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第1页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第2页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第3页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第4页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第5页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第6页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第7页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第8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预告,概括主要内容,短文理解与问题思考,阅读短文,字词积累,诧异惊异,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主要内容,内容结构,作者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文阅读教学而言的,是指拓展学生在课内学习之外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短文中的字、词,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学习短文内容的把握,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会发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认真揣摩上下文意,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
    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  小树子家的门外有一株老榕树。和许多老榕树一样,它盘根错节,根深叶茂。但它和一般榕树不大相同的是,样子非常古怪:它的树干底部像是很多绺粗绳子扭在一起合成的,到了上端,才变成很完整的树干,看上去,就像几条小树干互相纠缠着,支撑着顶上的大树。  一天,围绕着这株老榕树,发生了两件有趣的事情。  早上,一个旅客站在树旁发呆,突然,他摘下帽子,朝着这株榕树一连鞠了三个躬。  小树子诧异地问道:“伯伯,您为什么向这株榕树鞠躬呢?”
    那人激动地说:“小朋友,你不知道,这种老榕树,是最令人尊敬的。它粉红色的种子像黄豆粒那样小,竟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不是很令人赞美吗!而且,它几乎在哪儿都能够生长。这株树的种子当年大概就是落在一株别的什么树的枝丫窝里,生根,发芽。那株树死了,它却继续生长;那株树腐朽了,榕树的根却继续壮大,变成了树干,和上头的树干连接起来,才长成这个怪样子。对着这样的老榕树,你不能不想起一种人,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他们不害怕任何艰难困苦,什么磨难、什么挫折都吓不倒他们。只要有一点点条件,他们就能够扎下根来,战胜环境,作出成绩。就因为这些,我禁不住要向它鞠躬致敬了。”  小树子听了,觉得有道理,目送这个旅客远去了,还一直在品味着他的话。
    中午,小树子又看到另一个旅客拿着一根柳条,一连三次鞭打那株老榕树。  小树子气愤地问道:“喂,你为什么鞭打这株树呢?难道它和你有仇吗?”  那人轻蔑地扫视了榕树一眼,冷冷地说:“小朋友,你不知道,这种榕树,是最卑鄙的。它是森林里的强盗,自然界的谋杀者。你知道这株树为什么长成这个古怪模样吗?当初一粒榕树种子落在别的树的枝丫窝里,就赖着生根、发芽,最后变成了这株大榕树。原来的那株树被夺去了阳光,树身又被榕树的根须缠住吸去了养分,慢慢地就枯死了。这棵榕树使我想了骗子、刽子手、叛徒和忘恩负义的家伙。它是那样令人憎恶,所以我禁不住要鞭打它。”  小树子听了,觉得也有道理,目送着客人远去了,仍然在品味着他的话。
    禁 不 住 尊 重 谋 划
    发呆:诧异:尊敬:腐朽:
    神情呆滞,或因心思有所专注而对外界事物完全不注意。造句:她也不说话,抱着猫坐在那里发呆。觉得奇怪。造句:听了这个意外的消息,我们都十分诧异。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造句:这对夫妇的行为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木料等含有纤维的物质由于长时期的风吹、雨打或微生物的侵害而被破坏。造句: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这些木桩都腐朽了。
    磨难:挫折:轻蔑:卑鄙:
    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造句:我一直担心他所受的磨难会不会夺去他的理性。失利;失败。 造句:挫折是一段夜路,我告诉自己我不怕黑。轻视,不放在眼里。造句:他的笑容中含有轻蔑的意味。(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造句:一些势利小人卑鄙无耻,应该遭到大家的唾弃。
    根深叶茂:忘恩负义:各式各样:
    树根扎得深,叶子就长得茂盛。比喻事物根基深厚,就能兴旺发达。造句:这棵树长得根深叶茂,十分高大。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造句:我们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指多种不同的式样或方式。造句:同学们拍照留念时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造型。
    二者都有“惊奇、感到奇怪”的意思。“诧异”强调对于不寻常的、意外的见闻感到奇怪,常用于书面语;“惊异”强调“不同”,异乎寻常,程度较轻。1.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我们都感到和诧异。2.大家对他在比赛中的表现感到惊异。
    二者都表示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忘恩负义”强调没良心;“恩将仇报”强调拿仇恨来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恩情。1.你是个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2.农夫救了蛇,蛇却来咬农夫,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学习对短文内容的把握,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阅读短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小树子的家门外有一株老榕树,两位旅客面对这株老榕树展开截然不同的议论,一位旅客见了老榕树三次鞠躬并激动地讲述老榕树的生命力顽强;另一位旅客三次鞭打老榕树,老榕树让他想起了生活中的骗子、强盗等人,这两位旅客的观点引起了小树子的思索。让我们明白了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出不同结论的道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介绍小树子门外的老榕树样子非常古怪。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不同看法。写两位旅客对老榕树的不同看法和评价。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 :小树子思索。小树子思索为什么同一桩事,不同的人看法不同。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1919年出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在新加坡侨居,十三岁回国。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秦牧杂文》是他的第一本集子。主要作品:《古战场春晓》《土地》《潮汐和船》《花城》等。
    两个旅客说的都有道理,他们之所以对同一株榕树有不同的评价,是因为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得出不同的结论。
    想一想究竟哪个旅客说的才对呢?
    边读边想,小树子家的榕树古怪在哪里?
    样子非常古怪:它的树干底部像是很多绺粗绳子扭在一起合成的,到了上端,才变成很完整的树干,看上去,就像几条小树干互相纠缠着,支撑着顶上的大树。
    两个旅客对老榕树的态度和看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旅客向老榕树鞠了三个躬,激动地赞美它是生命的奇迹,由它想到了意志坚强、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只要有一点点条件,就能战胜环境,作出成绩的人。第二个旅客轻蔑地扫视,拿起柳条鞭打榕树,认为榕树是森林里的强盗,自然界的谋杀者,由它想到了骗子、刽子手、叛徒和忘恩负义的家伙。
    假如你见到这株榕树,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当我看到这株榕树时,我会像第一位旅客一样,认为它很了不起。因为它经历了严寒、酷暑、虫灾等磨难,不被困难吓倒,顽强地生长。我佩服它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相关课件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掌声(上)课件PPT:

    这是一份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掌声(上)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预告,概括主要内容,短文理解与问题思考,阅读短文,字词积累,轮流持久鞠躬,主要内容,内容结构,核心问题,延伸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下)课件PPT:

    这是一份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下)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段的语言,阅读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信(上)课件PPT:

    这是一份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信(上)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括主要内容,短文理解与问题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三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上)课件PPT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