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八年级下册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美术八年级下册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优秀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蕴的四个层次,物质材质,简洁粗重,作品物象形象,一匹奋蹄预跃的骏马,思考与回答,《太行丰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幅画画的什么内容?这是用什么工具画的?这幅画的绘画风格?可以猜测他的年代吗?
罗中立的《父亲》(1980年)堪称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经典之作。这副作品,描绘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形象,却像一首扣人心弦的沉重又悲怆的奏鸣曲令人震撼令人感动。这幅画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曾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1980年)一等奖,即便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驻足这幅画前也还会感慨不已。
画里的“父亲”脸上布满皱纹、额头流淌着汗水,手里端着一个粗瓷大碗,望着前方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画中国的一位普通的,贫困的,苦涩的老百姓,人物的形象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老年农民形象,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又如车辙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象是在缅怀过去,又象是在期待未来,有人说《父亲》的形象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而是中国经历十年浩劫的八亿农民的父亲,也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这个形象所体现的力量,是支撑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从过去走向未来的伟大力量,这个形象有很大的概括性,又有巨大的包容时,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物质材料:这是艺术作品意蕴的第一层次,主要体现在文学的语言;音乐的的乐响节奏;舞蹈的形式动作等,这一方面体现在绘画上主要是指绘画的笔墨色彩,雕塑的泥、土、木、石等等。
4.文化意义:这一点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是指作品中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本质意义。另外还指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2.形式构成:即作品中的点线面和形体的组织关系,以及与这些相应的各种表现方法。
3.作品物象:即作品中描绘的 对象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场面?体现出什么感情和情趣?
跃马(霍去病墓石雕,西汉)
如何从艺术语言来体会作品的意蕴?
未经细致打磨的天然石材。
形象构成(雕刻线条):
浑厚雄健的宏伟气势,又可见强大西汉时代风貌的象征及审美特点。
是不是所用材料相同,表现的意蕴一定相同?
是不是表现的形象相同,意蕴一定相同?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1.物质材料:绢本,设色,纵51.8厘米,横148厘米
2.形式构成:作品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使作品浓艳而不失其秀雅。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
不同的形象能不能表现相同的意蕴?对比《太行丰碑》《狼牙山五壮士》
《太行丰碑》运用深远、高远之法,夸张了山形的碑铭感,崇高感和量感,用强烈的朱红色泻染逆光,使这如碑之山顿生神采。正如贾又福在题识中所说,太行山“确乎是碑”,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之碑。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
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表现方法不同,意蕴是不是也不同。对比毕加索的《轻吻婴儿》《母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教课课件ppt,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课文ppt课件,共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