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卷+教师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用).doc
    • 练习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用).doc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卷+教师卷)01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卷+教师卷)02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卷+教师卷)03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卷+教师卷)01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卷+教师卷)02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卷+教师卷)03
    还剩5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碳和碳的氧化物教用doc、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用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1·上海)利用下图,欲除去X气体中的杂质,对应的Y正确的是
    2.(2021·苏州)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可用作电池电极
    B.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C.醋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除水垢
    D.固体氢氧化钠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3.(2021·永州)木炭或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容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B.在相对密闭的环境里,CO气体容易使人发生中毒
    C.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会生成Na2CO3和H2O
    D.高温下,CO气体可与Fe2O3等含铁氧化物反应生成Fe和CO2
    4.(2021·怀化)下列物质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B.干冰易升华,常用于人工降雨
    C.一氧化碳可燃,可用于冶炼金属
    D.熟石灰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2021·邵阳)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单质
    B.焚烧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图书档案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
    D.“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指的是CO2,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6.(2021·扬州)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空气中排放CO2会形成酸雨B.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相互转化
    C.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CO2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7.(2021·安徽)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8.(2021·安徽)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9.(2021·泰安)“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10.(2021·湖州)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由AB2型分子构成的物质,但分子中A原子和B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同,其模型如图所示。根据此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
    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相同
    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
    11.(2021·乐山)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氮气的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D.石墨有导电性——生产铅笔芯
    12.(2021·上海)CO2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用启普发生器制CO2如图所示,在多孔塑料板上放着的块状固体为_______;所用HCl的量不宜太多,若液体在反应时,液面处于a处,则关闭弹簧夹时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
    (3)实验小组欲制取CaCO3,步骤如下图:
    Ⅰ.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Ⅱ.需要加_______药品,理论上可以不断生成CaCO3,原因是:_______;
    13.(2021·怀化)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吸收)CO2,部分流程图如下。
    (1)大量C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______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往纯碱溶液中加入X溶液,得到NaOH溶液和CaCO3,X的化学式是______。
    (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
    (5)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CO2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14.(2021·新疆)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有_______(任写一点),大气中的CO2过多会引起_______效应增强。
    (2)“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可达到消耗CO2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此封存技术可行的依据是_______。
    (3)若CO2能合理利用,将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
    ①CO2与H2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
    ②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实验测得气体中的CO2体积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a 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_______的浓度增大(填化学式)。
    b 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_______。
    15.(2021·陕西)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16.(2021·株洲)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1)请写出另一组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___________。
    (2)石墨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常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3)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为:,该反应中SiO2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已知反应:2Mg+CO22___________+C,则Mg着火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17.(2021·嘉兴)日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______。
    (2)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2020年12月下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年未遇的极寒天气,因此有人质疑:今年天气这么冷,地球气温真的在上升吗?对于这样的质疑,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______。
    18.(2021·四川泸州)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如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此事(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需要消耗空气的___________。
    (2)途径②中,枯枝败叶中的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在微生物作用下彻底转化为CO2和H2O,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CO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途径④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白天___________夜晚(填“大于”或“小于”)。
    19.(2021·绍兴)2021年3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甲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______。
    (2)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①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微型藻类是______(选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______作用实现固碳。
    ②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③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图乙),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______能。
    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______吨。(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
    (3)交通领域的“以电代油”可以来实现“减碳”目标。图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车的相关数据,请回答:
    ①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减少排放______kg的二氧化碳(,结果精确到0.1)。
    ②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减碳”理念的是______发电。
    20.(2021·安徽)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二)
    一、单选题
    1.(2021·南京)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金刚石B.石墨C.焦炭D.活性炭
    2.(2021·永州)木炭或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容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B.在相对密闭的环境里,CO气体容易使人发生中毒
    C.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会生成Na2CO3和H2O
    D.高温下,CO气体可与Fe2O3等含铁氧化物反应生成Fe和CO2
    3.(2021·广安)下列关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
    B.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
    C.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碳原子和氧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2021·宜昌)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制作铅笔芯D.炭黑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
    5.(2021·武汉)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和CO2,可能含有O2B.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
    C.b点气体可能由三种分子构成D.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6.(2021·岳阳)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
    B.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
    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
    7.(2021·衡阳)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学性质有较大差异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8.(2021·湘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预防CO中毒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D.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油污
    二、填空题
    9.(2021·株洲)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1)请写出另一组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___________。
    (2)石墨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常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3)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为:,该反应中SiO2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已知反应:2Mg+CO22___________+C,则Mg着火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10.(2021·新疆)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有_______(任写一点),大气中的CO2过多会引起_______效应增强。
    (2)“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可达到消耗CO2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此封存技术可行的依据是_______。
    (3)若CO2能合理利用,将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
    ①CO2与H2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
    ②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实验测得气体中的CO2体积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a 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_______的浓度增大(填化学式)。
    b 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_______。
    11.(2021·枣庄)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尽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1)生活中我们要树立“低碳”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______(填字母)。
    A.露天焚烧秸秆
    B.使用节能电器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用品
    (2)化石燃料的消费会增加碳排放,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1000g煤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则燃烧______(填“天然气”或“煤”)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势在必行,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能实现碳的“零排放”,是因为氢和氧反应的生成物只有______(写化学式)。
    (3)使用膜分离法把CO2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该过程中CO2发生了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以二氧化碳和氨气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该化学方程式,x等于______。
    (4)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液态甲醇(CH4O)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2.(2021·云南)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能源、环境息息相关。
    (1)将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用途连线___________。
    (2)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同志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再次指出我国在2030年前“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是我国近15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图甲)和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图乙)。
    ①依据图甲数据可知,2005年~2020年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_______。
    ②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天然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其燃烧产物是造成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2015年~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上升了5.8%,这与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密切相关。列举一种可再生能源___________。
    ③实现“碳中和”,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B.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D.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三、实验题
    13.(2021·菏泽)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1)写出a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经查阅资料Na2O2(过氧化钠)通常情况下为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氧气。小明在实验室用Na2O2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择了B而没有选择C,你认为他选择的理由是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进气端应选择______端(用“b”或“c”填空)。
    14.(2021·荆州)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锌粒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CO2,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O2,还缺少一种仪器,其名称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从导管口______进入(填“a”或“b”)。
    15.(2021·天津)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序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6.(2021·怀化)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里可选择装置A用于制备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如图F,用制得的氧气做硫燃烧的实验,集气瓶要留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选择此发生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_____;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为______。
    (4)上图G装置在化学中有“万能瓶”的美称。若用该装置收集H2,则H2从______端进入;若用排水法收集H2,将装置装满水,则H2从______端进入。
    17.(2021·湘潭)根据实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字号),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______焰集中加热;检验氧气可用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镁粉在火星上可以扮演地球上煤的角色,通过采用Mg/CO2金属粉末燃烧器可以为采矿车、电站等提供热能,其转化过程如图二:
    已知:燃烧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①热气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_____(写一种即可)。
    ②通过上述反应,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
    18.(2021·随州)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g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4)如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进入。(填“a或b”)
    19.(2021·眉山)“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某化学学习小组模拟对毒品的销毁,利用所制得的氧气燃烧冰毒,并检验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本次实验只提供了如下化学试剂: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浓硫酸,NaOH溶液,Ca(OH)2溶液,冰毒。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为了完成此实验,除了选择装置B以外,还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装置序号字母)
    (3)连接好装置,在加入药品前还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4)检验二氧化碳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021·台州)某同学对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需要正放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有底的空纸筒盖上硬纸板,在电子秤上称得质量为5.39克;
    ②将该纸筒先后两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上硬纸板,分别正放、倒放在电子秤上,如图甲和图乙,观察并记录读数变化;
    ③将两次的读数变化绘制成图丙,并得出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纸筒正放时,电子秤读数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结合图丙推测,若纸筒内收集满的是氢气,请在图丁中画出纸筒正放、倒放时电子秤读数随时间的大致变化情况并标注___________。(纸筒收集满氢气后的质量为5.30克)
    21.(2021·定西)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要求。
    (1)某学习小组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知识归纳如下。
    (2)该小组同学将制取的O2和CO2(各一瓶)混淆了,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区分。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过程主要包括:a.选择制取装置;b.验证所得气体;c.明确反应原理。你认为这3个过程的合理顺序应为______(填代号)
    四、流程题
    22.(2021·上海)CO2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用启普发生器制CO2如图所示,在多孔塑料板上放着的块状固体为_______;所用HCl的量不宜太多,若液体在反应时,液面处于a处,则关闭弹簧夹时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
    (3)实验小组欲制取CaCO3,步骤如下图:
    Ⅰ.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Ⅱ.需要加_______药品,理论上可以不断生成CaCO3,原因是:_______;
    (三)
    一、单选题
    1.(2021·青海)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人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舆论热词。“碳中和”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目的。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2.(2021·桂林)俗称“干冰”的物质是
    A.二氧化锰B.固体二氧化碳C.氢氧化钙D.碳酸钠
    3.(2021·长春)人人都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说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保护金属资源,提倡合理开发
    B.化石燃料取之不尽,提倡大量使用
    C.为了使天空更蓝,提倡植树造林
    D.倡导“低碳”生活,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4.(2021·长春)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以用来裁玻璃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来灭火
    D.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5.(2021·通辽)归纳梳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对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CO、C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都有导电性
    C.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稀硫酸反应都体现碱的通性
    D.CO2、S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它们都是引起酸雨的重要气体
    6.(2021·广西)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7.(2021·宁夏)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B.浓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D.该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8.(2021·辽宁)下列有关含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碳酸氢钠一定属于有机物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通入了二氧化碳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9.(2021·北京)将CO2通入下列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水B.稀硫酸C.食盐水D.澄清石灰水
    10.(2021·山东临沂)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11.(2021·辽宁)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可燃性B.都是无色固体C.硬度都很大D.都能导电
    12.(2021·辽宁)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灭火B.生产汽水C.气体肥料D.供给呼吸
    二、非选择题
    13.(2021·青海)按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2)B中的现象是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
    14.(2021·伊春)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仪器b的用途: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______检验该气体。
    (3)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还需要使用装置E,则E中盛放的物质为______(填物质名称)
    (4)若用装置E收集H2,气体从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
    15.(2021·梧州)下列是中学化学常用的仪器,请回答: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D______。
    (2)实验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从A-G中选取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______。
    (3)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将少量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是______。
    16.(2021·广东)根据如图中的实验装置问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装置A制取CO2,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口___________(填“b”或“c”)通入。
    (3)用装置B制取O2,检査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学习氮肥时,查阅资料: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②氨水在浓度大或受热时易分解放出氨气。
    实验室用生石灰和浓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制得的氨气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装置D收集。
    17.(2021·桂林)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里把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与__________连接可制取并收集CO2或O2。
    (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收集CO2的集气瓶口,若出现_____的现象,说明CO2已集满。
    (3)选用装置A制取O2的药品是__________。
    (4)装置E中,若观察到蜡烛燃烧更旺,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填一点即可)。
    18.(2021·通辽)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______(从A~G中选择,填字母序号,下同)组合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将气体通入H装置(从m口进入),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收集二氧化碳;
    ②H中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③H中盛满水,n口连接量筒,测二氧化碳的体积;
    ④H中盛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3)小明同学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如图),其突出优点是______。该发生装置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
    19.(2021·深圳)如图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1)X的名称______。
    (2)用固体混合物制取O2,选用______装置(选填“A”“B”“C”)。
    (3)用B装置制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用以下装置制取干燥CO2气体。
    (4)制取干燥CO2气体,导管口a接______(选填“b”或“c”)。
    (5)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021·齐齐哈尔)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及下列仪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该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21.(2021·辽宁)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答。
    (1)用A装置制取氧气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写出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______。将B、E装置组合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验证后加热E试管中的液体,观察的到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请填写所选装置导管口字母的连接顺序______。
    22.(2021·北京)用如图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______。
    23.(2021·临沂)分析以下实验装置,并结合所提供的材料,完成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查阅材料)
    Ⅰ、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里常用电石(CaC2)与水反应来制取。
    Ⅱ、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实验室用电石制取乙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乙炔后,将剩余物质过滤。探究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选取如图实验装置,设计实验验证乙炔完全燃烧的产物。所选装置连接的最佳顺序为:乙炔完全燃烧产物接______(填序号)。
    24.(2021·临沂)结合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甲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乙a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检验两个玻璃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丙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5.(2021·贵州铜仁)根据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O2的反应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 CO2的反应原理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得的CO2中通常含有少量的HCl和水蒸气,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正确的装置链接顺序是______(填字母),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
    26.(2021·河南)碳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请将如图虚线框内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补画完整______。
    (2)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构成它们原子的大小不同 b两种物质有不同种原子构成
    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两种物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铁架台等略去)制取纯碱干燥的CO2,并探究CO2的性质。
    ①A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
    ②B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4)制取CO2后的酸性废液需处理后再排放;除去CO2常用碱液吸收法。
    ①检验某废液是否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或用品)是______。
    ②为探究足量NaOH溶液吸收CO2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Ca(OH)2溶液,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溶质为Na2CO3和NaOH。请指出该方案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______。
    (5)某温室大棚需用到440LCO2(按标准状况计算,CO2密度为1.964gL),用足量盐酸与含CaCO380%的石灰石反应制取,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27.(2021·桂林)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
    (1)图中“矿物”主要指化石燃料,如媒、天然气和_____________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加剧_____________,结果会导致全球变暖。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人走灯灭 ②出行骑共享单车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28.(2021·福建)“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抵达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1)月壤含CaAl2Si2O8以及可作为核聚变燃料的氦-3等物质。
    ①CaAl2Si2O8中,Si、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②如图为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氦-3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则其中子数为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2)着陆器上的仪器可探测水。若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水,可利用光催化分解水技术得到氧气,对人类在月球上活动意义重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二氧化碳等资源。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①为鉴别一瓶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可采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
    ②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下列研究设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将CO2转化为O2,提高O2含量
    b.将CO2分解转化为N2,提高N2含量
    c.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
    d.利用火星上的金属矿物冶炼金属
    29.(2021·广西)“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CO2的排放,目的是为减缓_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
    (2)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______。
    (3)利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煤做家庭燃料的优点是可以减少______的排放。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则需将灶具进风口______(填“调大”或“调小”)即可恢复正常的淡蓝色火焰。
    30.(2021·广西)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
    (1)图1和图2分别代表碳的两种单质,图2代表的物质是______(写物质名称),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______不同。
    (2)从微观角度分析,图3中过程①表示______的过程,写出图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1.(2021·贺州)(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全部抵消掉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
    ①“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______。
    A.碳原子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活性炭
    ②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
    A.外出尽量选择公交出行 B.加大化石能源的使用力度
    C.国家鼓励购买电动汽车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③作为参与者,除②中的措施外,请写一条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措施______。
    (2)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的培育领域做出巨大贡献,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水稻丰产离不开化肥,某品牌的化肥中含有氯化铵、硫酸钾等物质。
    ①该化肥属于______(选“氮肥”或“钾肥”或“复合肥”)。
    ②该化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其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2.(2021·威海)碳中和,中国在行动
    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总量的0.0000319%。通常,这部分碳是通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大气、海洋、地表生物、火山爆发等)实现平衡。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正是这部分碳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是否相同?______。为什么?______。
    (2)有人认为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你的证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3)碳循环中的关键物质一一二氧化碳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若每个家庭每天平均消耗甲烷0.32kg,按三亿个家庭计算,每天向大气中排放______kg二氧化碳(假设甲烷完全燃烧)。
    ②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为解决能源需求跟气候变暖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建议:用沼气替代天然气,这样就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
    ③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是(填“增加”“减少”“不影响”):方法一______;方法二______。
    33.(2021·北京)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天然气 B.氢气 C.肼(N2H4)
    (3)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X杂质
    Y
    A
    CO2(CO)
    Cu
    B
    N2(O2)
    Cu
    C
    CO(H2)
    CuO
    D
    H2(H2O)
    CuO
    物质 用途
    碳酸钙 用于超导领域
    C60 补钙剂
    食盐 调味剂
    气体
    制取方法(或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O2
    方法1:加热______
    均可选择A装置(可根据需要添加棉花)
    均可选择______装置(填代号)
    方法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方法3:利用过氧化氢溶液
    均可选择______装置(填代号)
    CO2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若带火星的木条______
    则该瓶气体是O2
    方案2: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滴入少量的______溶液,振荡
    若溶液变浑浊
    则该瓶气体是CO2
    方案3: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的水,振荡后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若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色
    则该瓶气体是CO2
    ……
    ……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
    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
    B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溶液
    溶液变红色
    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______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相关试卷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1 物质的推断(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1 物质的推断(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3化学计算教用doc、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3化学计算学用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 溶液(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 溶液(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溶液教用doc、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溶液学用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3 空气(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3 空气(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空气教用docx、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空气学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卷+教师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