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作致冷剂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C.石墨作铅笔芯D.氧气用于气焊气割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空气属于混合物
B.水变冰后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碳单质
D.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同,是因为氧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制取
C.收集D.验满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碳和浓硫酸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种类共有
A.1种B.3种C.2种D.4种
5.我市三元区西际村桔子甜而不酸,入口即化,荣获全国金奖。桔子富含维生素C(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6g
B.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C.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每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B.铁锈疏松,不能保护里层的铁,因此防锈时要先除去表面的锈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但不锈钢是绝对不会生锈的铁合金
D.国产飞机C919机壳采用新型的铝锂合金材料,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7.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或氮气的集气瓶中,镁条能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或氮气也能助燃
B.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不能用镁代替红磷
C.镁在氮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读法为: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
D.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光放热、有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9.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生成物可能是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加热玻璃管一会后通入已验纯的CO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一定比反应前减少
C.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说明一定有铁生成
D.澄清的石灰水和尾气处理装置都是为了减少空气污染
10.兴趣小组同学用相同形状的铁、镁、铝、锌四种金属分别和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用下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2中①②对应的物质分别是锌和铁
B.镁对应的气压变化中出现压强变小的原因是瓶中气体减少
C.铝对应的气压变化,说明在实验前没有除去表面致密的氧化铝
D.该实验能证明金属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二、流程题
11.“中国绿都·最氧三明”。我市水资源丰富山泉水常见。
(1)从物质分类看,山泉水属于_____。
(2)用山泉水洗涤衣物时常出现_____的现象,说明山泉水多为硬水;村民降低水硬度的方法通常为_____。
(3)兴趣小组同学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对山泉水的净水流程如图所示。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中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②操作Ⅱ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
(4)为防止山泉水被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合理的是_____。
A 在山泉水域及周边不倾倒垃圾 B 山上的果树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 不在山泉水中使用含磷洗衣粉 D 不向山泉水中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12.工业上常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简要流程如下图:
(1)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
(2)黄铁矿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3)生产需要在密闭的设备中进行,如果SO2泄漏,会造成_____等环境问题。
(4)生产过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写出一条处理炉渣的合理建议:_____。
三、填空题
13.下图是部分元素周期表和锂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表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最相似的元素是_____。
(2)写出一种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_____(填离子符号)。
(3)锂原子第一层上的电子数为_____。
(4)锂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
(5)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把氟气通入水中,与水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②“”所表示的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③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
14.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目前我国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2)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国运用“碳捕捉与封存”的先进技术,将分离聚集的CO2压入地下或注人到海底深处,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从而减少CO2排放。“碳捕捉与封存”过程中,CO2的分子间隔 _____ ,该技术有利于防止 _____ 进一步增强。
(3)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要证明b处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a处应放置 _____ ;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
15.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有不足之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装置略)。
(1)甲组同学用聚焦的太阳光引燃足量红磷待火焰熄灭并冷却后,插入装有60mL水的注射器,如图1所示。
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广口瓶内水面上方的容积为200mL,注射器插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③甲组同学的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
(2)乙组同学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需多次缓推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____。
②铜丝表面变黑是生成了_____(填化学式)。
(3)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优点是操作简便、现象直观和_____等。
16.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上述仪器和装置外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果水变成紫红色原因可能是_____。
(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组装一套能方便添加液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端(填“a”或“b”)通入;
五、科学探究题
17.“水能生火”的魔术: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几滴水,脱脂棉立刻燃烧起来(如图1所示)。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观察到过氧化钠粉末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试管中未发生燃烧现象。
(1)试管中未发生燃烧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证明反应生成了氧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实验2)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
检测到B试管中有氧气产生;向A试管剩余固体中滴加稀盐酸,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B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拓展应用)
(5)若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的仓库失火,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
A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B 使用细沙覆盖
C 使用水基型灭火器 D 清理仓库附近的可燃物
六、计算题
18.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3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 。请计算:
(1)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_____。
(2)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后,回收MnO2
过滤、烘干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C
鉴别H2和CO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鉴别CO2和N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干冰用于作致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光,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质软、灰黑色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是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A
【详解】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分子,故空气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B、水变冰后体积增大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增大,水分子本身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碳单质,但C60是由C60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分子不同,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臭氧由臭氧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选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操作错误。
D、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4.C
【分析】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
反应前碳是单质,元素化合价为0,硫酸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硫元素为+6价;反应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水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故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碳和硫,共两种。
故选C。
5.D
【详解】
A、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克这样的单位,错误;
B、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为3:4:3,错误;
C、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纯净物中化合物,错误;
D、每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正确;
B、铁锈疏松,不能保护里层的铁,里面的铁仍会接触氧气,因此防锈时要先除去表面的锈,正确;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但不锈钢也是铁碳合金,也会生锈,错误;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故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正确;
故选C。
7.C
【详解】
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或氮气也能助燃,正确;
B、镁可以和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反应,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不能用镁代替红磷,正确;
C、镁在氮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读法为:镁和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镁,错误;
D、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故现象是发光放热、有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正确;
故选C。
8.A
【详解】
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经过过滤、烘干后可以回收MnO2,正确;
B、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二氧化碳是大量的,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无法点燃,错误;
C、H2和CO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都为淡蓝色火焰,无法区别,错误;
D、CO2和N2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A、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加热,以防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而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铁无论是还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还是铁,都被带走了氧原子,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必定减少,符合题意;
C、粉末变黑,除了可能是铁,还可能是氧化亚铁或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
D、澄清石灰水是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生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
A、把相同形状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的金属活动性,故在相同时间内,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故压强随时间变化较明显的是锌,则①为锌,②为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镁对应的气压变化中出现压强变小的原因是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当温度恢复至室温后,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导致压强变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铝在刚开始时气压没有变化,说明稀盐酸首先和表面的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通过在相同时间内,气压的变化量就可得出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混合物 泡沫较少浮渣较多 煮沸 过滤 漏斗 活性炭 B
【详解】
(1)从物质分类看,山泉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
(2)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①操作Ⅰ是分离固液的操作,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操作Ⅱ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
(4)A 在山泉水域及周边不倾倒垃圾,利于水体保护,合理,不符合题意;
B 山上的果树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合理,符合题意;
C 不在山泉水中使用含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合理,不符合题意;
D 不向山泉水中任意排放生活污水,利于水体保护,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进行 S、Fe 酸雨 2SO2 +O2 2SO3 可以用于工业炼铁
【详解】
(1)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进行。
(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黄铁矿中一定含有硫元素S、铁元素Fe。
(3)二氧化硫会和空气中水生成酸性物质;生产需要在密闭的设备中进行,如果SO2泄漏,会造成酸雨等环境问题。
(4)生产过程中,S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和氧气反应转化为SO3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 +O2 2SO3。
(5)炉渣中含有氧化铁可以用于工业炼铁。
13.电子层数 硫元素 Na+、Mg2+、Al3+ 2 Li2O 4:1或1:4 5% 置换
【详解】
(1)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表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最相似的元素是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
(2)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电子层结构是第一层排2个电子,第二层排8个电子,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如钠离子,符号为Na+,或镁离子,符号为Mg2+,或铝离子,符号为Al3+。这三种离子都是由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数形成的。
(3)锂的原子序数为3,原子第一层上的电子数为2。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锂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锂,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化学式为:Li2O。
(5)①根据图示,反应物是氟气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氟化氢,化学方程式为:,故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4:1或1:4。
②氟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③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置换反应。
14. 变小 温室效应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干燥的石蕊做的纸花 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详解】
(1)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分子之间有间隔;“碳捕捉与封存”过程中,CO2的分子间隔变小,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导致温室效应,该技术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碳酸,b处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要证明b处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a处应放置干燥的石蕊做的纸花,进行对比实验;c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15. 注射器的活塞往下移动,大约到刻度线20mL处 红磷着火点较高,用太阳光不易引燃 使注射器内氧气充分接触铜丝 CuO 环保
【分析】
教材中介绍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使用的药品是红磷,但因为红磷燃烧后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该物质对环境有污染,所以不能逸散到空气中去。铜在加热时也能消耗氧气,且产物氧化铜是无污染的固态物质,故也可以铜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详解】
(1)①红磷燃烧的方程式为:;
②广口瓶内水面上方的容积是200mL,空气中氧气约占,则氧气的体积为:200mL=40mL,氧气被消耗后,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注射器活塞将下压,约40mL的水进入广口瓶中,注射器中余约20mL的水,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的活塞往下移动,大约到刻度线20mL处;
③甲实验用放大镜聚集太阳光使红磷燃烧,因红磷的着火点高,不易点燃,故填:红磷着火点较高,用太阳光不易引燃;
(2)①为了充分的消耗完注射器内的氧气,多次推两端注射器的活塞,使铜和氧气充分的接触,故填:使注射器内氧气充分接触铜丝;
②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氧化铜是黑色,故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CuO;
(3)甲乙两组实验都是在密闭环境下进行的,不但操作简便、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而且对环境无污染,故填:环保。
【点睛】
综合考察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其实验改进,引入绿色化学。
16.长颈漏斗 酒精灯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ABDF a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选取固体加热制气型发生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需要试管、单孔塞、铁架台、水槽、集气瓶,还需要酒精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果水变成紫红色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故选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ABDF。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密度比水小,氧气应从导管a端通入。
17.缺少可燃物 把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P处,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生成了氧气 右侧烧杯中有气泡冒出 除去气体中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 2Na2O2 +2CO2 =2Na2CO3 +O2 BD
【详解】
(1)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试管中未发生燃烧现象的原因是缺少可燃物。
(2)氧气有助燃性,证明反应生成了氧气的操作和现象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P处,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生成了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中气体膨胀,观察到的现象是右侧烧杯中有气泡冒出。
(3)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B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
(4)检测到B试管中有氧气产生;向A试管剩余固体中滴加稀盐酸,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氧气和碳酸钠2Na2O2 +2CO2 =2Na2CO3 +O2。
(5)A 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促进燃烧,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错误;
B 使用细沙覆盖,隔绝氧气,正确;
C 水也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不能使用水基型灭火器,错误;
D 清理仓库附近的可燃物,正确;
故选变大BD。
18.(1)5
(2)解:设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x=14g,
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可得a的值为5。
(2)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三明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