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PPT课件免费下载
展开在________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____________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没有改变。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下列各项: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原子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点拨】①分子种类一定改变;②原子种类一定不变;③分子数目可能改变;④原子数目一定不变;⑤元素种类一定不变;⑥原子质量一定不变。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5:2C. 该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D. 该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改变
【点拨】根据题目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A错误;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11,所以B错误;该反应中有一种反应物为单质,所以C错误;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D正确,故选D。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2 B. Cl2 C. O2 D. N2
【点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银制容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变黑,原因是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物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AgS B. Ag2O C. Ag2S D. Ag2O2
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单质碳和一种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可能是( )A. Na2SO4 B. Na2CO3C. NaHCO3 D. NaOH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它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它们的质量如灰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 质量比为7:6D. 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
【点拨】由图像可知,甲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4克,乙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6克,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丁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生成质量为2克。A项,该反应为乙生成甲和丁,为分解反应;B项,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该反应;根据题意可得,甲质量改变了4克,丁质量改变了2克,故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所以C错,D正确。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D. 反应前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一些心脏病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以在心跳骤停时刺激心脏,恢复心跳。一种用于心脏起搏器的锂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4Li+2SOCl2===4LiCl+X+S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S。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和氧气质量之和,所以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增加的是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轻。
解:(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剩余的固体物质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轻。
某化合物在4.8 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二氧化碳和2.7 g水。关于该化合物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该化合物为2.3 gB. 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C.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D. 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向2.8 g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镁的镁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至固体全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6.38 g,则该镁条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 0.16 g B. 1.12 g C. 1.68 g D. 2.64 g
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2m=a B. 3a=nC. 2m=3n D. 2b=m+n
【点拨】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故A选项错误;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6a=2n,则3a=n,故B选项正确;由A、B选项的分析,2a=m,3a=n,则3m=2n,故C选项错误;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b=2m+n,故D选项错误。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 )A.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可能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将5克铁和5克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会发生变化D. 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在8 g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1.8 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 该有机化合物可能是C2H2C. 该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 燃烧过程中消耗了有机化合物1.6 g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图中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00%-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00%-42%-40%-10%=8%;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2.0,乙可能是催化剂B. 甲和丙是反应物C. 参加反应的甲、 丙质量比是1:2D. 丁一定是化合物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4.0+2.0+3.0+2.0=1.2+x+2.4+5.4,故x=2.0;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则可推测反应物为甲、丙,生成物为丁,故丁一定为化合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
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乙同学用B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B实验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反应过程中也没有气体生成
(2)丙同学用图C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小,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燃着的镁带上方罩上烧杯,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 现的结果是固体质量_______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一部分氧化镁逸散到空气中
(3)综上所述,A、B、C所示三个实验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实验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________。
电生磁PPT课件免费下载: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课文《电生磁》,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月相PPT课件免费下载: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课文《月相》,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电能PPT课件免费下载: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课文《电能》,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