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钟表和日历,铜壶滴漏,理思路明结构,说明对象,时间的脚印,说内容析逻辑,被破坏,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非生物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孔融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俗语)人生如天地之间,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朱自清《匆匆》
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1、筛选主要信息,明确说明对象,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理清说明顺序,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2、把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品析文字生动化的语言特色等;3、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题的能力,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拟写一个副标题。
时间的脚印 ——
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独立成段的单句,并分析其作用。
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11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13段: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4段: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7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岩石可以记录时间(1-4段)
岩石怎样记录时间(5-29段)
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30-31段)
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5-21段)
岩石保存了历史痕迹(22-29段)
阅读第6段:岩石有着怎样的运动规律?
破坏岩石的因素有哪些?
阳光 霜雪 风 雨空气和水中的酸类水流 风沙雨水 海洋 冰河
地面上的生物地下的生物人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岩石的厚度及层与层之间的顺序
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讨论: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岩石是通过什么方式记录下这些历史痕迹的?
【读第三部分】了解岩石可以记录时间这一功能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总结:1、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增长知识;2、帮助我们找寻地下的宝藏,为人类造福。
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脚印(1-4段)
岩石怎样记录时间的脚印(5-29段)
岩石记录时间脚印的意义
(30-31段)
10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风沙比作砂轮,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沙等自然力对岩石的侵蚀作用。
12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冰河对石头的破坏作用。“刨刮”一词表现了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14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举例子、作比较。以建筑兰新铁路时,人们炸掉山头为例,具体地说明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将人对岩石的破坏速度与地质作用的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
16 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淀下来的结果。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的两个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泥沙沉淀所带来的影响,具有说服力。
28 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介绍三叶虫化石的分布,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证人,也说明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需要的时间之长。
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列数字。用概数准确地说明了形成1米厚的岩石需要的时间,使读者对岩石的形成速度有个大致的概念。
“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攻击”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攻击”是进攻的意思,它使阳光、霜雪、风、雨等有了行为意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时刻受到破坏,语言极富表现力。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是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思考:把“爬”字改成“流”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用“爬”字,拟人化,形象生动,而且显出移动的缓慢。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砂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一个简单的“躺”字,将岩石人格化,形容了岩石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也与上文平卧呼应。
为什么气候炎热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红色的?
为什么气候寒冷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黑色的?
为什么寒武纪前形成了很多铁矿?为什么石炭纪时期形成了很多煤矿?地质年代是怎么划分的?各有什么不同?
探索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
通过岩石,我们看到了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古生物的状况,以及上亿年的时间的“脚印”。
通过什么,我们能看到我们自己的人生“脚印”呢?
努力、奋斗、成就、品格、正直、善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课文内容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背景链接,预习检查与更正,字词读音,词语解释,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四部分,第三部分,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示范课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间的脚印,你觉得时间是什么,岁月的无声流逝,人老色衰青春不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优秀课件ppt,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段落层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