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
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SiB.FeC.AlD.O
3、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6、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制气
C.收集 D.验满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B.氧C.铁D.铝
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10、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11、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 )
A.水银(Hg)B.升丹(HgO)C.朱砂(HgS)D.轻粉(Hg2Cl2)
12、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1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15、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
A.O2和H2O的含量B.O2和N2的含量
C.O2和H2的含量D.O2和CO2的含量
16、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
17、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18、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 )
A.取液时挤入空气 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
19、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20、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H2S B.SC.SO2D.H2SO3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_______ 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3)D中x= ________ ;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
(1)煤、石油和__________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3)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 B.甲酸() C.乙醇() D.乙酸()
(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3、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_____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____;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15mL(填“<”、“>”或“=”).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氧气是人类生存无法离开的物质,如图是常见的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装置序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A 装置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
(2)如用 C 装置收集 O2,检验 O2 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药品既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也可选用氯酸钾.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__(不定项选择);
①加入 MnO2 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 ②反应都不需加热
③都利用物质的分解反应来达到目的 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最好是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
(5)实验室用 F 装置替代 B 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
2、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中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之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此时(没打开弹簧夹前)出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至少答三点),发生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文字符号均可)___________.
(2)待红磷火焰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这个实验可以得出有关空气成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39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质量为4.89946×10-26kg(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计算:
(1)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只列出计算式子)
(2)若测定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295,则该原子中子数为多少?中子数和电子数只差为多少?
2、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O2),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要得到9.6g氧气,需要分解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D
3、D
4、B
5、B
6、B
7、B
8、B
9、B
10、D
11、A
12、C
13、C
14、C
15、D
16、B
17、D
18、C
19、C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3 B 8
2、天然气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 A、D A
3、20 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AE KMnO4 K2MnO4+ MnO2+ O2 分解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①③ B E 控制反应的速率
2、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固体燃烧,发光,放热,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或浓厚)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或) 烧杯内的水沿导管进入到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五分之一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
经测定该原子质量为4.89946×10-26kg(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156;17
若测定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29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该原子中子数为295-139=156;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只差为156-139=17.
2、24.5g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