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问题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学案 2 次下载
-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课件 2 次下载
-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3课时)课时作业-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问题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学案 2 次下载
-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3课时)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课件 2 次下载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验证方法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理解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测交实验的设计及应用;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过程】
一、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
(1)方法:测交 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交配。
(2)交过预测
(4)测交实验
结果与预测一致
(5)实验结论:
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了YR、Yr、yR、yr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
二、自由组合定律
(1)内容
(2)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测交法:若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自交法:若后代的性状比例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花粉鉴定法:若花粉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结合教材P11“思考与讨论”归纳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正确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一对到多对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运用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方法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创新的验证假说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孟德尔的发现并没有在当时引起重视,30多年后才被科学家重新发现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1、基因概念的提出
(1)1866年,孟德尔将遗传规律整理成论文发表。
(2)1900年,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遗传规律。
(3)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基因”,并且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2、概念辨析
(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等。
(3)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
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如图所示:
属于等位基因的有A和a、D和d。
3、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1)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因,而表现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外部形式。
(2)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Dd都表现高茎。
(3)环境影响表现型,基因型相同,但由于环境不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如藏报春25 ℃开红花,30 ℃开白花。
表现型
项目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实际子粒数
F1作母本
31
27
26
26
F1作父本
24
22
25
26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 ∶ 1 ∶ 1 ∶ 1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问题探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表格教学设计,共6页。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