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上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上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西南民歌欣赏
授课类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习题课( )活动课( )其他( )
教学目标
学习要求
感受我国西南地区民歌的风格。
学习歌曲里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特征,感受音乐情绪、速度。
教学重点
感受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
进一步了解音乐的速度和情感。
教学难点
对歌曲中的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把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预设时间)
教师活动
(包含有效导入、有效精讲、有效训练等)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田老师的音乐课堂!今天我们将会欣赏到来自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歌,上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首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演绎的一首歌曲,一起来看看!
欣赏观看奥运会版本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通过欣赏视频,引入本节课内容。
欣赏
三、小结
1.介绍西南地区
同学们听到的是一首来自西南地区——彝族的歌曲,歌名叫做《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他们的演绎传递出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将一起走进我国西南地区,这里是民族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居住着彝族、傣族、苗族、藏族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同时,也孕育出了丰富的民族音乐与文化,这些音乐不仅是当地群众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甚至世界文明中的珍宝。
2.再次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下面让我们再次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什么样的呢?
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答案了。没错,因为歌曲速度较快,所以同学们感受到了喜悦、欢快的情绪,展现了一群彝族青年载歌载舞的舞蹈场面。
3.划分乐段
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观察谱面划分乐段。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将这一部分分为三个乐段,分别是A乐段、B乐段、B’乐段。
4.分段欣赏
请同学们聆听A乐段,思考这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讲述了什么内容呢?
通过聆听,这里的演唱形式是独唱,讲述了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丰收的场景。
接下来请同学们聆听B乐段,思考这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音乐讲述了什么内容呢?
通过聆听我们可以知道B乐段是领唱与合唱相结合的演唱形式,而这一段的音乐则讲述了好客的彝族人民热情的挽留客人,乐段中的衬词“塞洛塞”带有地方方言色彩,起到了烘托气氛、表现情感的作用,使歌曲听上去更具有民族特色。
5.感受彝家生活(视频)
这首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表现了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同时也表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在这首歌曲中,始终贯穿着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的情绪,所以,广受人们的喜爱。
6.欣赏拓展《赶摆路上》
西南民歌除了载歌载舞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还有欢快喜悦的《赶摆路上》,选自合唱组曲《云南风情》,歌曲具有傣族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乐谱,在这一部分主题旋律中,运用了具有傣族民歌风格特点的四度音进行,加上大量上滑音、下滑音、倚音等装饰音的运用,使旋律富于变化。演唱上连跳结合的处理,使得歌曲多了几分情趣和俏皮,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吧!
同学们课后可以搜索更多彝族音乐、生活、习俗方面的知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观看ppt,了解西南地区民族和音乐文化。
再次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边听边思考情绪和速度是什么。
回答:欢快、活泼、积极...、
观看分析谱面,并划分乐段。
聆听A段落,回答问题。
聆听B段落,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感受彝家生活。
欣赏《赶摆路上》
通过民族、音乐文化来感受西南地区的民族特色。
再次欣赏,更加全面的了解歌曲。
培养感知音乐的能力。
划分乐段的能力。
分析每个乐段,对音乐的了解更加细致。
感受彝家生活。
继续欣赏西南民歌《赶摆路上》,加深对西南地区音乐的了解,和对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特色的感知。
作业布置
课后搜集更多西南民歌和知识,与家人朋友分享。
板书设计
西南民歌欣赏
教学反思
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情,再开展有针对新的教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九年级上册赶摆路上获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瑶族舞曲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内容, 教学理念,学生情况分析,教材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