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共2页。
课题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内容
学习透视知识并做练习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重点
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难点
如何运用所学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关键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教材。 学生:教材、铅笔、直尺、勾线笔、图画纸。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技术运用
组织教学:1’
导入:2’
讲授新课:10’
学生作业:25’
课堂小结:2’
检查用具
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观察风景图片并思考
总结概括透视现象
进一步理解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4、探究绘画中透视规律的运用方法。
学生实践练习
展评作业
师生问候准备上课
师:出示《帕特农神庙》,这座建筑的突出特点是?(生:柱子很多)我们都知道,帕特农神庙每根柱子的高度都是是10.5米,为什么在照片看上去柱子的高度不一样?
师:展示林荫道图片,请学生观察道路和树木的近处与远处有什么变化。
生:观察并回答
道路——近宽远窄
树木——近粗远细
——近疏远密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归纳概念:
透视现象:同样的物体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的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师:透视现象是有规律的。
出示平行透视的颐和园长廊图片。
师:你能不能找出画面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点?
生:找出中间物体聚拢到一起的点。
师:解释“消失点”。
引出视平线、消失线。
画面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
师: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学生练习找出消失点、视平线和消失线。
师:怎样运用透视规律作画?
教师演示运用规律作画方法,画一组有排列的树和路灯的道路的风景。
生:观察学习方法。
师:展示一组透视线描作品。
提出作业要求
生:运用规律画一幅风景画
师生共同欣赏展评作品
师:画家作品中的透视现象
欣赏荷兰画家霍贝玛油画作品《米德尔哈尔尼斯的道路》。
注:课件展示《帕特农神庙》图片。
注:课件出示林荫道图片。
注:课件出示观察的问题。
注:课件出示透视现象概念。
注:课件出示颐和园长廊图片。
注:课件标注消失点、视平线、消失线和平行线、垂直线。
注:师生互动,由学生到前面画出消失点、视平线、消失线。
注:切换到白板页,教师运用白板工具演示。
注:课件展示参考作品。
学生作业时播放背景音乐。
注:课件展示画家作品。
板书
设计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消失点
视平线 课件
消失线
课后
反思
本课整体上在运用多媒体手段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师生互动,让他们发现并理解透视现象。
本课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所学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要想能表现好,就得牢牢掌握关于视平线、消失点和消失线的知识。我在课件中展示了很多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找到对应的内容,通过互动,对该知识点掌握较好。
另外,我运用白板边讲解边演示作画,分析具体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会了知识的同时,由衷地感叹运用透视规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物体很强的空间感与近大远小的透视知识的神奇之处。所以课堂上始终气氛很好,作业中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不足,学生作业的内容有些受教师演示影响,还没有做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等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导入,了解透视,世界名画中的透视现象,欣赏作品,学生创作,展示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导入,了解透视,世界名画中的透视现象,欣赏作品,学生创作,展示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美版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设计理念,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