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新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81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新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81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新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81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新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新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4、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制气
C.收集D.验满
5、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B.Cl2C.O2D.N2
6、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挥发B.有腐蚀性C.无吸水性D.密度比水小
7、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
C. 加热液体D. 称取氯化钠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0、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
11、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1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14、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15、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AB.BC.CD.D
16、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17、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18、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2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B.氧C.铁D.铝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
(1)煤、石油和__________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3)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 B.甲酸() C.乙醇() D.乙酸()
(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2、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食盐水;③水;④高锰酸钾;⑤洁净的空气;⑥液氧;⑦二氧化锰;⑧铁粉;⑨澄清石灰水;⑩胆矾10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3、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 _____ ;
(2) _____ ;
(3) _____ 。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学校八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①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填“a”或“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2)如图②,小华同学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 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填名称)。
(3)小聪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如图③,小丽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火焰,这是由于________。
2、实验小组分别用下图所示两套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图一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了让氧气完全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为了减少实验的测量误差,你认为除了上述要保证氧气完全反应之外,还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图一实验前测得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60mL,注射器中留有30mL的空气,实验结束后,理论上注射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mL。
(3)图二实验中夹紧弹簧夹,将锥形瓶底部加热,白磷(P)很快被引燃,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前,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打开弹簧夹后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图一、图二两个实验选择的物质不同,装置也不同,但都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称量锥形瓶中的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9.4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______g。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____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2、尿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试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试验。
(1)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尿素中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纯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_______克氯化铵与30克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A
4、B
5、A
6、B
7、C
8、A
9、C
10、B
11、C
12、D
13、A
14、B
15、D
16、B
17、B
18、B
19、B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天然气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 A、D A
2、⑥⑧; ①③④⑦⑩; ②⑤⑨; ①③⑦。
3、标签未朝手心 瓶塞正放在桌面 试管口与细口瓶远离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a 外焰 烧杯壁上有水珠 水和二氧化碳 C 汽化的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
2、 来回缓慢推动注射器 加热足够长的时间 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12 气球先变大,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气球变得比原来更小 注射器内的水被大气压压入锥形瓶中 氧气被消耗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导致图一中注射器读数变化,图二中注射器内的水进入锥形瓶,从而可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0(2)1.6(3)3.4g
2、(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
(2)尿素中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2×2):(14×2)=3:4:1:7;
(3)纯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设需要氯化铵的质量为x,则
x=53.5g。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新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新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新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