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下册☆东北风教学设计
展开从心理特征看,九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强,不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参与回答、歌唱、表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本课中,要让学生动起来,老师自己先动起来,让学生能跟着放松的投入到音乐课的活动中来,并且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带着兴趣学习往往是事半功倍的;从认知水平看,经过七、八年级的音乐课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歌唱、欣赏分析、创编等方面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增加师生双向沟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高他们分析和创编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音乐的综合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能用自然、明快的声音,表现出热烈、欢快的情绪,把握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衬词、下滑音的学习与掌握。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体验式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小段舞蹈,希望同学们喜欢。
1、师随《东北风》的伴奏音乐跳东北秧歌(一段)
2、提问:这是哪个地区的音乐和舞蹈?
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和感受?
3、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秧歌的基本舞步,体会一下扭秧歌的感觉。
①PPT出示秧歌基本舞步图示(1个舞步);
生坐在位置上跟随老师做脚步动作
②生站起来跟随老师做脚步动作。
4、介绍东北秧歌,导入新课。
(东北这片黑土地,孕育了豪爽、乐观的东北人,它们把人们劳动中的苦与乐、生活里的喜与悲,唱出来、舞出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色彩浓烈独具东北风味儿的民俗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热情的东北歌曲,观看老师的现场表演,学习秧歌的基本舞步,在初步感受东北歌舞的风格特点的同时,点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本课的初始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活动2【活动】歌曲学唱
学唱《东北风》
1、师:你听,黑土地上刮来的这一股东北风!这是一股什么样的东北风?
聆听全曲
生发表见解
2、再次聆听全曲
提问:你认为这首东北民歌的哪些部分尤其表达出了东北人民的热情与豪爽?
生发表见解;
师引导总结,找出歌曲难点与重点乐句。
【设计意图】:两次聆听,是为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歌曲,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欣赏,既把握歌曲情感又能找出歌曲中的难点同时也是这首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所在,为接下去的学习打下基础。
3、重难点乐句学唱
①跟老师清唱(响板带);
点明附点节奏、延长音记号,休止符
②最后一句衬词部分,通过老师2次不同的范唱,感受下滑音记号的作用;
③跟钢琴唱。
4、学唱全曲
①第一次师生合作演唱,学生唱重难点乐句,老师唱其它乐句;(响板带)
②第二次师生合作演唱,老师唱重难点乐句,学生唱其它乐句;(响板带)
③跟钢琴完整演唱。
④跟伴奏完整演唱(学生跟着老师的响板一起打节奏);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既营造了有爱的课堂氛围又将歌曲的难点弱化,学唱过程变得自然、轻松。
活动3【活动】拓展表现
拓展表现歌曲
1、打节奏
① 播放歌曲,师在重难点乐句处用响板打节奏;
提问:刚才我们在乐曲每小节的第一拍打节奏,下面老师打的节奏发生了变化,请仔细听,我是怎么打的?
为什么老师要在这几个地方打节奏呢?有什么作用?
② 播放歌曲,师生一起练习新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③ 播放伴奏,师生一起边唱边用新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2、扭秧歌
师:同学们,除了用拍打节奏的方式来表现东北人的热情和快乐,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呢?
① 播放歌曲,全体起立,进一步学习秧歌舞步;
② 播放伴奏音乐,边舞边唱。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表演歌曲,不但能增进对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的理解,又能提升学生音乐的综合能力
活动4【活动】总结、拓展
总结
1、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生谈谈自己对东北民歌风格特点的理解与体会。
师:东北民歌是指流传于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它的歌词是东北人民生活语言的诗化,是东北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2、今天的东北风,是一股热情、欢快的风,让我们感受到了东北不一样的音乐和舞蹈,除了东北秧歌,同学们还知道其它的表演形式吗?
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莲花落,在东北地区非常流行,现在主要是一男一女合作表演,很是诙谐幽默。下面,让我们在欣赏东北二人转的经典唱段《小拜年》中结束今天这节课。
拓展欣赏
视频欣赏,东北二人转《小拜年》
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在这片黑土地上,还孕育着更多充满魅力的民间歌舞文化,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的魅力!
2021学年☆保卫黄河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保卫黄河教案及反思,共2页。
音乐九年级下册☆场景音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九年级下册☆场景音乐教案设计,共3页。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戏曲撷英演唱☆对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戏曲撷英演唱☆对花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