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质学案设计
展开教材第61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正比例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自主学习法。
学法:理解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中国教&~育出*@^版网]
教学准备[w%ww^.z*zstep.c@~m]
多媒体课件。
课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首先从复习开始,一是复习什么是相关联的量,二是复习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然后在新课教学中,围绕比例应用题的特征设问,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自主评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的关系式。
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地1.2公顷,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解:设8小时可以耕地x公顷。
1.2/2=x/8
x=4.8
答:8小时可以耕地4.8公顷。
2.服装厂要加工2400套校服,前5天加工了800套。照这样计算,完成剩下的任务还需要多少天?
解:设完成剩下的任务还需要x天。
800/5=(2400-800)/x
x=10
答:完成剩下的任务还需要10天。
3.同学们参加“小厨艺”拓展性课程学习,榨西瓜汁720mL正好可以给6个人喝,小红榨了1320mL西瓜汁,可以给多少个人喝呢?
解:设可以给x个人喝。
720/6=1320/x
x=11
答:可以给11个人喝。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5。
2.分析解答。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在小组中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解答过程。
4.探究新知。
(1)题目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能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2)指名汇报,说一说解题思路。
(3)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成果展示。
(4)加深认识。
①28∶8和x∶10分别表示什么?
②可以列成比例8∶28=10∶x吗?为什么?
5.总结提升:
(1)提问:根据例5的解答过程,你认为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怎样想?怎样解答?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步骤?
(2)讨论、汇报,教师小结。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1)用列表法摘录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例5。
3.学生可能会这样算:
方法一:28÷8×10
=35(元)
方法二:28×(10÷8)
=35(元)
4.(1)题目中有水费、用水量这两种量。它们成正比例关系,能用比例知识解答这道题。
(2)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
(3)学生用正比例知识解答例5。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28/8=x/10
8x=28×10
x=(28×10)/8
x=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4)①都表示每吨水的价钱。
②可以,因为8∶28和10∶x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的吨数,是一定的。
5.(1)学生讨论,汇报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
(2)解答步骤:①分析题意,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②找出相关联的量的对应数值,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
③解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3页第3、4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时正比例应用题是在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成正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正比例应用题的关键是使学生能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新知,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导学案,共4页。
数学4 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4 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精品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精品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