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案(系列四)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6422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案(系列四)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6422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案(系列四)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案(系列四),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作者介绍,新月派,比较阅读,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与技能:了解徐志摩及“新乐派”诗歌的特点..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反复吟咏全诗..
2、过程与方法:感受诗中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鉴赏意象,感悟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我们前面通过《雨巷》的学习,品味到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第六苦就是“爱别离”.. 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冯至《别离》写道: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离别时是痛苦的..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我们来看看他对别离是一种怎样的描写,看看他是如何理解离别的..
二、作者介绍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年11月19日,为了省钱,经朋友介绍而搭坐上了免费的邮班从南京回北平,不幸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终年,34岁..其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那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
胡适有一个概括性的评论..说“他的人生观就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
徐志摩的一生是为了爱情而存在的..在他死后三个女人扑倒在了他的墓碑前:这三个人分别是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没有结果但是他灵魂的伴侣的才女林徽因;他努力兼职都还养不活的交际花陆小曼..他的逝世也为了省钱养家而导致的..我们知道在太可惜了,是吧?
三、新月派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新诗流派,以《晨报副刊》为阵地的诗人群..
代表诗人是闻一多、徐志摩..其理论主张为“理性节制情感”和新诗形式上的格律化..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派..
新诗的格律化
音乐美:要有节奏,有平仄,有韵脚
建筑美:要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匀称
绘画美:要有传统的诗画相通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
1、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诵读,诵读后谈感受..
很美..意象包含“云彩”、“金柳”、“青荇”、“天上虹”、“星辉”..别离诗,但离而不伤,别而不愁..语言华美,算得上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作品,尽管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但却处处流淌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韵致..
2、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的课件,听录音,初步品味..
3、音乐美:押韵.、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
4、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五、再读课文,体会《再别康桥》的绘画美、理解其中的手法
1、诗中描写了哪些极具美感的意象?你最喜欢哪一意象,请把这一意象所在的诗节描述一下..
明确:云彩 金柳 青荇 (拜伦)潭 星辉
2、这些意象有何特点?
明确:色彩绚丽、多为动态,给人流动的感觉(荡漾 招摇 揉碎)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是“新娘”,这是什么手法?有何情味?
明确:比喻..让“金柳”幻化为美丽的新娘,这是绝美的比喻..柳宗元“一树春风万千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杨柳细、嫩、柔、软,春风吹来,万千枝条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牵扯着离人的愁绪,弄得人心烦意乱..志摩是深谙中国古典文学的,让康河畔的金柳幻化为美艳的新娘,这里一定有离情,也体现了诗人唯美的情怀.. -
4、 “荡漾”换成“浮现”,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荡漾”写出了一种心泉摇曳的美..心泉波动,荡起层层涟漪,写出了诗人温柔而又缠绵的情怀..那康河畔的艳影,会永存诗人的心间..我们可以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如“你的笑容荡漾在我的心间”..
5、“油油的”换成“轻快的”,可以吗?
明确:“油油的”,有一种光滑、细腻、随意的感觉..写出水草色浓,青翠碧绿;写出水草态美,美好轻盈..
6、“招摇”换成“摇摆”“摆动”,可以吗?
明确:诗中贬词褒用,写出水草的无拘无束,有一种自在地狂野..诗人想做一条水草,隐身于水底,接受康河的爱抚和洗礼..
“招摇”,也有“摆手”“招手”的意思,康河里的水草向诗挥手
致意,对诗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7、“甘心”有何情味?
明确:心甘情愿的意思..物我合一,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感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徐志摩至情至性,一生的三大追求是爱、自由与美..“甘心”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求..
8、“揉碎”这个词用得好吗?是不是有点破坏情调呢?这个词换成“辉映”,可以吗?明确:一方面,说天上虹辉映在拜伦潭中,但是浮藻掩映,斑驳陆离,才会形成破碎感,用得很准确..另一方面,表面上说虹碎了,实际上是说梦碎了..拜伦潭有诗人最美好的记忆,诗人曾在榆阴下读书、乘凉、遐思..梦是美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康桥唤醒了志摩内心的浪漫和诗意,滋润他饥渴的心田..但他唯美的情怀,他浪漫的情致,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张扬..但一别数载,物是人非..“揉碎”这个词里,有世事的变迁,有人生的无奈,有岁月的沧桑,有生活的艰辛..
9、“沉淀”一词好在哪里呢?有何情味?
明确:历时久远,经时间岁月的筛选,最终保留下来的,都是最真最美的记忆..“沉淀”一词,写出了梦的永存..梦虽破碎了,但残留于心底的,最终会成为晶莹璀璨的记忆..
10、“漫溯”一词换成“慢游”,可以吗?为什么?
“溯”,逆流而上,写出了追寻之状..“漫”,自由自在,随意,写出心情的愉悦..
11、船能“载”满星辉吗?“载”字有何妙处?
“载”字写出了星光斑斓、波光闪亮、晶莹澄澈的境界..星辉可载可感,这是人的浪漫..古典诗词就有“只恐又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十里湖光”的句子..我们今天说的“你的眼中写满哀愁”“我的心中盛满忧伤”“你的眉宇之间,锁着我的爱恋”,同样也是化抽象为具体,让感情可盛可载..
12、为什么“悄悄”“轻轻”地“来”“走”?换成“匆匆地”可以吗?
一则,不忍破坏情境,不忍打破这寂静无声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温柔细致的情怀、体贴入微的心境,这种悄无声息恰恰是一种最深刻、最美丽的情感..
二则,物是人非、孑然一身、形单影只的愁思..康桥已非昔日的康桥,志摩已不是先前的志摩..亲切中有些许陌生,熟悉中有些放疏远,这种感情又有多么幽微多么难言,这便是志摩的“别”..
13、不带走“云彩”,有何深义?
(1)连一片云都不带有,不忍惊扰康桥,这是一种温暖细致的情思..(2)感伤、眷恋,还有绝决的情感..康桥于自己,是灵魂,是归宿;但现在却有着那么遥远的距离,一切都无从寻觅,怎不让人怅然若失呢?(3)“云彩”,体现了诗人飘逸、浪漫、洒脱的情思,古典诗词中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片云天其远,永夜月同孤”的诗句,其实志摩又何尝不是天边那朵飘逸的云呢?
六、比较阅读
古人送别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 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 以“轻轻” “悄悄” “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 “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七、作业
阅读作者的《沙扬娜拉》
板书设计
音乐美
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
建筑美
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
绘画美
意象——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 教案(系列三),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介绍作者,初步感知诗歌《雨巷》,再读课文,感悟诗歌的艺术特色,拓展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案(系列五),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与难点,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