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1、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2、理解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3、说出生态安全的概念及表现。4、运用资料,说明生态安全的特点及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一)自然保护区的设立 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广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还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 依据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具有现代化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广东肇庆鼎湖山
图3—9 我国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
目前,我国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大约147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有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得到恢复。
白城和松原两市,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腹地,湿地面积达21.5×104 hm2,是我国湿地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20世纪末该区域湿地退化严重,近年来相关的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1.20世纪末吉林省西部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暖和水田扩张 B.过度放牧和排水造田C.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 D.过度樵采和地下水超采2.近年来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恢复对白城和松原两市环境的影响是( ) A.减小城市排污量 B.增大城市湿度 C.增大气温日较差 D.鱼类密度明显减小
人工生态浮岛是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繁衍栖息的生态设施,它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主要以塑料泡沫等材料为附着物,其间种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根系深入水中,如下图。
1.下列能体现人工生态浮岛生态环境作用的是( )①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②根系吸附悬浮物质,改善水质 ③富集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④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从改善水资源环境的角度考虑,下列水域最有必要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 )A.咸海B.博斯腾湖C.滇池D.维多利亚湖3.人工生态浮岛能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其原因是( )①浮岛生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②浮岛占据了藻类的生存空间③浮岛微生物吃掉藻类 ④浮岛遮蔽阳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A C D
危害: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减少;耕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 治理措施:加强立法与执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实施坡面排水、 边坡防护工程;拆除违建, 因地制宜,营造新景观;对建筑垃圾实行分类收集、 统一清运、 集中处置;加强水环境治理,保证水源区安全。
秦岭北麓资源丰富,文化遗迹众多, 2018 年 7 月 以来, “秦岭违建别墅拆除” 备受社会关注。 别墅区修建过程中, 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明确规定,严格控制在秦岭进行房地产开发。 此事件表面上是违建问题, 实际是关乎绿水青山的大事。 简述秦岭北麓大面积违建别墅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国 家 公 园 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 196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明确了国家公园的基本特征为:(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物种、景观和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2)政府权力机构已经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美丽的山景、河景、湖景、海景,甚而人工水库建景,皆可大量规划保护,发展成美丽的国家公园,吸引各地人士前往欣赏旅游。
1.合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创造旅游、科研、教育、娱乐机会,实现共赢。 2.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是目前10个试点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达12.31万平方千米。三江源还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显著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
我国于2017年9月出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了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目前共设立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别是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和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1.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公园?2.查阅资料,说一说,我国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都有哪些独特之处?试以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探究其设立国家公园的意义和价值。
(二)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根据自然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同,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一般分为三大类别九个类型。 其中,自然生态系统类保护区保护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自然遗迹类保护区主要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
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级别不同,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又分为四级。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朱鹮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64年鸟类学家最后一次见到野生的朱鹮,直到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一群数量仅为7只的朱鹮种群,这一种群被认定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 2005年,我国汉中朱鹮生存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如今,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朱鹮自然保护区由朱鹮梨园、朱鹮生态园和现代农业观光园组成。朱鹮生态园是集科研、教学、观赏、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游客可以随时见到人工繁殖的珍稀朱鹮。30多年来,我国加强朱鹮救助研究,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同步发展,使朱鹮数量迅速增长,种群质量稳步提升,逐渐摆脱了濒危局面。朱鹮种群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底朱鹮数量已达2600余只。 1.简要分析朱鹮生存空间不断收缩的原因。
由于人类活动,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被砍伐,适合朱鹮觅食的湿地、水田被破坏或改造为旱地,宜居环境遭受破坏,导致朱鹮生存空间不断收缩。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朱鹮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64年鸟类学家最后一次见到野生的朱鹮,直到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一群数量仅为7只的朱鹮种群,这一种群被认定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 2005年,我国汉中朱鹮生存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如今,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朱鹮自然保护区由朱鹮梨园、朱鹮生态园和现代农业观光园组成。朱鹮生态园是集科研、教学、观赏、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游客可以随时见到人工繁殖的珍稀朱鹮。30多年来,我国加强朱鹮救助研究,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同步发展,使朱鹮数量迅速增长,种群质量稳步提升,逐渐摆脱了濒危局面。朱鹮种群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底朱鹮数量已达2600余只。 2.汉中朱鹮生存区域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朱鹮保护仍然面临许多难题。想一想,朱鹮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朱鹮保护面临的问题包括:种群扩大要求更大的良好栖息环境,与保护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现存野外种群分布过于集中;此外,近亲繁殖严重,雏鸟易发生夭折,幼鸟抵抗力弱。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朱鹮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64年鸟类学家最后一次见到野生的朱鹮,直到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一群数量仅为7只的朱鹮种群,这一种群被认定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 2005年,我国汉中朱鹮生存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如今,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朱鹮自然保护区由朱鹮梨园、朱鹮生态园和现代农业观光园组成。朱鹮生态园是集科研、教学、观赏、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游客可以随时见到人工繁殖的珍稀朱鹮。30多年来,我国加强朱鹮救助研究,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同步发展,使朱鹮数量迅速增长,种群质量稳步提升,逐渐摆脱了濒危局面。朱鹮种群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底朱鹮数量已达2600余只。 3.你是否赞同在朱鹮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业?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赞成。开展旅游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加强游客对朱鹮的了解,提高人们保护朱鹮等濒危动物的意识。 不赞成。开展旅游业可能会破坏朱鹮现有的生存空间,大量游客进入不利于保护区的管理,可能造成比较多的污染,危及朱鹮的生存繁育。
(三)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要意义体现如下: 第一,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 第二,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第三,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第五,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B.地势高,气候寒凉C.人口稀少D.经济发达2.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 ④⑤⑥ B ①③⑤C ①②③D ②④⑥
以朱鹮保护区为例(结合陈娟《陕西朱鹮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朱鹮保护及其旅游业的态度研究)。朱鹤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占用当地居民的冬水田,与之相应发展起来的旅业带来大量游客,会对居民冬水田造成破坏。但是从长远来看,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环境稳定是有重要意义,依托朱鹮保护区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也能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整体经济条件。所以可以说得上是“多数人受益,少数人负担;后代人受益,当代人负担”。
1.自然保护区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是无价的。它的受益人群通常分布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它的收益需要在较长的时间里才能逐渐显现;而短期内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周边居民的开发活动和经济收入增长。选择一个自然保护区,通过资料查询或实地访问的形式,完成下列任务。 (1)了解在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多数人受益,少数人负担;后代人受益,当代人负担”这个问题。
有的人认为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造福大众与后代是有价值的,也有的人认为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协调两者的矛盾,对利益受损的群体提供经济上的补偿。 个人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政府可以完善补偿机制,对利益受损群体提供补偿;提供经济激励机制,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朱鹮保护中来;加强社区共管,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1.自然保护区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是无价的。它的受益人群通常分布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它的收益需要在较长的时间里才能逐渐显现;而短期内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周边居民的开发活动和经济收入增长。选择一个自然保护区,通过资料查询或实地访问的形式,完成下列任务。 (2)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并提出你的建议。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和鹤类为代表性物种的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290种,其中3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 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缓冲区是在核心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影响和干扰,区内只能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外围的实验区内允许开展动植物资源的驯化、繁殖和培养、生态环境监测、科普教育以及生态旅游等活动。(1)说出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保护区位于东经121°50’—122°05’,北纬31°25’—31°38’之间,太平洋西岸,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岛(崇明岛)最东端。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和鹤类为代表性物种的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290种,其中3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 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缓冲区是在核心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影响和干扰,区内只能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外围的实验区内允许开展动植物资源的驯化、繁殖和培养、生态环境监测、科普教育以及生态旅游等活动。(2)阐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保护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留下了天然“本底”;是迁徙鸟类的庇护所;有利于保持长江入海口生态稳定;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湘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完美版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程导入,自然保护区的概念,课堂小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练习解析版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3docx、3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练习原卷版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3docx、3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3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试讲课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