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精编)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精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氮气 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湿衣晒干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
3、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
A.沉淀B.过滤C.消毒D.蒸馏
4、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稳定 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
5、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 )
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锥形瓶
6、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B.
C.D.
7、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 )
A.水银(Hg)B.升丹(HgO)C.朱砂(HgS)D.轻粉(Hg2Cl2)
8、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
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0、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B.Cl2C.O2D.N2
11、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12、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4、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15、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16、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17、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8、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
19、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20、下列关于2CO+O22C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5:4
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我们已经学习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干净,这个变化属于_____变化.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
(3)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_____.
(4)火柴的目的是为了_____.
(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2、现有下列仪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用于少量试剂相互反应所需的容器是________;
(2)加热少量水需要用________;
(3)量取8.5ml稀盐酸用________;
(4)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
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
(1)煤、石油和__________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3)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 B.甲酸() C.乙醇() D.乙酸()
(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___(填“燃烧”或“不燃烧”),铜片上的红磷 ___________ ,该现象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条件下,A装置水中的白磷______,在通氧气时,B装置热水中的白磷_____________,该现象说明可燃物通常需要在有______的条件下才燃烧.
(2)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图________ 装置符合环保要求.
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g石灰石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经粉碎后全部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80.0g.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与相应时间记录如下表:
试计算:(1)反应结束后,共放出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小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
(2)该过氧化氢溶液的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多少?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H: 1 O: 1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C
3、D
4、B
5、A
6、A
7、A
8、C
9、A
10、A
11、B
12、B
13、A
14、A
15、C
16、A
17、D
18、D
19、A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物理变化. 增大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铁丝燃烧. 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把集气瓶炸裂. 给铁丝加热,使温度达到铁的着火点; 铁丝上有铁锈; 氧气的浓度太低等;
2、E AEG BF F
3、天然气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 A、D A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燃烧 不燃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不燃烧 燃烧 氧气 B
2、水 纸花由紫变红 CO2+H2O=H2CO3 ④ 密度比空气大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2.2g.(2)50%
2、3.2g;6.8g反应时间/分
0
2
4
6
8
10
烧杯及所盛物质质量/克
80.0
79.0
78.3
77.9
77.8
77.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精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精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精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