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生物同步备课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复习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下列说法与科学事实不相符的是( )
A.达尔文证明了胚芽鞘向光性弯曲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鲍森·詹森实验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温特的实验证明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
2.如图所示的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中,可能性最小的是( )
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B.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3.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
B. 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
C. 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
D. 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
4.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他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 )
A.杨树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 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
5.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如图1),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 B.根据弯曲度可判断甲比乙长得慢
C.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 D.单侧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6.对某植物的胚芽鞘尖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胚芽鞘中数据是一定时间后所测得的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3H-IAA百分比含量。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单侧光能引起IAA的极性运输B.IAA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
C.IAA横向运输的方式很可能是自由扩散D.IAA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
7.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 )
A.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机械组织
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9.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
B.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
C.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
D.其含量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10.燕麦胚芽鞘经如下图一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其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上,A以单侧光照处理如图二所示。则弯曲程度( )
A.A=B B.A>B C.A11.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12.为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速率是否受重力影响,某同学利用琼脂块和幼茎的切段设计了如下6组实验。其中可行的方案是( )
A.选取①④两组,一段时间后检测两受体琼脂块中的IAA含量
B.选取②⑥两组,一段时间后检测两受体琼脂块中的IAA含量
C.选取③④两组,一段时间后检测两受体琼脂块中的IAA含量
D.选取⑤⑥两组,一段时间后检测两受体琼脂块中的IAA含量
13.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
A.直立向上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
14.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 D.渗透作用
15.下图表示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中胚芽鞘的生长速度属于因变量
B.拜尔实验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出现的实验结果完全不同
C.鲍森·詹森的实验有两个自变量,不能直接进行对照实验
D.温特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透过琼脂块
1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液必须使用滤纸进行过滤
B. 观察蝗虫精巢切片时,能看到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C. 达尔文通过向光性实验发现了植物生长素
D.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先解离、染色,再漂洗
二、填空题
17.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
(2)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某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种植物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该植物根的生长反而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以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为材料,设计实验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写实验结果和结论)。
18.培养水稻次生根,当根长为10 mm左右时置于黑暗条件 下,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对竖直生长的次生根进行照光处理,发现根均出现背光生长现象,且在一定范围内,光强越大根弯曲的角度越大。对处理后的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
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生长素能调节细胞代谢,其生理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_性。生长素可以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其中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最可能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_________;另一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水稻次生根呈现背光生长,请据表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英国的达尔文在用金丝雀鵾草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对胚芽鞘单向照光,会引起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或用不透明的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用单侧光照射不会发生向光性弯曲。因此,达尔文认为胚芽鞘在单侧光下产生了一种向下移动的物质,引起胚芽鞘的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快慢不同,使胚芽鞘向光弯曲,而这种物质是生长素,当时的达尔文并不知道,A错误;鲍森•詹森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B正确;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C正确;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他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2.答案:B
解析: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合成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生长素由② 向① 移动,并且向下运输,生长素由① 向③ 移动,③ 处生长素含量高,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强,③ 处生长比④ 快。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一般发生在尖端,所以不会发生生长素由④ 向③ 移动的现象。
3.答案:C
解析:A. 达尔文并没有发现生长素,只说明某种刺激,A错误;
B. 拜尔的实验是在暗箱中进行的,B错误;
C. 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C正确;
D. 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解析:
5.答案:D
解析:乙弯曲的程度大于甲,胚芽鞘乙生长速度快于甲,因此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A正确;图中显示乙弯曲的程度大于甲,因此胚芽鞘甲生长速度慢于乙,B正确;单侧光不能干扰生长素向下的极性运输,单侧光影响的是横向运输,C正确;根据题意不能断定光照是否能导致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分解,D错误。
6.答案:B
解析: 根据两图对照可知,使用的是100%的3H-IAA处理胚芽鞘的右侧,左图中在胚芽鞘的左侧使用单侧光,向光侧的3H-IAA浓度是15.8%,背光侧的3H-IAA浓度是84.2%,右图中在胚芽鞘的右侧使用单侧光,向光侧的3H-IAA浓度是31.1%,背光侧的3H-IAA浓度是68.9%,可以得出可以从背光侧转移到向光侧,B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指的是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的运输,此实验过程不能体现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错误;实验中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实验不能证明是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的,D错误。
7.答案:C
解析:
8.答案:A
解析:A、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而郭葛等人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A错误B、鲍森·詹森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B正确C、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C正确;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9.答案:D
解析: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具体体现在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光照能影响胚芽 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细胞的伸长,当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二者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10.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一中的云母片插在胚芽鞘基部,因而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琼脂块甲中的生长素少于乙中的生长素.又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上时,位于正中央,且琼脂块不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所以A、B均直立生长,不发生弯曲.
故选:A.
11.答案:A
解析:植株水平放置后由于重力的作用,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对生长素较敏感,靠近地面一侧生长受抑制而向下弯曲生长,茎对生长素不敏感,浓度高的靠近地面一侧生长快而向上生长。
12.答案:A
解析:本题实验的自变量为重力,因变量为生长素的运输速率,故自变量的控制方式为改变重力的相对方向(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幼茎茎段的摆放方向和位置),应选用重力相对方向不同、其余均相同的两组,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已知条件,②③⑤组中都不能进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予考虑;①④⑥三组间的差异为重力的相对方向,可进行对比实验,通过检测受体琼脂块中的IAA含量,判断IAA的运输速率是否受重力影响,综合分析,A项符合题意。
13.答案:B
解析: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也在尖端,尖端完好,所以向右弯曲生长。
14.答案:B
解析:题干中突出了生长素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说明生长素具有主动运输的特点。
15.答案:C
解析:达尔文的实验中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属于因变量,A错误;拜尔的实验是在无光条件下进行的,但有光照时,胚芽鞘也可以出现弯向放置尖端一侧的对侧生长的现象,B错误;鲍森·詹森的实验中自变量包括尖端的有无和琼脂块的有无,不能直接进行对照实验,C正确;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该物质可透过琼脂块,但 未能证明这种物质通过协助扩散透过琼脂块,D错误。
16.答案:B
解析:A.色素提取实验中,漏斗的基部放的是单层尼龙布,而不能放滤纸,因为滤纸会吸附色素,导致滤液中色素含量减少。故A错误;
B.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故B正确;
C.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说明植物的向光性是尖端对下部产生的“影响”造成的,但没有发现植物生长素。故C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的实验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故D错误。
17.答案:(1)发育中的种子;
(2)识别(信息传递);植物的根和茎(不同器官)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3)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两组,一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另一组给予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植株生长高度和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
解析:
18.答案:(1)吲哚乙酸; 两重; 非极性运输;
(2)部分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光照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3)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高,而根对生长素敏感,背光侧 (处于抑制状态)生长慢,因此呈现背光生长;
解析:(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同的浓度下,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因此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可以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进行非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在幼嫩部位,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进行极性运输。
(2)经过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下降,因此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在光照的条件下,部分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从而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生长素含量;第二种是在光照的条件下,部分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从而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生长素含量。
(3)由题表可知,在单侧光照射下,水稻次生根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根对生长素敏感,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根的生长,因此导致向光侧生长速率快于背光侧生长速率,从而使根呈现出背光生长。
处理方式
生长素(IAA)含量(ng·g-1)
向光侧
背光侧
光强:40 μml·m-2·s-1
163.2
426.6
光强:100 μml·m-2·s-1
117.2
439.4
黑暗(不照光)
415.6
415.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其他版本必修一优秀巩固练习,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41植物生长素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41植物生长素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2019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一 4.1 植物生长素(同步练习),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41植物生长素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41植物生长素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当堂检测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