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一 课 树林里--简单的透视学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26257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美术桂美版三年级下册11 树林里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桂美版三年级下册11 树林里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活动设计,课后拓展,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按照课程的编排,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而且是有关于中国画绘画的领域,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情趣;但是经过平时教学观察,个人觉得想要上好这一堂课,应该先给学生灌输一些简单的绘画透视知识,重点是向学生介绍透视现象及其规律,为上好《树林里》这一节课做一个铺垫。透视,是逻辑性非常强的美术专业知识,对于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小学生来说,这一内容的编排有些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从一下几方面着手,方便理解:
1. 透视现象图片素材的呈现以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环境为主。
2. 透视规律的理解及应用以学生实践探讨的方式为主。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会,感受身边生活环境的美感。
2、结合熟悉的场景,体会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透视的简单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物透视变化,画出简单的透视图。
难点:理解透视的现象和规律,并能学以致用。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画等。
学生:纸、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引导(理解一般物体的透视规律):
(1)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透视摄影图,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中的共同点;(近大远小)
(2)点题并引出本节课内容: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2、欣赏分析(理解视平线在不同位置的视觉变化):
1、课件展示另一组视平线在不同位置的图片,互动讨论其视觉感受。
2、由此转入平时的绘画练习以及透视的应用,同时介绍世界名画的透视应用,让学生感受透视在美术学中的重要性。
3、教师简单的范画,让学生理解透视的应用。
3、实践探讨:
以小组为单位,参照图片进行讨论并每人画一张简单的透视图;教师进行巡堂指导,并要求透视规律比较准确。
4、成果交流展示
各小组推荐两张作品(一优一劣)展示,分析其原因。
5、归纳总结:
透视现象及规律:
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矮;近疏远密;近实远虚;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讨论比较总结规律?
学生分组选一代表说说自己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
六、课后拓展:
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透视现象的画面,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再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上人物或者其他等,让它变得更美。(为下节课做准备)
七、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借助身边场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深刻体验到透视的现象和规律,使这一原本抽象复杂的理论变的直观易懂,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尝试。
背景资料:《绘画透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课 辉煌的古埃及美术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影片导入,揭示课题,感悟艺术,探索新知,作品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桂美版三年级下册11 树林里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教学导入,讲授新知,学生作业,作品展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8课 电脑美术──“喷笔”画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