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案【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教案 1 次下载
-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基础训练 同步练习【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试卷 1 次下载
-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学案 1 次下载
- 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案【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教案 1 次下载
- 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础训练 同步练习【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试卷 1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训练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没有物质的输人也能维持稳定
B.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C.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适当增加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下列实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B.草原上羊的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
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
3.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打破本地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
B.造成本地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消失或濒危
C.增加本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D.可能出现本地物种与外来物种的共同进化现象
4.外来入侵种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来入侵种往往与本地物种竞争,使后者生存受威胁
B.外来入侵种可使生物多样性增加,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外来入侵种适应当地环境且缺乏天敌,其数量往往增加
D.外来入侵种可与本地物种杂交,从而使本地物种的基因组成改变
5.几年前的太湖因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现象,水体浮游植物增加,沉水植物消亡,严重影响了太湖的水质。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处理,太湖水质出现明显好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造成水中浮游植物的增加
B.富营养化导致沉水植物消亡的原因是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影响了透光率
C.人们恢复太湖水质状态的过程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与人为调控的群落演替相比,自然演替的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
6.某国持续数月的大火导致上千万公顷的森林及牧场被烧毁,大量野生动物丧生。这次火灾向大气中释放了几亿吨的CO2,严重破坏了农业、旅游业和生态环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CO2经光合作用进入生产者体内,再经生产者的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这不能体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B.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在大火中遭到严重的破坏,这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调节气候能力,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被火灾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往往需要人为干预,例如投入适量的物质和能量、引进特殊物种等
7.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其主要原因是( )
A. 有复杂的营养结构B. 能量的收支随季节而波动
C.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反复进行
8.洱海曾在1996年和2003年两次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主要是当地的大蒜种植和奶牛散养污染导致的,政府通过长期大力治理,使洱海水清、岸洁、柳绿、民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水中无机盐大量增加是出现水华的重要原因
B.洱海的治理实例说明洱海的抵抗力稳定性强
C.水华会使水体缺氧而导致水中生物大量死亡
D.用适量牛粪代替化肥种植大蒜可减轻洱海的污染
9.下列古诗中,能体现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①“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③“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或水库中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B.农业生产中防治稻田害虫的目的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向土壤中投放微生物复合菌剂分解土壤中的残留农药,会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若频繁出现雾霾天气,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已经丧失殆尽
11.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12.甲、乙、丙、丁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注:“+”表示有,“–”表示无
A.乙瓶中藻类植物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
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
C.与甲瓶相比,丁瓶中氧气含量少
D.本实验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四种成分
13.下列有关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生态缸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B.生态缸所模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是由缸内物种丰富度决定的
C.生态缸中放入较多的小鱼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D.应该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瓶中生物的正常呼吸
14.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始终保持不变的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旦演替为成熟的生态系统,该系统就会保持永久平衡
C.生态系统一旦受到外来不利因素的干扰就会被破坏
D.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填空题
15.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如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
(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一个______________,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6.科研小组通过践踏实验来模拟人类活动对高山草甸植被的干扰作用。他们选用5名体重不同的实验员进行不同频度的践踏处理,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重度践踏区域群落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此时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逐渐_________。
(2)请补充该实验的步骤:
①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草甸区域,均分成五块,编号T0、T1、T2、T3、T4,分别调查并记录其物种丰富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天定时践踏,15天后调查各实验田的物种丰富度,记录绘制表格。
(3)轻度践踏使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践踏会不同程度的压实土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践踏区植被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方某地为了恢复被破坏的常绿阔叶林而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逐渐得以恢复。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区某植物种群具有的特征有(填序号) 。
①出生率 ②垂直分层现象 ③年龄组成 ④空间特征 ⑤复杂的种间关系 ⑥丰富度
(2)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 ,其速度比裸岩上进行的演替要快一些,速度较快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得到了基本保留。
(3)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后,以 能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
(4)该地区某养鸡场为了提高家禽产蛋率,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这一过程中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 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 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5)苔原生态系统要比常绿阔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原因是 。
18.科研人员将某一长期种植单一品种茶树的茶园一分为二,对照组只种植原有单一品种茶树,实验组均匀种植多种茶树品种,茶树密度与对照组相同。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茶园进行相关生态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蜘蛛是茶园害虫的重要天敌,茶园游猎型蜘蛛分为地面游猎型和茶树上游猎型,影响蜘蛛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若要预测某种蜘蛛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要调查蜘蛛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数量特征)。
(2)实验组蜘蛛物种数比对照组要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据此推测,两组茶园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跟踪调查发现,两组茶园茶树的落叶量大致相同,但一段时间后,实验组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为21.5 g/kg,对照组为14.5 g/kg,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实例考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体现的是种间关系,A不符合; 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符合;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体现的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C 不符合;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体现的是群落的演替,D不符合。
3.答案:C
解析:生物入侵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物间的关系和生态平衡;生物入侵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部分物种消失;生物入侵往往会导致原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降低,使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可能会出现本地物种与外来物种的共同进化现象。
4.答案:B
解析:
5.答案:D
解析: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造成水中自养生物繁殖加快,特别是浮游植物的数量大增,导致水面以下缺少光照,沉水植物大量死亡,A、B叙述正确;太湖的污染与治理体现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叙述正确;无论是人为调控的群落演替,还是自然状态下的演替,最终都将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因此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会逐渐增高,D叙述错误。
6.答案:C
解析: CO2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内部,再通过呼吸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交换CO2,不能体现碳循环,A说法正确。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在大火中遭到严重的破坏,这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说法正确。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C说法错误。被火灾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往往需要人为干预,例如投入适量的物质和能量引进特殊物种等,以便生态系统尽快恢复,D说法正确。
7.答案:C
解析: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大量种植大蒜使用的化肥流入水体,散养奶牛的粪便进入水体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会造成水体中无机盐含量增加,从而使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A正确;洱海的治理实例说明洱海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不能说明洱海的抵抗力稳定性强,B错误;藻类大量繁殖覆盖水面,使水体中的沉水植物等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体中的溶氧量下降,而藻类等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水体中的溶氧量进一步减少,水中生物大量死亡,C正确;用适量牛粪代替化肥种植大蒜可以减少水体中的N、P含量,从而减轻对洱海的污染,D正确。
9.答案:B
解析:①“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①错误;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被野火破坏而恢复,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②正确;
③“螟蛉有子,蜾嬴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③错误;
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④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植物只能吸收水中或土壤中的无机物,不能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A项错误;防治稻田害虫,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提高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提高,B项错误;微生物复合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项正确;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不是丧失殆尽,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早期因为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因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大量的水蚤捕食大量的藻类,藻类因水蚤数量增加而减少,藻类减少,水蚤因食物缺乏而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水体污染,引起部分水蚤死亡,水蚤死亡后腐烂的尸体加重了水体污染的程度,导致更多的水蚤死亡,这属于正反馈调节。综上分析,B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乙瓶无光照,藻类植物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种群密度下降。与甲瓶相比,丙瓶中无泥沙,分解者很少,无法将该瓶中动植物遗体、动物的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法供生产者再利用,积累的有机物少。与甲瓶相比,丁瓶中小鱼多,小鱼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因此与甲瓶相比,丁瓶中氧气含量低。找出该组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归纳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据表格分析甲瓶为对照组,乙瓶、丙瓶、丁瓶都为实验组。与甲瓶相比,乙瓶缺少光,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与甲瓶相比,丙瓶缺少分解者,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甲瓶相比,丁瓶中小鱼多,消费者过多,也造成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瓶中动物不能过多,过多会使生产量<消耗量,造成生态系统崩溃。
13.答案:A
解析: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杀死缸内的生物,A项正确;生态缸所模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是由缸内物种丰富度以及外界的能量输入决定的,B项错误;生态缸中放入较多的小鱼,小鱼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多生产者少,不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C项错误;生态缸应是密闭的,除光照外,其他条件都应该和外界隔绝,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生态平衡不是绝对的,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有可能通过自身调节,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也有可能破坏了生态平衡。
15.答案:(1)生物群落;竞争
(2)降低;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降低;氧气与食物不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加快(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解析:(1)一定区域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因此A瓶中的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都为生产者,会争夺光照和生态瓶中的无机盐等,因此两者为竞争关系。
(2)B瓶缺乏光照,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降低;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数量减少,会导致瓶内氧气含量减少,因此浮游动物会因食物和氧气不足而种群密度降低。
(3)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能加快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16.答案:(1)次生演替;增强
(2)T0不做践踏处理,让该5名同学分别以践踏频度25次、75次、250次、500次,分别对T1~T5块草甸区域(实验田)进行践踏处理。
(3)对草地的轻度践踏,可能会在短期内打破优势种对资源的绝对占有格局,抑制了优势种群的生长,物种丰富度增加。
(4)践踏会使草地中的土壤板结,根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使根的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从表中数据来看,不同程度的践踏会导致植物平均叶面积变小,影响其对光能的利用率;另外践踏会使植物平均株高降低,同样影响植物对光能的利用,降低了光合作用。
解析:
17.答案:(1)①③④
(2)次生 土壤
(3)化学
(4)物理 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5)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多,食物网更复杂
解析:(1)种群的④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数量特征有死亡率和①出生率、③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而②垂直分层现象和⑤复杂的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⑥丰富度属于物种丰富度。
(2)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由于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保留和原有的土壤条件条件得到了基本保留,使得其速度相对于裸岩上进行的演替要快一些。
18.答案:(1)食物和栖息空间;年龄组成
(2)实验组茶树种类多,使害虫的种类增多,蜘蛛食物种类更丰富(合理即可);两组茶园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自我调节能力不同
(3)实验组茶树落叶种类更多,但土壤中分解者种类单一,有机碳分解速率较慢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抵抗力稳定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1)影响蜘蛛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若要预测某种蜘蛛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要调查蜘蛛种群的年龄组成。
(2)实验组茶树种类多,使害虫的种类增多,蜘蛛食物种类更丰富,因此实验组蜘蛛物种数比对照组要多。两组茶园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自我调节能力不同,据此可知,两组茶园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异。
(3)跟踪调查发现,两组茶园茶树的落叶量大致相同,由于实验组茶树落叶种类更多,但土壤中分解者种类单一,有机碳分解速率较慢,所以一段时间后,实验组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高于对照组。
生态系统的组分
光
水草
藻类植物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瓶编号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生态瓶编号
光照
含微生物的泥沙
浮游藻类
水草
浮游动物
A
+
+
+
+
+
B
–
+
+
+
+
践踏实验
实验前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实验15天后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平均叶片大小/cm2
平均植株高度/cm
T0对照组
8.79
8.50
1.6
8.1
T1践踏频度25次
8.41
8.73
1.5
7.9
T2践踏频度75次
8.88
7.79
1.3
7.6
T3践踏频度250次
9.00
7.23
1.0
5.0
T4践踏频度500次
9.41
5.00
0.7
3.8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 人与环境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 人与环境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4章 人与环境第3节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章 人与环境第3节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