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时作业
展开基础过关练
(2021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古烁今的绘画巨匠和丹青宗师。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的鼾声……【丙】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城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丁】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呢?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传世名著。
1.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一致的一项是 ( )
A.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她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
D.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柳永在《望海潮》中仅用“ , ”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全用名词排列而成的句子是“ , ”,这两句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离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也是采用相同写法的句子。
(3)《雨霖铃》中,虚写别后情景,想象前路空旷迷茫,表现词人孤独和迷惘的情绪的句子是: , , 。
(4)《雨霖铃》中,表达古今不变的离别之愁的句子是: , , !
5.微写作。
《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广受后人推崇,请将之扩写成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要求:不改变原词意境,运用拟人手法,有心理活动描写。
三年模拟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分)
少年游
柳 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①?狎兴②生疏,酒徒萧索③,不似少年时。
[注] ①前期:以前的期约。②狎兴:狂放游乐的兴致。③萧索:稀少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词由秋日中的长安古道起笔,低沉伤感,为全词蒙上了一层愁绪。
B.“夕阳鸟外”至“目断四天垂”三句,描绘出一幅空阔寥落的茫茫秋野之景。
C.“归云”乃词人自喻,“一去无踪迹”表现出其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
D.“不似少年时”含有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和对眼下处境的失意之情。
2.()“高柳乱蝉嘶”一句中“乱”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其妙在何处。 (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9分)
倾 杯
柳 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注]吟似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 蛩:蟋蟀。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该词在艺术手法上,因调而异,变化多端,有的用直笔,有的多曲折,有的两者兼备。
B.该词起首两句描绘洲渚宿鸟,对偶工整,“落”字、“横”字形容鹜鸟飞下和雁字排列的状态,这是秋江暮色。
C.“高阳人散”用“高阳酒徒”的典故,说明往昔“暮宴朝欢”都已烟消人散,如今孤村独坐,唯有对月自伤。
D.这首词上、下片一气贯通,浑然一体,感情单一集中,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佳作。
4.()本词上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加以赏析。(6分)
三、(2020河北唐山一中高一期中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9分)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注],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 《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词人登上高楼凭栏极目远眺,却因目及远方而产生了黯然春愁。
B.萋草、烟光、残照烘托了凭栏词人无处倾诉、不被理解的孤凄。
C.词人为了消释春愁决意痛饮狂歌,但痛饮狂歌后终觉索然无味。
D.词人因思念远方那人而感“衣带渐宽”,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历来被人称颂的佳句,请概括这两句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和被人称颂的原因。(6分)
五年高考练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一、(2017江苏,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 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二、(2017天津,14)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3.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4.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5.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答案全解全析
4 柳永词两首
基础过关练
1.D 引文不完整或者将引文作为自己话语的一部分,后面的点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2.C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意重复,“酷爱”的意思为“非常爱好”,“特别酷爱”语意重复;二是“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总喜欢……”主谓搭配不当,应为“我……总喜欢……”。综合以上分析,C项修改最恰当。
3.B 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好山”“好水”比喻成“好书”,把“畅游好山好水”比喻成“欣赏传世名著”。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野草荒藤”以人的状态“自在坦荡”。B.运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本体是“清香”,喻体是“渺茫的歌声”。C.未使用修辞手法。D.“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4.答案 (1)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2)杨柳岸 晓风残月 小桥流水人家
(3)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4)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5.【写作指导】
写作时,首先要结合整首词准确理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思;然后根据对句意的理解,适当联想这三句词呈现的意境,并抓住关键词“酒醒”进行重点扩写。扩写时应结合写作要求,设想“酒醒”后的心理活动,并运用拟人手法,如设想残月或杨柳对人的安慰等。
三年模拟练
1.C “‘归云’乃词人自喻……”错误。“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的意思是“时光逝去,永远不会再回来,以前的期约又能到哪里找寻”。表达了词人对时光飞逝、期望落空的失落之情。
2.答案 “蝉嘶”之前加一“乱”字,表现蝉声纷乱。这纷乱的蝉嘶,配以夕阳、秋风、茫茫荒野,以及易令人产生离愁别绪的“柳”,构成了萧瑟凄凉的景象。由蝉声“乱”更引出词人内心的纷扰烦乱,“前期”的渺茫、昔日欢乐的不可复得等愁绪令词人难以安适。
解析 题干中明确要求对“乱”字进行赏析。可从“乱”的字义入手,结合词句可知,此处的“乱”指柳树上的蝉鸣声纷乱,而纷乱的秋蝉嘶鸣又能勾起词人心情的缭乱纷纭。所以,此处“乱”运用了双关手法。答题时,既要写出外部环境之“乱”,也要写出词人内心之“乱”。
3.D “感情单一集中”错误,这首词既写了词人羁旅漂泊的孤独忧伤,又有对友人和京城的思念之情。
4.答案 视听结合。上片描绘了落鹜、飞雁、暮雨、村驿等景物,并用“羌笛”“蛩吟”加以烘托,将词人的离愁表现得具体可感。 (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手法,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这首词的上片侧重于写景,既写了眼前所见的落鹜、飞雁、暮雨、村驿等景物,又写了“羌笛”“蛩吟”等声响,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如此写景,有声有色,使秋景具体可感,从而更好地表现离愁。
5.C “但痛饮狂歌后终觉索然无味”错误,词人只是“拟把疏狂图一醉”,“拟”表明词人并没有真的痛饮狂歌。
6.答案 (1)这两句在词中表达的是对伊人执着的追求和坚贞不渝的爱情。
(2)这两句之所以历来被人称颂,是因为其中寄托了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成为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具备的境界。
解析 这里的“伊”可联系《诗经》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来理解,那么这两句表达的就是对伊人执着(始终不悔)的追求和坚贞不渝的爱情。再往深层理解,这里的“伊人”又可指美好的理想,因此这两句还可以理解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五年高考练
1.答案 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是读懂中间两联的意思。颔联第一句,“乾坤迮”可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来理解;颔联第二句,“病”“中年”已言明诗人境况;颈联,抓住“百战”“铁衣”“空”“五更”“画角”来理解。如此,信息点就不会有遗漏。
2.答案 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解析 “赏析”题,必然涉及“手法”“内容”“情感”三个方面。“明朝”意味着是想象,属于虚写;本题要求赏析尾联,尾联的内容为景色描写,故可以说“以景结情”“寓情于景”等;“烟雨”“钓舟”暗指归隐,这对爱国诗人而言,实属无奈之举。
3.答案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 结合第二联的日、桥、水、树、鸟等意象来描述画面内容即可,画面的特点为人景合一、宁静和谐。
4.答案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解析 诗人陶醉于清幽的美景之中,心中没有了世俗事务的困扰,更放下了争名夺利的机巧之心,与世无争,物我两忘。
5.答案 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
解析 “更待”一词意为“再等到”,由此可知,尾联为想象之景,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尾联描绘景色,是以景结情,区别于其他诗词的直抒胸臆式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情景交融,“闲适”之情与“清幽”之景相融合,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题技法
1.明确虚实结合的几种情况
①写景为实,抒情为虚;
②当前为实,追忆为虚;
③现今为实,未来为虚;
④己方为实,对方为虚;
⑤客观为实,想象为虚;
⑥醒来为实,梦境为虚;
⑦现实为实,仙境为虚;
⑧眼前为实,愿望为虚。
2.鉴赏虚实结合手法三步骤
①判。可通过诗中空间、时间以及叙述主体等的变化来判断诗歌中是否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②析。分析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并指出虚写部分与实写部分之间的关系。
③明。点明虚实结合手法的作用,分析诗人采用这一手法表达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2 雷雨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2 雷雨巩固练习,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语文必修4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语文必修4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20页。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3 *哈姆莱特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3 *哈姆莱特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