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二下 课文4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课件+教案) 课件 14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二下 语文园地五(课件+教案) 课件 16 次下载
- 16《雷雨》(课件+教案+音视频素材+练习) 课件 25 次下载
-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件+教案+音视频素材) 课件 20 次下载
- 18《太空生活趣事多》(课件+教案+音视频素材) 课件 21 次下载
15《古诗二首》(课件+教案+音视频素材+练习)
展开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5《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课题 | 15《古诗二首》 |
教学目标 |
认识“晓、慈”等 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 等 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
教学重点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
教学难点 | 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类型:古诗导入。 教师口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真诚情谊。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介绍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 三、资料链接 西 湖 杭州西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站在西湖岸边,人们顿觉胸中朗然:满眼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水,环绕着绵延起伏的山峦;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周围,繁花似锦,芳草如碧,曲径风荷,树影斑驳。 早在南宋年间,西湖即有“十景”闻名天下,它们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四、初读课文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字音和字形。 (1)会认字: 晓(xiǎo) 慈(cí) 毕(bì) 竟(jìng) 映(yìng) (2)会写字:湖 莲 穷 荷 2.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五、细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2.查阅工具书,弄懂诗意。 (1)出示一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 (2)出示三四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预设:到底是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其他时节相同。满湖的莲叶清新碧绿,一望无垠,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 小结:诗的前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时节不同的风光。诗的后两句: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3.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预设:莲叶、荷花。 小结:《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夏日西湖的美景。 4.诗人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预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采用先发感叹、再写实景的方法来描写景物。 六、课文主旨 全诗通过描写作者送别友人时在净慈寺所看到的西湖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和对友人的眷恋。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显景美,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 二 课 时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片导入。 教师口述:大家看了大屏幕上的这幅图,有什么感想呢?(太美了!)是啊,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战乱之后,重返四川成都草堂时,也看到了类似的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 二、介绍作者 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三、初读课文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1)会认字: 绝( jué) 鹂( lí) 鸣( míng) 行( háng) 含( hán) 岭( lǎng) 泊( bó) (2)会写字:绝 含 岭 吴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每天早晨,妈妈步行( xíng)到银行( háng)上班。 3. 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翠柳 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千秋,虚指,指很多年。 青天 翠绿色的柳树。翠,青绿色。 千秋雪 蔚蓝的天空。青,蓝色。 泊 远航万里的船。万里,指十分遥远,虚指。 万里船 停泊。 4. 把握诗意: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一行白鹭飞向高远的蓝天。透过窗户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5. 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诗人抓住“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春光,色彩鲜明,春光融融,令人陶醉其中。这两句诗采用了动态描写。诗的后两句:我们可以想象战乱过后,江河畅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此时,诗人的内心肯定是愉快的。这两句诗采用了静态描写。 6. 指名读,齐读。 四、品读释疑 (一)学习第一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1. 说说诗句中写了些什么。 预设: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鹂:黄鹂,一种鸟,所以是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叫的意思。( 出示“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鸣”字的演变过程。 ) 3. 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叫。它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象这幅画面,你能读出春的生机吗?我们一起朗读一遍吧。 (二)学习第二句( “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 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仰望苍穹,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画面!让我们敞开胸襟,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 (三)学习第三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让学生感受意境。 ) 1.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 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 预设: 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2. 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 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3. 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 ( 跳出“含”“岭”。 ) “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 指“岭”出现“令”字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
(四)学习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让学生感受意境。 ) 1. 诗人忽又低下头,这次,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 ( 第 4 句配图,感受意境。 ) 原来门外的江面上还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2. 学习“吴”。 ( “吴”跳出,重点学习。 ) 3. 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此时,诗人会是怎样的心情? ( 愉快。 ) 4. 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内心的愉悦。 ( 齐读) 五、课文主旨 《绝句》通过对大自然明媚春光的描绘,折射出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六、课堂小结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诗人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色,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
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