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列举种群的数量特征
2.学会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 叫作种群,如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在 或 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样方法的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 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______,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作为该种群的
4、标记重捕法的概念: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 个体,做上____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根据 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5、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6、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与适用对象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的概念:指在单位时间内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2、死亡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3、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迁入率和迁出率的概念: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四、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的概念:一个种群中 个体数目的比例
年龄结构的几种类型
增长型:出生率 死亡率,增长
稳定型:出生率 死亡率,基本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 死亡率,减小
性别比例的概念:种群中 的比例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用逐个计数的方法调查濒危植物的种群密度
B.降低种群中雄性个体的数量不会影响种群密度
C.幼年个体数量占优势的种群,其数量一定会上升
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光、食物和天敌等
2.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B.若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则计数值应为8
C.若图乙表示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时设定样方面积最好为S1
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3.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记重捕法
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360只,必须积极防治
C.由于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可能小于调查结果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4.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由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只有约75%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
A.400a×0.75m ×400mC.a×300mD. 300am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草本植物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影响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 B.②④C.②④⑤ D.③⑤
6.下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食物条件、生活空间发生变化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7.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该调查采取了逐个计数的方法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具有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中具有趋光性昆虫的种类
8.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出生率和死亡率,B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C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D为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9.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以分为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年龄结构又称年龄组成B.年龄结构会影响种群增长率
C.类型A的种群数量将会越来越少D.类型B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10.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______。
(2)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组成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___型,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___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濒危植物数量少,因此一般用逐个计数的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降低种群中雄性个体的数量会破坏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幼年个体数量占优势的种群,其数量不一定会上升,还要考虑环境因素等,C错误;食物和天敌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D错误。
2.答案:D
解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都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A正确;若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根据“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图中计数值应该是8,B正确;图乙中,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该森林物种数逐渐增多最后保持稳定,样方面积达到S1后,该森林物种数不再增加,因此调查该森林物种数时样方面积最好是S1,C正确;单子叶草本植物通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所以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D错误。
3.答案:B
解析:题中所述的调查方法称为标记重捕法,A项正确;设该区域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记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则N︰M=n︰m,由此可估算出该区域的种群数量N=(M×n)÷m=(68×54)÷12=306只,B项错误;由于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则m值偏小,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即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可能小于调查结果,C项正确;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会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因此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D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75%×400,则两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75%×400×75%×400=a×(75%×400)2,三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75%×400×
75%×400×75%×400=a×(75%×400)3,以此类推,m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75%×400)m=a×300m。
5.答案:D
解析: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不一定是同一物种,①错误;
②池塘中的所有的鱼也不一定是同一物种,②错误;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③正确;
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④错误;
⑤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同一物种,是一个种群,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⑤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是因为这些水体中无机营养元素较多。
7.答案:B
解析:趋光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项正确;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B项错误;黑光灯诱捕的方法用于调查某种具有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是一种根据昆虫趋光特点检测相对密度的方法,C项正确;黑光灯能诱捕多种具有趋光性的昆虫,从而可以统计一定范围内趋光性昆虫的种类,D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图中A为出生率和迁入率,B为死亡率和迁出率,C为性别比例,D为年龄组成,A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B错误;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D正确。
9.答案:C
解析:种群的年龄结构又称年龄组成,题图中类型A的幼年个体数多于老年个体数,年龄结构是增长型,种群数量将会越来越多,A项正确,C项错误;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增长率;B项正确;类型B的各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年龄结构是稳定型,D项正确。
10.答案:(1)144;高
(2)稳定;增长
解析:(1)根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的比例相等,则M(标记个体数)︰N(种群数量)=m(重捕标记数)︰n(重捕个体数),所以N=M×n/m=(32×36)4=288(只),由于测定的是2 hm2的个体数量,因此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2=144(只/hm2);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重捕中被标记的田鼠数比实际值小,故求得的田鼠的种群密度就比实际值要高。
(2)根据月龄组成图可知,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稳定型
调查方法
适用对象
逐个计数法
分布范围 、个体 的生物
估算法
植物,昆虫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等
活动能力 、活动范围 的动物
黑光灯诱捕法
有趋光性的昆虫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流程,迁移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导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深度思考,课后巩固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