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下册11 我们的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四年级下册11 我们的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知与交流,欣赏与了解,尝试与指导,展示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猫头鹰的造型特征,初步掌握中锋、侧锋运笔和浓淡墨绘画的技能,运用粗细、浓淡的墨线表现猫头鹰。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作品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用水墨线条表现动物及神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大师作画的特点,体会水墨画造型的独特美,激发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爱护鸟类的品质。
教学重点:粗细、浓淡的墨线造型
教学难点:猫头鹰神态的刻画
教学准备: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等
教具:同上,相关图片、同龄人作品、范画、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用干湿浓淡、有疏密的墨线表现猫头鹰。注意它独特的眼神。
拓展层面:有创意地表现猫头鹰,添加合适的背景,使画面更生动。
教学过程:
一、认知与交流
1、介绍自己喜欢的鸟。
2、用课件展示猫头鹰照片,说说其外形特征。
3、交流猫头鹰与人类的关系。
4、教师归纳小结,引出课题。
二、欣赏与了解
1、欣赏林风眠作品:认识中西融合绘画的猫头鹰形象特征,并感受大师刻画动物神态的精妙。
2、学生回忆学过的(中锋、侧锋)笔墨技法,讨论笔墨的运用。
3、小结:了解以中锋勾勒外形,通粗细、浓淡墨线添加细部的作画方法。
三、尝试与指导
1、教师从三个方面示范:
①一般鸟类的动态变化。
②猫头鹰独特的造型特征。
③干湿笔墨的表现运用。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3、学生尝试练习画猫头鹰。
四、展示与交流
1、展示作业。
2、学生介绍自己作品中墨线的运用及猫头鹰神态的刻画。
3、作业评价内容:
①用粗细疏密的墨线表现猫头鹰
②刻画出神态
③添加合适的背景,使画面更生动
4、学生互评,说说喜爱的作品及原因。
5、教师小结点评,鼓励学生运用本课所学方法表现生活中其他喜欢的鸟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沪教版11 装饰的骏马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11 跨越时代的桥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1课 美术是我们的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个性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