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全面)练习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58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全面)练习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58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全面)练习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58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全面)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全面)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
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3、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
5、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
6、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
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
10、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 )
A.等10mLB.小于10mLC.大于10mLD.无法判断
1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1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
下列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 B.糖类与淀粉属于并列关系
C.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合成材料与塑料属于包含关系
13、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5、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 )
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
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
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
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
16、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俗称“碱水面”,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 )
A.食醋B.花生油C.食盐D.白酒
17、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
18、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1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B.AlC.OD.Fe
20、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⑤C.②③D.②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_______ 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3)D中x= ________ ;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
2、下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A不可能是______(填标号).
a.Mgb.Fe c.Ag d.Zn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
③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 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____种.
3、图中的①和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空白.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D中的x为_____.
(2)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填字母).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填字母).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铁片应放在________;用F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________(填“b”或“c”) ;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________.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装置______(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___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及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1) 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水至 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______________,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分子式 为 C4H6O5 请计算:
(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最简整数比)
(3)13.4g 苹果酸中含 C 元素质量___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
2、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
(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B
3、D
4、A
5、C
6、C
7、A
8、C
9、C
10、C
11、A
12、D
13、D
14、A
15、A
16、A
17、D
18、C
19、C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3 B 8
2、c Fe2O3+6HCl= 2FeCl3+3H2O 复分解反应 2HCl+Ca(OH)2= CaCl2+2H2O(或“2HCl+Ba(OH)2= BaCl2+2H2O”) 3
3、40.08 9 8 质子数不同 B、C B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漏斗 C 2KClO3 2KCl+3O2↑ 塑料片上 c 向漏斗中加水,加水至没过漏斗导管口,使导管内外形成一段液面差,且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 反应物固体和液体不能分离 B b
2、CaCO3 +2HCl=CaCl2 +H2O+CO2 夹紧止水夹 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 横放 长颈漏斗 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蜡烛一开始持续燃烧,之后熄灭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34;(2)24:3:40;(3)4.8
2、(1)由图象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8.8g﹣170.0g=8.8g;
(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解得:x=21.2g,y=23.4g,
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2.8g﹣21.2g=1.6g
(3)完全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7%
故答为:(1)8.8;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6g;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全面),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全面】,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全面),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