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到国外,下列古代生活、生产工艺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磨制石器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冶炼金属
2.“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受阻时,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量取液体B.倾倒液体
C.点燃酒精灯D.检查气密性
4.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裔”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5.高氯酸钾(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高氯酸钾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7C.+3D.+4
6.防控新冠病毒常用“84”消毒液消毒。“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消毒原理为2NaClO + CO2 + H2O = Na2CO3 + 2X ,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A.HClB.ClO2C.Cl2D.HClO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氯原子:Cl2
B.氮元素:N2
C.钙离子: Ca2+
D.-2价的硫元素: S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9.2020年6月23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C.液氧变成气态氧时,放出热量
D.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10.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P、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是5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二、填空题
11.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
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 ④蒸馏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我们通常用________检验硬水和软水;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化学实验中都用到水。请你认真思考并作答:
①实验Ⅰ中集气瓶里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Ⅱ中,烧杯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分析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微观分析)。请举出生活中能用此结论解释的现象或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1例)。
③实验Ⅲ中,气体y的名称为_______,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我国自主研发的5G通信芯片主要原料是氮化镓。如图1、图2、图3分别是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镓元素、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图中数字“8”的含义为_____。②请你判断图2中,x =_______。
③在化学反应中,镓原子容易 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在化合物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氮化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④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镓原子_____;三个镓离子______。
(2)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中,“东风--41”核导弹惊艳亮相。钚—239是制造一种核弹的重要原料,钚—239的相关信息如上图4所示。
①Pu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39”表示___________。
②高氯酸铵(NH4ClO4)是导弹推进剂的成分之一,其受热分解会生成氯气(Cl2)、水蒸气以及空气中两种主要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某物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分析上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3.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红磷燃烧过程中广口瓶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变化,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广口瓶的容积为350 mL,实验时预先在瓶中加入50 mL水。
(1)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ab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广口瓶与烧杯连接处的活塞,使烧杯中的水回流,如果最终测得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 mL,说明实验比较成功。实验小组同学发现自己测量的结果偏小,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y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cd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广口瓶
14.现有如图甲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G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__;G:_______。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从图甲中选用的仪器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请配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___→____(填接口的字母)→d。
(交流与反思)①该实验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收集到的氧气中做硫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5.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二氧化锰常作为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其他氧化物是否也能催化氯酸钾分解呢?
[查阅资料]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同学们分别用等量的三种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进行实验,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表所示:
(1)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若替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根据上表分析,最佳的金属氧化物应选择__________。
(2)(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一:将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实验二: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加热;
实验三:将X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混合均匀加热;
①通过实验二与实验三可以比较出不同催化剂对实验的影响,则实验三中X的值为_____。
②对比实验______(选填 “一”或“二”)和实验三的不同现象,可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则纵坐标y表示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计算题
16.戊二醛(C5H8O2)广泛用于杀菌消毒。请你根据戊二醛的化学式回答: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戊二醛属于____________;
(2)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列式并写出结果)
(3)戊二醛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4)200g戊二醛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17.载人宇宙飞船内常用含氢氧化锂(LiOH)的过滤网吸收宇航员呼出的 CO2 ,以净化空气,其反应原理为2LiOH + CO2 = Li2CO3 + H2O ; 若每位宇航员平均每天呼出的 CO2为1100g,则理论上每天吸收一位宇航员呼出的 CO2 需要LiOH的质量是多少?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51
9
3
17
反应后质量/g
23
3
x
51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铜
开始反应(℃)
420
515
305
剧烈反应(℃)
490
540
350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磨制石器,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烧制陶瓷,陶土经过烧制变为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冶炼金属有金属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
“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受阻时,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氧气,故选B。
3.D
【详解】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中的碘、钙、氟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故选B.
5.B
【详解】
KClO4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x+(-2)×4=0,x=+7,故选B。
6.D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a、Cl、O、C、H的个数分别是2、2、5、1、2,生成物中含Na、Cl、O、C、H的个数分别是2、0、3、1、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l、2个O、2个H,故X的化学式为HClO。
故选D。
7.C
【详解】
A、两个氯原子表示为2Cl,Cl2表示1个氯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A错误;
B、氮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即为N,B错误;
C、钙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即为Ca2+,C正确;
D、-2价的硫元素在硫元素的元素符号正上方标“-2”,即为,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A、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9.D
【详解】
A、氢气液化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这是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造成的,选项A不正确;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氮气首先达到沸点,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氧,液氧中氧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选项B不正确;
C、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液氧变成气态氧时,应该吸收热量,不会放出热量,选项C不正确;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所含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因此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就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选项D正确。故选D。
10.D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的物质的总质量,故,故 x=3,A错误;
B、M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N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P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Q物质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故该反应是由M和N生成Q,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Q中含有M和N中的所有元素,故Q中含有多种元素,属于化合物,B错误;
C、M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N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P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Q物质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故该反应是由M和N生成Q,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
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51g-23g):(9g-3g)=14:3,D正确;
故选D。
11.A 引流 肥皂水 煮沸(写错别字不得分) 一水多用(淘米水用来浇花、洗过衣服的水拿去冲洗厕所等)、使用节水器具、漫灌改成喷灌或滴灌……(合理即可) 防止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3Fe+2O2Fe3O4 酚酞溶液变红色 分子在不断运动 能闻到远处的花香(或其他合理答案 氧气(写O2也给分) 2H2O2H2↑+O2↑
【详解】
(1)①静置沉淀可除去大颗粒的固体物质;②过滤可除去所以难溶解的固体物质;③吸附可除去一部分杂质、色素、异味,吸附比过滤净化程度高;④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故选A。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3)通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出现泡沫多的是软水,出现泡沫少的是硬水;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4)淘米水用来浇花、洗过衣服的水拿去冲洗厕所等都可节约用水。
(5)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使固体熔化为液体落到集气瓶中而炸裂瓶底,所以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②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一部分运动到烧杯B中,氨分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实验Ⅱ中,烧杯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色,分析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分子在不断运动。能用此结论解释的现象或事实:能闻到远处的花香。
③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气体y较少,则该气体是氧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12.四 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 31 失去 +3 GaN 2Ga 3Ga3+ 金属 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9 2NH4ClO4Cl2 ↑+ 4H2O + N2↑+ 2O2↑ 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2H2O22H2O +O2↑
【详解】
①周期数=电子层数,由图1可知,镓原子的电子层数=4,故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图中数字“8”的含义为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
②图2中,x 代表原子序数,根据图1,镓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31。
③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3,在化学反应中,镓原子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故在化合物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将化合价为正的元素写在左边,化合价为负的元素写在右边,然后将化合价的绝对值比值化简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即氮化镓的化学式是GaN。
④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镓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两个镓原子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2”,即2 Ga;一个镓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即Ga3+,三个镓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上数字“3”,即3 Ga3+。
(2)①钚的偏旁为“钅”,故Pu属于金属元素;“239”表示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9。
②高氯酸铵(NH4ClO4)受热分解会生成氯气(Cl2)、水蒸气以及空气中两种主要气体,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Cl2 ↑+ 4H2O + N2↑+ 2O2↑。
(3)①由图中分析可知,丙图中所示微粒都是由多个原子构成的,故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分析上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过氧化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结合生成水分子,氧原子可以结合生成氧分子,故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由图示可知图甲中的物质是过氧化氢,图丙中的物质是水和氧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O2↑。
13.4P+5O22P2O5 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使压强变大 110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 C、D
【详解】
(1)图1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2中,ab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3)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冷却至室温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如果最终测得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350mL-50mL)×+50mL=110mL,则实验比较成功;
结果偏小,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将氧气完全耗尽,也可能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占据了一定的体积;
(4)A、由图可知,y曲线逐渐减小,表示的是氧气浓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烧杯中的水不能进入,不能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故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木炭,不符合题意;
C、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便不再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符合题意;
D、cd段压强增大,是因为水倒吸进广口瓶,气体的体积变小,符合题意。
故选CD。
14.铁架台 酒精灯 ABDEG ②①④③⑥⑦⑤ 催化 2 c b 显示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或测定出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详解】
(1)由图可知,仪器A为铁架台;仪器G为酒精灯;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应选用的仪器是ABDEG;
该实验的步骤有: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仪器、加热,收集气体,待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熄灭酒精灯,故顺序为②①④③⑥⑦⑤;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3)反应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生成物中含2个K,故高锰酸钾前面加2,故填:2;
装置连接:用排水法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应从c端进入,水从b端排出,用量筒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就是收集氧气的体积,故填:a→c→b→d;
交流与反思:
①该实验中,量筒的作用是: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
15.氧化铜 3.0 一 C
【详解】
(1)分别用等量的三种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进行实验,由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对比可知,最佳的金属氧化物应选择氧化铜;
(2)①实验二与实验三对比,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其他量均应该保持一致,故X的值为3.0;
②实验一没有加任何催化剂,实验三加了1.0g氧化铜,对比不同现象可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A、氧化铜是催化剂,故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不变,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不变,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不变,但由于反应中生成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不变,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中钾元素、氯元素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不变,氧化铜是催化剂,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不变,由于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故反应过程中钾元素、氯元素、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均增大,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图中纵坐标y表示的是:C。
16.(1)化合物(或纯净物)
(2)12×5+1×8+16×2=100
(3)1:4
(4)200g
【详解】
(1)戊二醛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戊二醛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戊二醛属于纯净物或化合物;
(2)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12×5+1×8+16×2=100;
(3)戊二醛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8):(16×2)=1:4;
(4)200g戊二醛中含氢元素的质量=,计算式为 。
17.解:设需要LiOH的质量为x。
x=1200g
答:需要LiOH的质量为1200g。
【详解】
详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