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485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485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485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中庭生旅谷,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满眼风光北固楼。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谏后主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shā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zhuì,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莫,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下划线字注音。(3分)
眉_______shā 点_______zhuì 掠过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它的正写法是“_______”。(2分)
(3)“生气”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2分)
(4)这文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3.名著填空题。(3分)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人物。他扶危助困,为帮助金氏父女,_________(事件);他率真粗狂,为力服泼皮,______________(事件);他侠肝义胆,为解救__________(人物),大闹野猪林。
4.某班要在1月13日下午4点举行“安徽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活动,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安徽,赞美安徽,热爱安徽。请你参与进来。(13分)
(1)班委会打算邀请其他班级的部分同学参加,请你在班会开始的前一天出一则通知。(4分)
(2)下面是主持人写的一则开场白,请你帮忙解决一些问题。(6分)
“八百里奔腾皖江东西横贯,【A】七千万儿女在她的哺育下处处显生机。安徽是一个物华天宝的地方:铜陵的铜,两淮的煤,水东的蜜枣,砀山的梨;北有凤阳花鼓,南有安庆黄梅。安徽更是一个【B】__________的地方:七十二峰秀丽黄山遐迩闻名,天地灵秀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吴敬梓看破封建科举著有《儒林外史》,邓稼先抛弃海外荣华成为‘两弹元勋’。有方苞、【C】______________等【D】文化名人发扬青史,更有丁汝昌、戴安澜等爱国英雄享誉中华。作为安徽人,我们无比自豪!我宣布‘安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①画线句子【A】要改成能和前面一句形成对偶的句子,你认为应该这样改: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文中【B】处要填一个符合下文内容的成语,你认为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③主持人不知道安徽更多的文化名人,只想起一个,让你帮她再补充一个。你在【C】处补充的文化名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已出现的不能使用,1分)
④画线句子【D】动宾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对于本次主题班会,你筹划了哪些活动内容?(至少3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55分)
(一)(21分)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型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儿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
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5.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分条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
(1)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9分)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0.选文第②段中加线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答出两点即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读,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节选自哀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①愀(qiǎ):容色变得忧惧。
1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_ (2)朝晖夕阴____________ (3)此乐何极___________
(4)宠辱偕忘_________________ (5)泫然不能自已也____________
1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文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____________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___________之情。(3分)
17.[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卷面5分)
18.请以“那一天,我与_____________相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021-2022九上期末语文评分细则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1.(1)塞下秋来风景异;(2)会挽雕弓如满月:(3)四面歌残终破楚;
(4)赢得生前身后名:(5)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鸡声茅店月;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每空1分)
2.(1)(3分)眉梢shā 点缀zhuì 掠过lüě
(2)(2分)寂莫 寂寞
(3)(2分)生机,活力
(4)(2分)比喻 拟人
3.(3分)拳打镇关西 倒拔垂杨柳 林冲
4.(1)(4分)×班“安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定于明天下午4点整在本班教室举行,希望受邀请的其他班级的同学届时观摩。谢谢!
×班委会
1月12日
(2)①(2分)七千万江淮儿女生机盎然(意思相近,对仗即可)
②(1分)人杰地灵(因后面不仅写了人物,还写了黄山,所以填“人才辈出”不能得分)
③(1分)陈独秀(严凤英)(只要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安徽籍文化名人即可)
④(2分)发扬传扬
(3)(3分)示例:歌颂安徽的诗歌朗诵、安徽历史地理知识问答、找同学说说安徽的特产、表演颂扬安徽的歌舞、小记者现场采访大家对安徽的印象、谈安徽未来之畅想等。(只要是适宜在班级开展,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活动内容都可以)
二、阅读(55分)
(一)(21分)
5.(4分)①画粉画线的绝活:②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的绝活:③“两不记”的绝活;④裁剪与案板结合的绝活。
6.(5分)第②段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分)。在内容上,它是全文作者叙事的线索和总纲,使文章叙事清晰,主旨鲜明突出:引出下文对父亲绝活的描述。(3分)。
7.(6分)(1)该句使用动作描写,详尽展示了父亲用画粉画线的完美过程。一举手,一投足中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了父亲的高超技艺,给人如在眼前的立体感:而且言语间也透露出对父亲的敬仰和骄傲。(3分)
(2)这句使用比喻修辞,把父亲的裁剪比作农夫的耕地,既贴切生动,又充满乡村的泥土气息。同时也是对两种劳动美的赞美和歌颂。(3分)
8.(6分)不可以。原题充满诗情画意,又照应和突出了文章主题(2分)。作者不光记叙父亲“一针一线”的绝活,更通过父亲的手艺表达了父亲不仅技艺高超,更人格高尚(2分)。他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关乎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而标题“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较平淡,只是交代了文章写作的对象,没有以上表达效果。(2分)
(二)(19分)
9.(3分)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10.(2分)豁达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
11.(4分)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列举了沈从文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让人对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12.(4分)①引出文章的话题”让人”。②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沈从文的事例同时也是本文论点的有力论据,论证了中心论点。④开头从沈从文的故事写起,与第④段再举沈从文的事例相互呼应,构成文章重要的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本文观点。
13.(6分)首先由沈从文的故事引出论点“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1分);接着从“让人,并不是儒弱,而是一种油,一种胆识”、“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三个方面分别论证本文中心论点(3分)。然后分析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让人(1分);最后总结全文,号召大家学会让人(1分)
14.(1美好(2)日光(3)怎么(4)荣耀(5)停止(每小题1分共5分)
15.(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分)
(2)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如雪山汹涌起伏,震动摇撼着城郭。(2分)
16.淫雨、阴风、浊浪 清风、湖水、小筋 悲伤(2分)
17.“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指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迁客骚人”是带着自身的情感去看待眼前的景物:袁中道由哀景生衰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境界。(3分)
[乙]我们游览的这,湖面像熨烫过一样平坦。不时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写在自练似的溪水上。站满同利目的,的调正车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泪泪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很是雄壮快捷。”
傍晚,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如雪山汹涌起伏,震动摇撼着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二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
三、作文(55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通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名句填空,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0%受访家长感到焦虑,7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