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卷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2、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
C.地面D.自家小车
3、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
4、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
5、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小华自己B.小华旁边的座位C.窗外的树木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
6、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
7、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LB=2:1,重力之比为GA:GB=3:2,则A对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3:8B.3:1C.2:3D.3:4
8、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2pB.F;pC.2F;pD.3F;p
9、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房屋B.云层C.停在路边的汽车D.远处的高山
10、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11、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
1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
B.防噪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用“B超”检查身体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D.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
1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15、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
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____透镜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3、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之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4、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5、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光线经过凹透镜会发生折射,请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2、空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由于杯壁的遮挡,眼睛在B处看不到硬币,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请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画出1条入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2017年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一一“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4500米深度已经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这个消息激发了小芳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兴趣,她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请依据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________.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请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实验结论的一个事例:________.
(5)小芳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T“形玻璃管对着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________(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
2、如图,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 5cm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 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
(3)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后,用直线把蜡烛 A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
(4)实验中将玻璃板的上端向蜡烛 A的方向倾斜,像的位置将会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5)若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的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能”或“不能”)看见蜡烛 A的像;
(6)实验后,对实验进行反思总结:为了使蜡烛 A的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较亮”或“较暗”);如果有 3mm厚和 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学习小组同学想研究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他们用酒精灯给100g的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测得水温升高了60℃、消耗了4.2g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求:
(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4.2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
2、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重3N,底面积是200cm2,内装有一些水,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5N,边长为10cm,被一体积可以忽略的细线拉住固定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拉直的细线长为L=5cm,受到拉力为1N.(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木块B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
2、A
3、D
4、C
5、B
6、D
7、A
8、C
9、B
10、B
11、D
12、A
13、D
14、D
15、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凸缩小变大
2、凸透镜会聚
3、吸收熔化
4、等于弹簧
5、10 10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图略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相平;(2)液体密度;(3)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深度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或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4)水塔建得高;(5)左;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为了便于观察像的位置像与物等大不合理一次实验有偶然性,应多次试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升高能较暗 2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2.52×104J;(2)1.26×105J;(3)20%.
2、(1)6N;(2)1100Pa;(3)1200P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卷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