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2、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
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
3、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
A.酒精挥发B.海市蜃楼C.面包发霉D.制作雪雕
4、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的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7、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B.SO3C.H2SO3D.H2SO4
8、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9、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0、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11、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
A.均为物理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12、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H2S B.SC.SO2D.H2SO3
1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4、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15、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16、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
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
C.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
D.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17、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 )
A.7:1B.7:8C.7:16D.7:32
18、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
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
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
1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 )
A.氮气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D.工业废水
20、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氖气: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五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③两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④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①食盐水②液氧③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④冰水混合物⑤铜⑥四氧化三铁⑦氯酸钾⑧澄清石灰水⑨过滤、吸附过后澄清的河水..(用序号回答)
A、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B、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C、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 D、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符号 ①Fe2+ ②2NH3 ③NO2 ④2Na中,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回答)
A、“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 ;
B、“2”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的是______;
C、这些符号中,只有微观意义的是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使火势更旺.
3、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会慢慢熔化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会逐渐变黑,并能闻到一股焦味,这时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2、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一个丙氨酸的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个原子;
(2)丙氨酸由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_______________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大;(以上直接填写答案)
(3)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
(4)计算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比);
(5)计算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
2、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一个初中生每天大约吸入空气 440L,计算:
(1)一个初中生每天吸入氧气的体积为多少?
(2)标准状况下,一个初中生每天吸入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保留一个小数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A
3、C
4、C
5、D
6、B
7、D
8、A
9、A
10、B
11、A
12、D
13、B
14、C
15、C
16、C
17、B
18、D
19、A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Ne 5NH4+ 2CO2①③⑧⑨②④⑤⑥⑦②⑤④⑥② 【答题空10】③①②④
2、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移走了可燃物 充足的氧气
3、物理; 化学.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紧贴手心) 倒放 C (或三分之一) 预热(或均匀受热)
2、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 A..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3;
(2)四;碳
(3)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7+14+16×2=89
(4)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12×3):14=18:7
(5)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
2、92.4L;132.1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汇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