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3 考点1 水循环学案
展开高考解密
考点1 水循环
(2020·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下图),海拔1 875~2 106 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
(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6分)
[高考考查内容]
[设问分析]
答案 (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
(2)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海洋上空eq \b\lc\{\rc\ (\a\vs4\al\c1(\(―――――――――――――――――→,\s\up12(风\b\lc\{\rc\ (\a\vs4\al\c1(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海陆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陆地,距海远近,地形是否阻挡))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2.水平衡原理及应用
(1)水平衡原理
①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蓄水变化量,即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量。
②一个区域长期来看是收支平衡的,即收入=支出。但某个区域、某一段时期内,收支可能不平衡;如果收入>支出,则该区域、该时期水量增加;如果收入<支出,则水量减少。
(2)原理应用
①分析湖泊性质
湖泊根据湖水性质可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从水循环过程看,注入湖泊的河水从陆地上带来盐分,如果没有河水或者地下水的排盐作用,湖水经过强烈的蒸发之后形成咸水湖;如果有河水或者地下水常年流出,起到排盐作用,就属于淡水湖。
②分析沼泽湿地的形成
影响沼泽湿地的环节有降水、蒸发、下渗和地表径流等,例如高纬度地区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一般包括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有河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的汇入,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存在地下冻土不易下渗等。
考向1 通过“水循环”考查“人地协调观”
(2021·江苏南京、盐城市模拟)流域水循环的“自然—社会”二元演变是导致近年来水问题和水危机的本质原因,实现缺水地区供水、水环境、水生态安全必须依靠以流域水循环为基础的水资源科学调控。读“我国某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环节分别是( )
A.修建水库、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人工降水
C.跨流域调水、水汽输送 D.开采地下水、水汽输送
2.我国在该流域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其原因可能是( )
A.全年降水量稀少
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C.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D.流域内各地水资源开发过度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甲环节是从区域外向区域内输水,属于跨流域调水;乙环节是指区域外的高空水汽输送到区域内高空,属于水汽输送。故选C。第2题,由图中的渤海、黄河可以得知该流域为海河流域,该区域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用水紧张,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C正确。
考向2 通过“水平衡”考查“区域认知”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能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3~5题。
3.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小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造成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季风 D.洋流
5.为发展种植业,以下四个地点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①—跨流域调水 B.②—推广滴灌技术
C.③—海水淡化 D.④—修建大型水库
答案 3.B 4.A 5.B
解析 第3题,根据图例,虚线是年降水量,实线是水平衡数值,可以计算出年蒸发量大小。①地年降水量2 000 mm,水平衡400 mm,年蒸发量1 600 mm。同理计算,②地年蒸发量1 400 mm,③地年蒸发量2 200 mm,④地年蒸发量1 600 mm。所以最小的是②地,B对。第4题,①②两地的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①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②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造成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A。第5题,①地降水多,且水平衡为正值,没必要跨流域调水;③地水资源短缺,但距海远,不适合进行海水淡化;④地地势低平,不适宜修建大型水库;②地位于高原,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但由于其水平衡为负值,即蒸发旺盛,可能会出现水源短缺的现象,可推广滴灌技术,节约用水。故选B。
考点练
(2021·湖南长沙期中)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位于雨水径流过程的下游,对雨水有终端处理的作用,因此将沟谷绿地中的自然洼地或水塘与调蓄水塘、人工湿地和多功能调蓄水池等人工的雨水终端处理构筑物建设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入渗场地,接纳山地城市其他海绵绿地以及城市用地中的雨水径流。根据功能不同设置边缘区、缓冲区和蓄水区(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边缘区设置预处理前池,底部铺置大卵石,主要目的是降雨初期( )
A.防止前池水分蒸发
B.削减雨水径流量
C.沉降径流污染物质
D.净化雨水有机质
2.与相等区域平原城市比较,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蓄水区( )
A.面积和深度增加 B.面积减小、深度增加
C.面积和深度减小 D.面积增加、深度减小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降雨初期云量多,蒸发弱,为防止前池水分蒸发而建立预处理前池没必要,A错误。降雨初期雨量小,底部铺置大卵石,对削减雨水径流量意义不大,B错误。降雨初期径流携带大量地表污染物,需要将其沉降后再经过缓冲带将比较清洁的径流汇入蓄水池,C正确。雨水有机质颗粒较小,易被径流携带至蓄水区,主要目的不是净化雨水有机质,D错误。第2题,平原城市地表平坦,汇水速度慢,下渗多,地表径流较少。山地城市坡度大,汇水速度快,下渗少,地表径流量大,流水侵蚀力强,携带泥沙等污染物多,因此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蓄水区面积和深度增加,A正确。
(2021·天津南开区期末)2020年7月长江汛情严峻,武汉市防汛压力受多方面影响,呈现出江汛、湖涝、城市渍水等特点。下图是“武汉和长江瞬时水位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武汉“湖涝”严重,其上涨的湖水主要来源包括( )
①地表径流 ②大气降水 ③地下水 ④长江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为缓解武汉城市渍水,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水泵抽水入江 B.开闸放水入江
C.屋顶绿地涵水 D.恢复城市湿地
答案 3.A 4.A
解析 第3题,由于湖泊低于周边地势,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以直接汇入湖泊;雨季时,大气降水多,直接提高湖泊水位;此季节地下水位高,可通过地下透水砂层渗入湖中,①②③正确;由于堤坝闸门的作用,长江水无法通过地表注入武汉城区的湖泊,④错误。故选A。第4题,当长江水位高于武汉地面高度时,通过水泵抽水入江可有效排出城市内的渍水,A正确;汉口站水位高于武汉平均地面高度,开闸放水入江不可行,B错误;屋顶绿地少,屋顶绿地涵水不足以作为灾情发生以后的应急治灾措施,C错误;恢复城市湿地工程量较大,见效较慢,不能作为应急措施,D错误。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100多个湖泊,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山-湖泊景观。巴丹吉林沙漠与外部并无地表水交换,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 mm,水面蒸发量可高达3 000~
4 000 mm。图1示意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湖泊群中南湖和北湖湖区剖面,图2示意南湖湖水和南湖北岸地下水位动态曲线。
(1)说出南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和判断依据。(6分)
(2)多年来,两湖泊的面积和水深基本保持稳定,试运用水平衡原理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1)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补给。依据:地下水位始终高于湖水水位;南湖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位变化一致;南湖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
(2)两湖泊位于内流区域,其水量收入与支出大体平衡;由于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两湖接受地下水补给,降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之和大致等于蒸发量。
解析 (1)读图1可知,该地地下水位始终高于南湖水位,读图2可知,南湖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位变化一致;而南湖水位变化与大气降水的变化相关性小,表明湖水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所以南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2)由材料可知,两湖泊位于内流区域。多年来,两湖泊面积和水深基本保持稳定表明其水量收入与支出大体平衡,分析可知两湖接受地下水补给,但因蒸发量(3 000~4 000 mm)远大于降水量(不足100 mm),所以,两湖泊面积和水深基本保持稳定的原因是降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之和大致等于蒸发量。高考考查内容
考点
读真题设问知高考考向
核心价值:
加强对水体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同时,以河流、湖泊、海洋等为背景,激发考生对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学科素养:
1.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特征,分析不同水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区域认知:结合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分布图等,描述特定区域水体运动的特征。
关键能力:
结合图像资料,培养考生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必备知识:
1.水循环。
2.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水文、水系特征。
3.海水的性质和海水的运动。
水
循
环
(2020·山东地理,16)(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
(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河流
(2020·山东地理)9.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10.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019·全国文综Ⅰ)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海水
(2021·广东地理,17)(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
(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
必备知识
①水循环原理;②湿地的功能。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①文字信息:“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可以促使地表水流动,利于低洼处汇集地表水,为湿地的形成提供水源。
②图像信息:图中纵横交错的“断层”通过湿地区域,把更广范围的地下水汇集到该区域,易于积水形成湿地。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从地形、地势、地质条件方面分析湿地的成因以及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学科素养
综合思维:
①要素综合:分析地形、地质条件对湿地形成的影响,反映出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将“地形”要素按照地理知识,从“地形分布”“地势特点”等角度进行分解,进而综合思考分解后的“子要素”在湿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②地方综合:上游湿地对下游水库的意义,将其生态意义分解为“水量”“水质”两方面,“水量”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时期(洪水期、枯水期)的变化,进而形成综合的认识。
区域认知:
①区域位置:试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永昌盆地以及金川峡水库的空间位置,同时需明确山区、盆地、湿地、河流、断层、水库等空间位置关系,结合“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对其空间格局的认识。
②区域联系:运用区域联系的视角思考湿地形成和分布与所在区域地形、地质的关系,以及永昌盆地内地势较高处的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核心价值
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1)题
地势决定了地表水的流动和汇集,地质影响地下水的流动和出露。
第(2)题
湿地对水库的意义可以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分析。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大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3 考点1 水循环: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3 考点1 水循环,共9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2 考点3 产业转移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2 考点3 产业转移学案,共8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3 考点3 海水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3 考点3 海水学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