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核糖体参与的是( )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B.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复制
C.胰岛素的形成过程
D.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的增殖
2.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肺炎双球菌体内的病毒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过程是a→d→e→b→f→c→a
C.DNA复制发生在e→b,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由细菌提供
D.32P标记噬菌体组保温适宜时间,经搅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位于沉淀物
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4.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 A的RNA和TMV 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 A的遗传物质
5.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标记的噬菌体DNA,但不产生含的子代噬菌体
B.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标记的噬菌体DNA,也可产生不含的子代噬菌体
C.乙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的子代噬菌体
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的子代噬菌体
6.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7.如果用32P、35S、15N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15NB.可在DNA中找到32P、15N
C.可在外壳中找到32P、15ND.可在DNA中找到32P、35S、15N
8.下列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不能达到相应研究目的的是
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时,用3H标记氨基酸
B.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时,用14C标记CO2
C.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时,分别用35S和32P标记蛋白质和DNA
D.研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时,用3H标记胸腺嘧啶
9.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10.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11.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占少数
B.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5S
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是在细菌的核糖体和细胞核中合成
D.实验中充分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颗粒和细菌分离
12.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如下图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被35S 标记的噬菌体”中35S标记的是 DNA
B.图示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C.上清液a中放射性比较低,沉淀物 b 中含放射性的较高
D.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 ② 过程中的离心程度无关
二、非选择题
13.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I.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实验的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第二步把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如上图所示,第四步离心后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侵染_______________。
Ⅱ.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沉淀物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C
6.C
7.B
8.D
9.C
10.B
11.C
12.B
13.侵染时,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大肠杆菌 含35S的噬菌体 被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侵染细菌时,理论上应将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细菌体内,离心后沉淀 部分含32P的噬菌体被细菌裂解释放 是 含32P的噬菌体没有侵染细菌,离心后含32P的噬菌体会到上清液中 DNA是遗传物质 不能 N元素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相符的是,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一练,共1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果用3H,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对噬菌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