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教学设计
展开10 光与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引导学生对光影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影来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和喜欢光与影,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2学情分析
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观察能力是很不错的,理解能力不是太强,很少绘画。但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运笔的掌握,比较自如,线条运用较流畅,但在想象力上不是太丰富,不够大胆,放不开,所以在创新上没有太多的新颖。
3重点难点
1、认识光与影,并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
2、能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光影变化。
3、如何用单色或彩色表现出光与影的效果。
4、能用基本的光影知识画一个有光影的物体,并能画出立体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1、设计情境:做游戏:光在哪里?我的影子在哪里?游戏的目的为了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光影、发现光影。当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太阳照射着我们,你会发现脚下出现了什么?当太阳照进我们屋时,你看到墙上出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2、教师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光:影子
3、揭示课题:(板书:《光与影》)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想象,引出课题)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
1、学生通过欣赏图片(有影子和无影子物体)
提问:1、发现了什么?2、有影子的给你什么感觉?3、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2、欣赏图片在(光照下的橘子)
提问橘子在光照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物体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通常会现成互补关系)
总结:亮部、暗部、阴影及明暗交界线。
3、欣赏图片在(光照下的球体)
提问:亮部、暗部、阴影及明暗交界线分别是?
4、试一试(学生画一画,教师指导)
5、想一想:比较有光影和无光影的物体,两者效果有何不同?
6、学生自己动脑,去排一排老师的画。
(1)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排一排教师的绘画步骤。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排序和指导中发现的不足,说明绘画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7、欣赏作品(达芬奇的《衣纹习作》)
教师介绍:这幅作品(达芬奇的《衣纹习作》)出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之奇之手。
提问:你对这幅作品有何感受?想到了什么?
总结:大师恰到好处的运用黑、白、灰把衣纹的质感,空间感表示的淋漓尽致。
这幅素描作品,还给你什么感觉?
总结:素描作品比较单调,但是,画家同样可以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示出绚丽的光与影的效果。
8、欣赏作品《莫奈的油画风景》
提问:这幅画与(达芬奇的《衣纹习作》)有什么不同?你什么感觉?题目的相同点是什么?
总结:大师不仅表示绚丽的色彩,而且通过光与影,增强了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光与影的相关知识,从而通过“试一试”环节,认识光影黑、白、灰,以及通过光影,表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活动3【作业】启发创作
①以书本照片为题材,表现光影之美。
②捕捉身边的光影之美,用情用美用心之光大胆地想象与表达生活物象。
③以记忆里美丽的光与影,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检查学生是否能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初步感知,体验光影,深入探究,表现光影,师生互评,课堂小结,分享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激趣,认知暗和亮面,认知影,认知灰面,整体认知,学生写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作品展评,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