课标全国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
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过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汽,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
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
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的镰刀锤头图案。
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
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包当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一个雷达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吃……
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了水压机和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成了民间所说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
(有删改)
问: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解题流程】
第一步:审清题干,把握要求。
题干要求分析作者叙述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层次感,这实际上是要求分析结构思路。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主要集中在前六段,分析每段的内容,然后进行层次的划分,分层概括出来即可。第一段作者先叙述自己在听闻大同学对火车的描述后,萌生了看火车的念头。第二段叙述了夜晚在去看火车途中和同学们一起穿越浓密的森林的恐怖经历;第三段写到达铁道边后等待火车的到来。这两段可归为一层,即写作者为看火车而付诸行动。第四段至第六段写看到火车到来以及发现火车头镰刀和锤头图标后的感受。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作答时,可先把作者的思路顺序写出来,再结合文本分层进行梳理,要注意点出每个层次所写的内容。
题型二 线索作用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而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虽然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常见设问】
1.(2015·江苏)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2.(2012·湖北)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答题步骤】
线索作用分析“两步走”:
第一步:找出并点明文章的线索
找线索时注意以下三点:
①区分散文类别,找准线索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变化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标题显线索
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线索,或者直接显示线索)。
③反复出现的语句
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还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紧扣线索,或者显示线索。
第二步:分析线索的作用
1.结构方面的作用
(1)组织材料,贯串全文。(2)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3)使行文富于变化。
2.内容方面的作用
(1)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2)揭示主题。(3)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特别提示】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等。
【满分答案】
(2012·湖北)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典题示例】
例2.(2015·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有删改)
问: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解题流程】
第一步:找出线索。
本文主要写了闻到的比邻而居的各家的气味及由此引发的思考,通篇都围绕“气味”着笔,所以“气味”为本文的线索。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
结构方面的作用:文章紧紧围绕“气味”,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
内容方面的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题型三 句段作用分析
句段作用分析就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这些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它们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表达上富有特色。句段作用是散文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以下是常考的五种句段及其作用:
1.开篇
①开篇点题,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情感(奠定感情基调)。②开篇不点题,那么,开头句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③开篇描写景物,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氛围等。④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⑤开篇抒情,引起读者共鸣;抑扬开篇,强化读者印象。
2.中间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上文,领起下文),起过渡作用。②内容上扩展思路,丰富内涵(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
3.结尾
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②升华情感,深化主题。③照应前文,结构严谨。④发人深思,意蕴深远(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
4.插入段
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②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5.反复出现的句子
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在表达上,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常见设问】
1.(2020·天津)文末引入林徽因的故事有何效果?
2.(2018·北京)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2016·天津)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2016·浙江)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5.(2015·山东)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技巧】
句段作用分析“4角度”:
1.内容、主题。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结构角度可考虑设置悬念、做铺垫、伏笔照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表达技巧。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如果特点较突出,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4.读者情感或心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答题步骤】
句段作用分析“两步骤”:
第一步: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
因为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明确句段位置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读懂句段内容又是分析句段作用的前提。
第二步: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依据句段位置,确定对句段作用分析的角度,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特别提示】要注意与句段作用相近的题型。
文中引述性、插入性材料的作用题,其答法分五点:
①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②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③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④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⑤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满分答案】
(2016·天津)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典题示例】
例3.(2020·天津)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线条之美
梁衡
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它的轨迹就生成了一条线。所谓轨迹者,只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一物划过之后,在我们的脑海里的视觉驻留。原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东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
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在大千世界里,这线永处于一种过渡之中。当它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或如枪戟之威,或如少女之娴;而一旦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这线内藏着无尽的势能与动能。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那线的起落、走势、轻重、弯曲等,居然能分出几十种手法,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叶落霜天,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确实在大自然中,从天边群山的轮廓,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曲线的杰作。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你看一痕、一点、一芥、一粒,虽是文字,作者却如画家一般纯熟地运用了点和线的表现手法。
线条既然有这样的魔力,便为所有艺术之不可或缺,或者算是艺术之母了吧。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就这样牵着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色线条。
线条魅力的最高体现在于我们的人体。人,除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外,还是世间高贵的审美对象。郭兰英唱:“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心胸多宽广。”奚秀兰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些都是在说他们身上阴柔至美或阳刚至强的线条。于是就专门产生了美术界的人体绘画、摄影、雕塑,舞台上的舞蹈、戏剧、模特,竞技场上的体操、健美、杂技等等。这些都是人对自身形体线条的欣赏、开发与利用。
线的魅力不止于具体的人或物,还常常注入主观精神,可囊括一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了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秦篆、汉隶、魏碑、唐楷,还有春秋的金文、商代的甲骨,这每一种字体的线条,就是贴在那个朝代门楣上的标签。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徽因受命参与设计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其时她已重病在身,研究出方案后便让学生去画草图。一周之后交来作业,她只看了一眼,便大声说:“这怎么行?这是康乾线条,你给我到汉唐去找,到霍去病墓上去找。”多年前,当我初读到这段资料时就奇怪,只用铅笔在白纸上勾出的一根细线,就能看出它是康熙、乾隆,还是大汉、盛唐?带着这个疑问,我终于在去年有缘亲到霍去病墓上走了一趟。那著名的《马踏匈奴》,还有石牛、石马等作品,线条拙朴、雄浑、苍凉,虽时隔两千年,仍然传递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开放、不拘一格与国家的强盛。康乾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已是强弩之末,线条繁缛奢华,怎能表现当时新中国的如日初升呢?
美哉!博大精深的线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问:文末引入林徽因的故事有何效果?
【解题流程】
第一步: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
这是一道句段作用分析题,所引故事在文末,属于“结尾句段作用”分析题。本段的开头有线条“可囊括一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了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这样的句子,列举林徽因的故事,是对这句话的印证。
第二步: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角度一:表达技巧上
引用名人故事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文末引入林徽因故事的这段文字具有议论性质,用这个故事使文章生动,同时作为例证证明了线条可以体现时代的精神气质。
角度二:主题上
文末文字表明,线条这一象征符号可以表达出新中国如日初升的形势。所以,这段引入的文字,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好题实练】
基础务实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登泰山记
于坚
①虽然这个时代最时髦的登山方向是朝着海拔去,人们穿着德国或美国设计、中国制造的登山鞋,朝珠穆朗玛去,朝阿尔卑斯去。但泰山依然是中国最伟大的圣山,至少在普通人心目中是如此。登泰山不难,不必有什么登山装备,甩着两只手,最多在山门那里花五元钱买根竹手杖。泰山的一个意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登上去。“泰,安也”(《字汇》),“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此山如果不泰,而是奇险危绝,那么大多数人是爬不上去的。比如华山,因为开通了缆车,现在旅游的人多了,过去能够登上去的,基本上是探险家。“泰”是一种普遍广大深厚永恒的定力,共享的范围广阔。所以登泰山是一种赶庙会式的活动,红男绿女、南腔北调、扶老携幼,浩浩荡荡、摩肩接踵,不是去探险,而是回家,回到某种永恒的怀抱中,安于泰。
②孔子登泰山,想必与今日大多数人登泰山一样,悠悠晃晃,一路妙语论道,述而不作,把老生常谈说得字字珠玑。在松荫下听一阵雾,走一段,又卧在肥石上听一阵溪唱,再走一段。边走边思,思路,必须安之若“泰”,如果每走一步都要惊魂半晌不定,“畏产生于敞开了的未来,惧形成于丧失了的当前”(海德格尔),就没法思了。“存在之思是一种高级的漫游……幽僻小径,它拒绝成为一条拯救之道,也不会带来什么簇新的智慧。这条小径至多不过是一条田间小路”(海德格尔)。我曾经去德国海德堡,那里的山上有一条“哲学家小路”,据说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海德格尔等都走过。我在一个黄昏去走了一段,今日回想起来,那山也是泰山似的安泰。
③上泰山的路有很多条,只有孔夫子的老乡——本地居民知道。大多数游客都只能走用石阶修起来的、要收门票的这条。泰山本是舒缓陡峻地势不同的,登山的“直线”一修,山势就成了一条直达山顶的陡坡,省略了原始山路的七弯八拐,时间也省多了。但许多路段很无趣,石阶一级接着一级,登山者喘气喘得像是在参加奥运会,年轻人还要比赛,用最短时间抵达山顶成了登山的唯一目的。我估计孔子当年登山,必是依山势,“之”字形攀登,“仁者乐山”,如何乐路,要在林泉松壑之间绕行,顺着地势,它高你高,它矮你矮,它平你平,它陡你陡;它雾出高岫,你拨雾而深;它泉过低谷,你涉水而湿;水一样地随物赋形,顺着山之路,而不是一条强行霸占的直线,泰山没有这种直线。登顶也不是唯一目的,对山势本身的体会才是登山之乐。普通人虽然不登珠峰,但心思与登山队员还是一样,只盼着登顶这条“拯救之道”,而忽略“途中”。更快的,直接坐车子到山腰,再乘缆车,几分钟就可直奔山顶,省略了登山。泰山之顶,如果不是盖了许多庙宇,原始的样子,最高处就是几块枯石,就像失去了头发的秃子。
④我们一行,也逃不脱“抢占制高点”这种时代哲学的影响,第一日上山就错过了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刻,那石刻在登山直线的一侧,旁枝逸出,泰山的一条缝里面,秘藏于松树之间。眼见行人个个低头赶路,就担心自己走慢了泰山就要被高速列车运走似的,错过了“圣经”。
⑤泰山在人们心里,不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山,而是一座圣山,是“拯救之道”。所以给我这个读书人一种印象,泰山似乎寸草不生,只有石刻、不朽的文字与神迹。我为泰山准备的不是脚底板而是磕膝头。
⑥当我在一个春天抵达泰山时,发现它其实草木葱茏,流水潺潺,满山鲜花,松、柏、柳、杨、槐、梧桐、瓦松、山柳、花楸、石竹、麻栎、海棠、野樱花、核桃树、枣树、杏树、桃树……万木林立,山谷苍翠。飞禽走兽想必也是有的,只是躲着我们。最美的是山北的泰山美人梨,正大片大片地开着花,像是刚刚下了一场小雪。山谷中到处是敦实的美石肥岩,深厚浑圆,其间溪流潺潺,山景柳暗花明,峰回路转,雾去云生,真是一座可以颐养生命的灵山。据说历代帝王来泰山封禅,都要“食素斋,整洁身心”。素斋,就是大地的原生态,生命的本源。齐鲁大地,呆板的大平原上忽然出现这样一座天赐的花果松柏清泉美石之山,那就不仅是给养,也是启示。世界已经如何,世界应当如何,泰山是一道准绳。道法自然不是乱法,上善若水,法的是泰山。“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果在荒山绝岭,大漠孤烟,孔子大约也生不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的哲思吧。这就是“泰”。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由人们喜欢攀登珠穆朗玛、阿尔卑斯等高海拔山峰这一时髦现象起笔,引出下文。
B.文章通过描述孔子登山和德国“哲学家小路”,说明正因安之若泰,才会产生簇新的智慧。
C.登山的“直线”一修,虽然节省了登山的时间,却扼杀了游客对山势本身体会的登山之乐。
D.文章记叙了作者为了观赏经石峪石刻沿着登山直线匆忙赶路而忽略了很多沿途风景的过程。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了《论语》和《庄子》对“泰”字的解释,并用华山和泰山对比,突出了华山的险峻。
B.文章在描述想象孔子登泰山的情景时,长短句结合,多用短句,语言灵动,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C.文章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古人享受依山势登山的乐趣,反衬了现代大多数游客直线登山的无趣。
D.文章引用了《字汇》《庄子》等文献,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采,使文章具有厚重感。
3.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4.如果你是导游,在泰山脚下,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泰山?请结合文章写一段导游词。(不超过1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故乡的炊烟
周成新
①炊烟是一根绳子,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炊烟是母亲眼角的泪,穿过透明我能看见她的苍老。炊烟是父亲脸上的皱纹,背靠它我能感受到他的内心。
②清晨,炊烟是起床的号角。我用它唤醒了整个村子。放水,烧火,下面条。临走时,我轻推父母的房门,告诉他们,我走了,锅里的面半掩着,起床后可不要忘了再热下。随后,父母起床了,邻居起床了,整个村子全都醒了。
③中午,炊烟是回家的小憩。走在放学路上,我远远就能看见自家的炊烟。一阵一阵地突突直冒,袅袅升起。饭菜香吊起了我的食欲,紧接着便是一顿最美好的畅想。饱餐之后,大家又开始各奔东西,忙里忙外。
④傍晚,炊烟是劳累的归宿。我漫不经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田埂上、码头边、小路旁,乡亲们收起锄头、钉耙、扁担,一个个全都拖着疲惫回到家中。放下农具、放下书包,换下衣服、拾掇零碎。然后,一家人围在桌前,踏实地吃着,美美地聊着。不怕时间,不怕催促,有时很早,有时深夜。最后上床睡个安稳觉。
⑤风中的炊烟是个姑娘,一位、两位,一群、两群,相约着、簇拥着,腾空而跃,妖娆地舞弄身姿,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无论走到哪儿,你都能看到她的美。她从不害羞,从不遮脸,只要你愿意,何时何处都能见着她的舞。雨中的炊烟是个勇士,柔弱中带着刚强,柔嫩中带着坚硬。他用微笑去接纳无情的每一次,敞开自己的宽容和大度。拥雨入怀,化作薄雾,将整个村子罩住。最后,在空中徘徊,飘入空中,形成一处醉美的仙境。雪中的炊烟是位母亲。寒冷裹不住她的热情,积雪挡不住她的柔嫩。她的爱一点一点地从灶膛升起,冲出烟囱,冲破屋顶。积雪再厚也把持不住内心的感动,慢慢地一点一滴开始融化,最终化作泪水顺着屋檐快速流淌。很快,整个屋顶又恢复了往日。
⑥白天的炊烟有些透明,和云在一起,你很难看清它的脸。长长的,一阵一阵直入天空,一眼望不到边际。晚上的炊烟,再白也是黑色。你怎么看也看不到。它喜欢与你东躲西藏,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只有循着烟味你才会得知它的存在。一道一道地趁着黑夜偷偷上天。你怎么找也找不到它的影子。
⑦乡下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长很长,凸出屋顶的或方或圆的烟囱。为了应对下雨,有的还会用瓦片、砖头或是铁皮斗笠半遮着。
⑧农村的孩子放学或放假都要烧饭,尤其是放假。几个小伙伴玩在一起,做功课在一起,烧饭也在一起。灶膛里的火越旺,炊烟就越大。大家常喜欢一边烧火,一边急跑到屋外去看炊烟。大家相互约定,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冒得长、冒得久。谁冒得早,谁就勤快。谁冒得久,谁家的饭菜就多。谁冒得浓,谁添加的柴火就多。炊烟结束后,大家又聚在一起玩耍,等待父母回来吃饭。小学至初中阶段,我曾很长一段时间在家烧饭。炊烟成了我的伙伴。每次看到它,我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⑨不同的柴火烧出的烟也不同。白的、灰的、青的,甚至还有黑的。稀饭、米饭、面条,炒菜、馒头、熬汤。不同的伙食,不同的柴火,不同的炊烟。
⑩离家上学之后,我见炊烟的机会少了。只有在放假的时候,我才能与它相伴。再后来,工作了,我再也难以见它。只有在每次回家的时候,我才能看见它,看见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
⑪如今,家里的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每次回家,我都要登上二楼的阳台。看自家的烟囱,邻居的烟囱,甚至全村的烟囱。烟囱一个个巍然耸立,可怎么也冒不出烟来。我知道,有时它仅是一个摆设,只有在腊月或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它才会自豪地高昂头颅,仰天长啸。而那时,我却也很难见它。
⑫长期在外,我一直都很庆幸我所生长的那个小村还在。小村里的民房还在,厨房还在,烟囱还在。虽然难见几次炊烟,我却还是十分开心。因为,只要它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而这种思念,则更是无时无处不在。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中午、傍晚的炊烟记录了农村一天的生活,写出了农家生活的忙碌、温馨和安稳。
B.风中的炊烟,像群姑娘,妖娆、大方;雨中的炊烟,像个勇士,柔中带刚,宽容大度;雪中的炊烟,像位母亲,用爱融化积雪。
C.文中写“我”和小伙伴们放假的时候帮助家里烧饭以及比炊烟的内容,既表现了“我”对炊烟的喜爱,也表现了农村孩子生活的单调、乏味。
D.家里的灶膛虽然还在,但祖母去世了,家里的炊烟消失了,村里的炊烟也难得见到,不过乡思尚在。
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了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巧妙点题,并引发了下文思念故乡的情思。
B.文中把“炊烟”比作“姑娘”“勇士”“母亲”等,想象丰富,形象地表现出炊烟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美感、坚强的精神、爱的温暖,引人遐思。
C.文章使用拟人手法写晚上的炊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童年生活中从炊烟中得到乐趣。
D.“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与前文“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形成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
7.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8.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作用。
巩固提升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苍穹的遗址
傅菲
①时光夹裹着无际的黑暗而来,缓慢而磅礴,深深塌在祖父的脸上。这是祖父的另一种沦陷。他脸上堆叠着时间的皱褶,呈波浪形,覆盖了他灰白色的记忆。他明白,人生终究是一次单程旅行,路上众人喧哗,而最终的旅程是孤身一人。他躺在厢房的平头床上,睁起凹陷的眼睛,看着黑褐色的瓦垄。祖父已经卧床两年,背上长出了褥疹。厢房光线黯淡,一扇木格窗对着一片田园,馥郁青葱的植物气息浮在空气中,被一阵微风带进祖父虚弱的鼻息。这时,祖父会对我说,你扶我到后院去坐坐。
②后院有两棵枣树,一棵柚子树,有两排瓜架搭在矮墙上。南墙是南瓜架,北墙是黄瓜架,初夏时节,肥厚宽大的南瓜叶和细长粉黄的黄瓜花给院子增添了闹意,与院子毗邻的是禾苗连涟的田园。祖父坐在枣树下,有了复苏的感觉,枣花粉白粉白,压在树丫上,一层叠着一层,像一顶编织的花冠。每天傍晚,祖父都会在后院里小坐。晚霞褪去了鲜红,化为一片缠绕飘忽的白云,不远处的山密青黛如眉,天空澄篮如洗,爆出三两颗星星。祖父的衰老是从两条腿开始的。他是萝筐腿,过了八十岁,双腿已经不能承受身体的重量。他说,人的衰老就像一栋倒塌的旧房子,屋漏一阵子,墙颓败了,柱子坍塌,荒草从厅堂里长了出来,整个儿成了一片圮墟。
③是的,祖父平静地迎接自己身体的坍塌,在卧床的两年时间里,他从不呻吟,也从不抱怨。他慢慢等待沉寂时刻的到来。有几次,祖父一个人在厢房里,突然爆出一句质问:“你是谁,为什么站在我的床前?”我听到质问声,连忙跨进厢房,只见灰尘在木格窗的光线里悬浮,密密的,闪着恍恍惚惚的光泽。祖父说,刚刚有一个穿黑衣的人站在床前,高高大大,手上拿着桃木手杖,不说话,咧嘴笑着。我说,那是你的幻觉,我们村里没有拿桃木手杖的人。这让我惊惧而诧异。祖父说:“噢,你去拿酒来,我想喝一口酒,我好几天都没喝了。”我说,你早餐还喝了小半碗呢。
④烧酒、麻子馃、肥肉、辣椒,是祖父一生的挚爱。麻子馃我吃不了三个,他却能吃一大盘。一块巴掌大的炖肉,两口吃完。他的嘴巴把肉包住,一口咬下去,肥油从嘴角两边扑哧溅出来。在后山的菜地,他种满了朝天椒。我吃朝天椒,嘴唇都辣肿起来,祖父却一口一个。新谷归仓了,他选上好的谷料挑到酒坊里,对酿酒的师傅老四说,出酒的时候叫上我啊。
⑤打开后院的柴扉,拐过两条田埂,弯过一个荒冢,就到了酒坊。酒坊围在一座宅院里,乌黑黑的苍蝇在宅院的上空嘤嘤嗡嗡,酒糟的香气四散。出酒的那天,祖父肩扛一个大酒缸,我手提两个大锡壶,早早到了酒坊。锡壶是装头酒和尾酒的。我坐在石灶前,负责添火。大铁锅上罩着一个两米多高的木甑,木甑上压着一口盛满水的铝盆。一根细长中空的竹管从木甑顶端的切口上,连接到酒缸。祖父端来小圆桌,摆上腌辣椒、酱蒜头、南瓜干等小菜,坐在酒缸边,喝一口酒,摇一下头,说,辣口,辣口,这样的酒喝下去,再辣的太阳也扛得了。蒸汽弥漫了整个酒坊,酒香引来四邻的酒客,小桌围满了人,有的站着,有的坐在灶墩上,品着刚出炉的热酒。祖父酒量大,很少醉。假如他说话有些结舌了,脸色酱红,不时地摸自己光光的脑门,手势略显夸张,他已经微醉了。
⑥矮小、强壮、宽厚的脊背像一堵墙。这是我年幼时记忆中的祖父。吃过午饭,祖父端一条板凳坐在屋檐下,叫我:“给我刺刺水泡。”每到夏天,他的脊背上冒出密密麻麻的酒疹(对酒过敏引起)。酒疹有一个个细小的水泡,水泡破裂,疹水流过的皮肤会在第二天冒出珠泡。我用酒在他的背上抹一遍,再用竹签把珠泡剔破。酒疹溃烂,有腥臭味。但我不怕,刺水泡仿佛是我的一种乐趣。我并不知道,祖父终身都被酒疹所折磨。他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是打赤膊的,穿一条宽大湛青色短裤,光着脚,腰上别着一个油亮亮的布烟袋。他坐在板凳上,躬起身子,像一面牛皮鼓——我认识了男人的身体,饱满如牛,厚实如泥,浑身有瓷缸的釉色。
⑦有一天,我祖父对我说,你把酒缸搬到你父亲房间去吧。我说,这个酒缸在你身边有五十多年了,还是放在你这儿吧。祖父说,酒一点味儿都没有,倒像一把刀子,割人。我把手按在祖父的上腹部,说,你可能胃受寒了。他戒酒没几天,整个人完全失去了知觉。他躺在床上,瘪着嘴巴,眼睛蒙上一层灰白色的翳,额头冰凉。我们叫他,他喉结蠕动,好像他的声音千里迢迢赶来,汇聚在喉管里,再也走不了,彼此扭结,形成洪流,却冲不出那道闸门,被堵着。他厚重的眼睑包裹着一个旷阔渺远的星空,星光细雨般撒落。瓦蓝深邃的星空,他反反复复地梦见它,他变得越来越轻,一缕光一般与整个苍穹融为一体。
(有删改)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一扇木格窗对着一片田园,馥郁青葱的植物气息浮在空气中”,写出了后院田园景色优美且富有活力。
B.文章“人的衰老就像一栋倒塌的旧房子”,表现了祖父对死亡的平静和理性态度,表达对时光无情的无可奈何之感。
C.文章叙写祖父“肩扛一个大酒缸”“坐在酒缸边,喝一口酒”,突出其酒量大,意在塑造祖父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
D.文章描写祖父叫“我”将酒缸搬到父亲房间,暗示祖父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考虑,幡然醒悟,终于明白了酒对身体的危害。
10.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光”开头,以有限视角作为全文的写作角度,用第一人称叙述时光在记忆中刻下的印迹,显得真实可信。
B.文章叙述祖父呵斥黑衣人的故事,虽然是祖父出现的幻觉,有玄幻性,但也暗示了祖父面对死亡也有焦虑,为后文祖父去世埋下伏笔。
C.文章用“打开”“拐过”“弯过”等词语描绘到酒坊的过程,既写出了作者对乡土环境的熟悉,也使文章充满了乡土气息,耐人回味。
D.文章结尾采用白描,叙写祖父去世时的场面,描摹出祖父去世时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并通过化虚为实,细腻地展现出生命即将逝去时的感受。
11.本文第6段花大量笔墨回忆祖父“刺水泡”一事,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2.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素质拓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斜塔下
穆青
比萨,是意大利西部的一个古城,它最著名的古迹是斜塔。建于一一七四年,高五十四点五米。据说当年建造时,由于计算有误,奠基不慎,致使塔身倾斜。没想到正是这一缺陷,却使它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十六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这里进行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从此,斜塔就更加名噪全球。多少年来,人们慕名来到这里,既为凭吊伽利略,也是为了观赏这座斜塔与众不同的风貌。
我们到比萨的那天,恰逢久雨初晴。斜塔耸立于绿草如茵的广场上,背衬着蓝天白云,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既奇特而又很有气势。这座塔共高八层,呈圆柱形,塔身底层墙厚约两米左右,塔内有楼梯可以直登塔顶。塔身全部,是白色大理石砌成,除塔顶和底层外,每层都有回廊,周围都环绕着三十根大理石石柱。从整个造型上看,还是相当漂亮的。斜塔的一边是两座罗马式的教堂,它们和斜塔浑然一体,组成了一个古老的建筑群。
为了要找一个适当的角度,拍下这座古塔的斜姿,我打开相机,在游人中穿来穿去,几次试镜头,都发现一个身穿红衣的怪模怪样的女人,正斜靠在斜塔下不肯离去。她向游人们招手,但谁也没有理睬她。
大约半小时以后,当我们正在教堂里听向导他讲解时,偶一回头,又看到那个斜靠在塔下的红衣女人,好像在这古老的教堂里,忽然出现了一个中世纪的幽灵。
她是一个大约六十岁的干瘦的老妇人,穿着一身红色的绣着花饰的衣裙,裙子很长,一直拖到脚背,下面露出一双白色的绣花鞋。她头戴一顶大沿软边的女帽,也是红色的,帽上不仅系有彩带,而且装饰着羽毛,这样就更使得她那布满皱纹的面庞,显得格外清癯。这套奇特的服饰,决不是现代的时装,不知道她是从哪个时代的旧箱底里翻捡出来的。那么陈旧,不仅颜色灰暗,甚至有些破烂。这种古代王宫贵妇人的装束,只有出现在欧洲古典歌剧和绘画中,现在它突然出现于旅游者的行列,总给人一种不伦不类,啼笑皆非的感觉。但,这个老妇人似乎没有一丝难堪,相反,从她的神色和态度上看,她倒是十分矜持的。
使我感到更加奇怪的是,她的腋下还夹着一把褪色的布伞,两手拎着两个很大的旅行袋,里面鼓鼓囊囊不知装了些什么东西。她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着向导的讲解,显出一副庄重的,全神贯注的神气。但当向导讲完,大家纷纷提问的时候,她却开始活跃起来,在人堆里钻来钻去,不时向这个、那个人流露一种不大自然的笑容。使人觉得她是多么希望引起人们对她的注意呵!
参观的人终于陆续走散了,当我离开教堂的时候,又回头看了看,这空空荡荡的教堂里,只有她一个人站在神龛前,虔诚地做着祈祷,在她的身后,两个大旅行袋正一左一右地陪伴着它们伶仃的主人。……
她究竟是什么人呢?她要干什么呢?我始终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远远地注意着她。不久,我见她又双手提着旅行袋走出教堂,四下张望了一会儿,径向人群稠密的货摊走去。
比萨盛产大理石,斜塔广场的周围,摆满了许多出卖大理石制品的货摊和商亭。商贩们热情地招揽顾客,显得特别殷勤,唯独看见她走来,谁也不去招呼她,好像根本没有看见她一样。她本人似乎也丝毫没有注意到别人对她的冷淡,仍然东看看西看看,只是我始终没有看见她买过任何一样东西。
看到这情景,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我问向导,她是不是外来的旅游者?向导耸耸肩膀回答说:“不,她是一个谁也不愿问津的活死人。”
“她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呢?”
“还不是想让人们把她看作皇后。也没听说有神经病,从不哭闹,也不失态,总是彬彬有礼,只不过近来提两个旅行袋,人们叫她旅游皇后。”
说到这个戏谑性的绰号,向导眨眨眼睛,笑了。而这些,反倒引起我对这位老妇人的同情。我觉得在她这种失常的行动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精神上严重的创伤。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处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里,她的命运正像一团垃圾一样,不是被人遗弃就是任人践踏。生活上的熬煎,心灵上的抑郁和痛苦,不能不使她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可怜的变态。为了怕被人鄙弃,她把自己打扮成过去的贵族;看到外国旅游者到处被人奉承,她又拿起了阳伞和旅行袋。但这种可悲的妄想,并不能改变她的命运,反而带来了更多的鄙弃和不幸。看到这一切,我仿佛看到一个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弱者,在生活的漩涡中拼命地挣扎,而她所企求的只不过是最起码的生活权利,和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尊严。
中午,我们在广场附近一家饭馆里午餐,我又发现这个可怜的老妇人,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她老远就注视着餐馆的橱窗,和堆满在我们餐桌上的食物,眼睛里闪着饥饿的、贪婪的目光。可当她逐渐走近我们饭桌面前的时候,她忽然扭过头去,摆出一种十分矜持的神态,像一个庄严的修道士一样,匆匆地从我们面前走过,连一眼也没有再看我们,径向斜塔走去。
很久,很久,我默默地望着她那红衣的背影,衬着白色的斜塔,由大到小,渐去渐远。这时我忽然发现,画面上的一人一塔,恰恰形成多么鲜明的对照。斜塔是古代建筑上的畸形,而这个老妇人的形象,却是今天西方社会上屡见不鲜的一种畸形。这两者在畸形上虽是相同的,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对待这两种畸形的态度又是多么的不同呵!人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兴致勃勃地来观赏斜塔,关心它,爱护它,甚至为了怕它倒塌,不惜千方百计地对它进行挽救。可是有谁能够用这种心情,同样来对待这个可怜的变态的老妇人呢?有谁会关心她的“倒塌”,而设法予以挽救呢?
这座闻名世界的斜塔,从它耸立的那一天起,几个世纪过去了,在这座斜塔下,人世间历尽了沧桑。蒙昧黑暗的中世纪已经作为历史的陈迹远去了,曾被宗教法庭判为“异端邪说”的伽利略的发现,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真理。可是,在这斜塔下出现的像这位老妇人那样的畸零人,连同漠视、奚落,讪笑她的畸形的社会心理,何时才能远去呢?
1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作者观赏比萨斜塔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但是,牢牢地吸引住作者的,却并非“名噪全球”的斜塔奇景,而是令他心灵震颤的异邦人。
B.文章开头写了比萨斜塔的位置及其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并进一步介绍了斜塔的造型和倾斜程度,这些是一般游记的必备内容。
C.作者通过向导的话了解到老妇人精神上有严重创伤,生活上的熬煎、心灵上的抑郁和痛苦,使她产生了一种可怜的变态。
D.作者把写作重点放在了红衣老妇的身上,从发现到仔细打量再到询问向导,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随着了解的逐步深入而变化。
1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文四次写老妇人,或疏笔勾勒,或正面详写,或侧面介绍,或专项刻画,细致而又全面地展现了一个西方社会的弱者形象。
B.《在斜塔下》以游塔为线索描写社会风情,一塔一人,恰形成强烈的对照,产生了集中、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C.作者的抒情性议论,像恰到好处的画外音,把具体感受上升到对人、对社会的理性分析。
D.这篇散文的长处,不在景物描写,而在于人物的刻画。文章利用环境和情节刻画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5.分析本文中老妇人和祥林嫂形象的相同点。
16.有人评价:“穆青的文章,由于适当地穿插描写和抒情式议论,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你觉得这篇文章是否体现了这一特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与解析】
【典题示例】
例1.【答案】①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②付诸行动:夜间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③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特别,也感到亲切。
例2.【答案】(1)线索:气味。(2)作用:①结构方面,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②内容方面,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例3.【答案】引故事使文章生动,作例证有力证明了线条可以体现时代的精神气质;深化了主题,借线条这一象征符号寄托对新生共和国的美好期待。
【好题实练】
1.【答案】D
【解析】“为了观赏经石峪石刻沿着登山直线匆忙赶路而忽略了很多沿途风景的过程”错,文中是说我们一行忙于登顶,错过了路边的经石峪石刻。
2.【答案】A
【解析】“突出了华山的险峻”错,是为了突出泰山的安泰。
3.【答案】①首先解释泰山的“泰”字;②接着想象孔子登山的情形;③然后否定大多数游客直线登山的行为;④最后叙写“我”登山的经历和感悟。
4.【答案】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泰山。泰山是一座圣山,历代帝王来这儿封禅。“泰”就是安泰,看这山势平缓,大家都能轻松登顶,让我们慢慢走,欣赏沿途的风景和古迹,体验泰山颐养生命的灵性,感受回家的安泰。
5.【答案】C
【解析】“表现了农村孩子生活的单调、乏味”错,本文写“我”和小伙伴们帮家里烧饭,突出的是“我”童年生活的快乐和喜悦。
6.【答案】A
【解析】“引用”错,文章开篇是化用了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7.【答案】线索:炊烟。作用:①以“炊烟”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我”关于故乡的记忆集中呈现出来;②以“炊烟”为线索,体现了农村的生活状况及其变化,便于表达思念故乡的主旨。
8.【答案】①呼应开篇,强调故乡的炊烟总能引发“我”对故乡的思念;②拓宽题意,表明乡情是人类最柔软的情感,故乡的一草一木总能引发乡思;③升华主旨,表明乡情跨越时空,普遍存在。
【答案】
9.D
10.D
11.①写出祖父虽对酒过敏但仍喜爱饮酒,突出了祖父与酒的亲密关系。②表现了祖父对苦痛的承受力,塑造了祖父坚韧、率性的人物形象。③与后文祖父将死之时的虚弱形成对比,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④表现了祖孙之间浓厚的情感,富有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12.①多用比喻,生动活泼。“山峦青黛如眉”“人的衰老就像一栋倒塌的旧房子”,形象生动。②对比衬托。衰老的祖父在后院中寻找宁静,感受大自然的活力,衬托了他对“生”的向往。③富有象征意味。后院美丽的景色突出了自然万物的生机勃勃,暗含对生命的礼赞和讴歌。④语言清新简约。画线句子用诗一样的语言细致描绘出后院的美丽,充满意境,引人向往。⑤句式灵活多变。长短句交织,整散句结合,穿插对称句,整齐中见灵动,参差中见紧凑。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暗示祖父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考虑,幡然醒悟,明白了酒的危害”分析错误。应为祖父已知道生命即将终结。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文章结尾采用白描”错误,应为细描。最后一段描写很详细,“他躺在床上,瘪着嘴巴,眼睛蒙上一层灰白色的翳,额头冰凉……他反反复复地梦见它,他变得越来越轻,一缕光一般与整个苍穹融为一体”。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每到夏天,他的脊背上冒出密密麻麻的酒疹(对酒过敏引起)”,可知祖父虽对酒过敏但仍喜爱饮酒,突出了祖父与酒的亲密关系。“我并不知道,祖父终身都被酒疹所折磨。他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是打赤膊的,穿一条宽大湛青色短裤,光着脚,腰上别着一个油亮亮的布烟袋。他坐在板凳上,躬起身子,像一面牛皮鼓”,表现了祖父对苦痛的承受力,塑造了祖父坚韧、率性的人物形象。和后文“他戒酒没几天,整个人完全失去了知觉。他躺在床上,瘪着嘴巴,眼睛蒙上一层灰白色的翳,额头冰凉。我们叫他,他喉结蠕动,好像他的声音千里迢迢赶来,汇聚在喉管里,再也走不了,彼此扭结,形成洪流,却冲不出那道闸门,被堵着”形成对比,祖父的坚强与将死之时的虚弱形成对比,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酒疹有一个个细小的水泡,水泡破裂,疹水流过的皮肤会在第二天冒出珠泡。我用酒在他的背上抹一遍,再用竹签把珠泡剔破。酒疹溃烂,有腥臭味。但我不怕,刺水泡仿佛是我的一种乐趣”,表现了祖孙之间浓厚的情感,富有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12.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多用比喻,生动活泼。“山峦青黛如眉”,把“山峦”比作“眉”;“人的衰老就像一栋倒塌的旧房子”把“人的衰老”比作“一栋倒塌的旧房子”,“屋漏一阵子,墙颓败了,柱子坍塌,荒草从厅堂里长了出来,整个儿成了一片圮墟”,用比喻写人的衰老到死亡的过程,形象生动。对比衬托。“祖父坐在枣树下,有了复苏的感觉,枣花粉白粉白,压在树丫上,一层叠着一层,像一顶编织的花冠。每天傍晚,祖父都会在后院里小坐”,日渐衰老的祖父在后院中寻找宁静,感受大自然的活力,衬托了他对“生”的向往。富有象征意味。“后院有两棵枣树,一棵柚子树,有两排瓜架搭在矮墙上。南墙是南瓜架,北墙是黄瓜架,初夏时节,肥厚宽大的南瓜叶和细长粉黄的黄瓜花给院子增添了闹意,与院子毗邻的是禾苗涟涟的田园”,可知后院美丽的景色突出了自然万物的生机勃勃,暗含对生命的礼赞和讴歌。语言清新简约。“晚霞褪去了鲜红,化为一片缠绕飘忽的白云,不远处的山峦青黛如眉,天空澄蓝如洗,爆出三两颗星星”,可知画线句子用诗一样的语言细致描绘出后院的美丽,充满意境,引人向往。句式灵活多变。“肥厚宽大的南瓜叶和细长粉黄的黄瓜花给院子增添了闹意”和“墙颓败了,柱子坍塌”,长短句交织,整散句结合,穿插对称句,整齐中见灵动,参差中见紧凑。
【答案】
13.C
14.D
15.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都被人们看不起、唾弃,都有过命运的挣扎,祥林嫂希望通过捐门槛来获得一种信任,老妇人看到外国旅游者被人奉承,也拿起了旅行包和伞希望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16.①全文以游记所见,用富有哲理的描写和抒情式议论,达到了情真意切,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②文中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如“她要干什么”作者替读者发问,使读者也迫切希望跟着作者找到答案。
③作者听到“旅游皇后”这个称呼时,没有笑,而是表现出深深的同情,最后看到一塔一人的对比时用了大段的议论文字发出了塔是畸形的,人也是畸形的感叹,进而上升到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冷漠现状的批判,深化了主题。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作者通过向导的话了解到老妇人精神上有严重创伤”错误,根据原文“我觉得在她这种失常的行动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精神上严重的创伤”,说明“生活上的熬煎、心灵上的抑郁和痛苦,使她产生了一种可怜的变态”等内容是“我”的猜测,而非从向导那了解到的。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D.“这篇散文的长处,不在景物描写,而在于人物的刻画”,错误,本文意在通过游记散文中的所见所闻,表达对西方冷漠人性的批判。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回归到课本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祥林嫂想用捐门槛的方式获得尊重,但依旧没有改变。本文的老妇人也是一样受人鄙视,属于社会底层人物,在社会上渴求别人对她的尊重,看到外国旅游者被奉承,于是自己也拿起旅行包,想获得尊重,“但这种可悲的妄想,并不能改变她的命运,反而带来了更多的鄙弃和不幸”,事与愿违,她并没有获得尊重。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二人的共同点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受人鄙视,而又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改变不了的无奈的形象。
16.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首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即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用具有哲理的描写和抒情式议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然后从描写和议论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描写角度:本文采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比如“她究竟是什么人呢?她要干什么呢?”,通过作者的提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带领读者寻找答案。议论角度:“这时我忽然发现,画面上的一人一塔,恰恰形成多么鲜明的对照。斜塔是古代建筑上的畸形,而这个老妇人的形象,却是今天西方社会上屡见不鲜的一种畸形。这两者在畸形上虽是相同的,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对待这两种畸形的态度又是多么的不同呵!人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兴致勃勃地来观赏斜塔,关心它,爱护它,甚至为了怕它倒塌,不惜千方百计地对它进行挽救。可是有谁能够用这种心情,同样来对待这个可怜的变态的老妇人呢?有谁会关心她的‘倒塌’,而设法予以挽救呢”,“可是,在这斜塔下出现的像这位老妇人那样的畸零人,连同漠视、奚落,讪笑她的畸形的社会心理,何时才能远去呢”,富有哲理的议论,升华文章的主题即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性的冷漠。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 散文结构思路 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答题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十九讲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精品学案 (新高考),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好题实练,答案与解析,参考译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十三讲 赏析散文语言 精品学案 (新高考),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