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1.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骑自行车上学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2.《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裂矿石B.粉碎矿石
C.淘洗矿粉D.取泥制坯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
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
4.铱的某种原子在工业中应用广泛,铱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为Ir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得电子数为77D.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
5.正确量取 47 mL 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5 mL 量筒 ②10 mL 量筒 ③50 mL 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③
6.1个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A.AB.BC.CD.D
7.如图是铁元素和氧元素常见化合价的坐标图,试判断 a 点上形成化 合物的化学式为( )
A.FeB.FeOC.Fe2O3D.Fe3O4
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B.氧气易溶于水,可用于养鱼
C.氮气性质稳定,可作为灯泡填充气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保护气
9.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B.C.D.
10.某同学误将少量 KMnO4 当成 MnO2 加入 KClO3 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t1 时刻,O2 开始产生
B.b 曲线表示 KMnO4 分解
C.KMnO4 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c 曲线代表氯化钾
二、填空题
1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氖气___________。
② 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③标出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④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_____________(填字母)。
A、H2 B、2H2 C、2H D、H+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①Al3+中“3”表示___________。
②SO2中“2”表示________________。
1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甲是_____________。
②在铜、二氧化碳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粒子名称)。
(2)A 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C、D、E 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 中 x=_______________。
②A、B、C、D、E 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③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④B、C、D、E 四种粒子中与 A 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13.如下图探究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的实验。
(1)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固定在火柴上,其中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写出仪器的名称Ⅰ:_________;Ⅱ: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该装置有一处需要改进的是_______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可选用 D 装置,收集完毕应先将导管撤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点)。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它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用装置C 收集氧气时,写出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
(5)若用盛满水的 E 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____(填“a”或“b”)处通入。
三、实验题
15.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是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__(填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 A 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 a 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L 水大约能溶解 1L 二氧化碳气体。
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其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且碳酸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钠与氧气不反应。
(方案设计及实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 用如图 B 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 150mL 的集气瓶中,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将点燃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 125mL。
方法 2 用如图 C 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3)抽取 150mL 的气体,缓缓地从 b 处通入装置中。此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c 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 75mL。
(实验反思)
(5)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写“方法 1”或“方法 2”),其原因是___________,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 的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 。
四、科学探究题
17.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1)教材实验(如图 1 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密封后静置, 30 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 2 所示。此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_____________;混合均匀后,___________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如果继续完成图 3 实验操作,对比实验 2 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观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宏观现象与变化。
①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在 A、B 和 C 中,通过比较能得出“分子种类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也不同”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8.“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过氧乙酸(C2H4O3)对细菌和病毒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请回答: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
(2)过氧乙酸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过氧乙酸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算式即可)。
(4)76g 过氧乙酸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骑自行车上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环保理念,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
A、烧裂矿石过程中存在燃烧,燃烧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烧裂矿石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粉碎知识将大块矿石变为小颗粒矿石,无新物质的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淘洗知识将矿粉中可以溶解的部分溶解,溶解时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在制坯过程中知识将泥块和矿粉混合,并改变形状,此过程中无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
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故A正确;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故B错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C错误;
D、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量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4.B
【详解】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是元素符号,故铱的元素符号为:Ir,不符合题意;
B、由“金”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77,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分析】
量取液体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结合。
【详解】
A、正确量取 47 mL 液体需要50 mL量筒和胶头滴管,A正确,符合题意;
B、由A解析得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A解析得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A解析得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量筒选用原则:量筒体积接近并大于要量取液体体积。
6.A
【详解】
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核内有一个质子和2个中子,可知,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A正确。
故选:A。
7.B
【详解】
a点所示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a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O。故选B。
【点睛】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可以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8.C
【详解】
A、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A选项不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能供给呼吸,鱼是靠溶解在水中的少量氧气而存活,故B选项不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可作为灯泡填充气,故C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做霓虹灯,能做保护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故D选项不正确;
故选C。
9.B
【详解】
A、图中由两种分子,表示混合物,选项错误;
B、图中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
C、图中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D、图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同种分子的构成相同,性质相同,属于同种物质,不同种分子,代表不同种物质。
10.C
【分析】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详解】
A、a的质量比b多,a是氯酸钾,b是高锰酸钾,c为氯酸钾分解产物中有而高锰酸钾分解产物中没有的物质,c为氯化钾,t1 时刻,高锰酸钾分解有氧气产生,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A解析得b为高锰酸钾分解,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A解析得KMnO4 在该反应中生成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C错误,符合题意;
D、由A解析得c 曲线代表氯化钾,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不论是氯酸钾分解还高锰酸钾分解都会产生氧气。
11.Ne 4SO B 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详解】
(1)①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故氖气化学式为:Ne。
②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4个硫酸根离子化学符号为:4SO。
③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表示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的符号为:。
④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2H2,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①离子符号中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Al3+中“3”表示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故SO2中“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12.原子 NaCl 二氧化碳分子 8 C 10 E
【分析】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详解】
(1)①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甲是原子,故填:原子;
②铜由铜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填:NaCl;
③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故填:二氧化碳分子;
(2)①原子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A的核电荷数为20,核外电子数为2+8+2+x=20,x=8,故填:8;
②A是钙原子,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氦原子,C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是阳离子,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氟原子,E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镁原子,故填:C;
③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质子数为9,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9-9=10,故填:10;
④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微粒的化学性质,钙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也是2,但是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故填:E。
【点睛】
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3.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引燃铁丝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详解】
(1)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2)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固定在火柴上,其中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试管 水槽 2KMnO4K2MnO4 + MnO2 + O2↑ 分解反应 A 试管口应塞上一团棉花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破裂 刚产生气泡就收集气体(合理即可) 2H2O22H2O+O2↑ 化学性质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收集满。 b
【分析】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塞上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污染水槽。
【详解】
(1)Ⅰ为试管,Ⅱ为水槽,故填:试管;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 + MnO2 + O2↑,属于分解反应,是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选用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污染水槽,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将导管撤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其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破裂,
故填:2KMnO4K2MnO4 + MnO2 + O2↑;分解反应;A;试管口应塞上一团棉花;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破裂;
(3)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刚产生气泡就收集气体,
故填:刚产生气泡就收集气体;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收集满,
故填:2H2O22H2O+O2↑;化学性质;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收集满;
(5)若用盛满水的 E 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b处通入,将水压出,故填:b。
【点睛】
催化剂特点: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发生变化。
15.a B 五氧化二磷 加热 隔绝氧气
【详解】
(1)a处的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a处的白磷发生了燃烧;b处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不燃烧;c处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也不会发生燃烧;a处燃着的白磷很快熄灭,是因为氧气耗尽了;(2)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为了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管口拴上一个气球;(3)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不仅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
16.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打开止水夹 除去二氧化碳 O2 方法 1 方法一中的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导致结果偏大 50%
【分析】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通过压强差可以知道氧气的体积。
【详解】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将点燃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故填: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接下来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故填:打开止水夹;
(3)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 b 处通入装置中,此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防止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对于氧气体积测量有影响,故填:除去二氧化碳;
(4)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故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氧气,故填:O2;
(5)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不合理的是方法一,其原因是方法一中的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导致结果偏大,方法2氧气的体积为150mL-75mL=75mL,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
故填:方法1;方法一中的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导致结果偏大;50%。
【点睛】
测量氧气的体积注意二氧化碳的影响。
17.烧杯B中的液体变红, A烧杯无明显现象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继续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环保 AB H2+ Cl22 HCl
【详解】
(1)浓氨水挥发出氨气分子,通过不断运动,扩散到B烧杯中,溶于蒸馏水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烧杯B中的液体变红,A烧杯无明显现象 分子在不断运动;
(2)红墨水与酒精混合,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相互进入分子间的间隔,混合均匀后,体积减小。混合均匀后,分子继续运动,使溶液呈现稳定的状态。故填:分子间有间隔 继续;
(3)图 3 实验中,试管放入热水中,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均匀混合的时间缩短。故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4)小明的改进后的实验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更环保。故填:环保;
(5)①A图是H2分子在27℃的运动速率,B图是O2分子在27℃的运动速率,C图是O2分子在127℃的运动速率,因此AB体现的是不同分子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速率,BC体现的是不同温度下同种分子的不同速率。故填:AB;
②微观示意图反映的是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故填:H2+Cl22HCl。
18.(1)2:4:3;(2)1:12;(3);(4)24g
【详解】
(1)每一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即符号右下角数字之比,同类的要加在一起计算;过氧乙酸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3;
(2)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过氧乙酸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3)=1:12;
(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过氧乙酸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已知化合物的质量求元素质量:某元素的质量=某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76g 过氧乙酸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7页。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7页。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