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选自七年级下册,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临摹是学习绘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大师的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模仿,有益于人物画的学习。本课从临摹名画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主动探索绘画的多种语言,直接与大师交流。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学生的思想及情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对于“临摹”两字并不陌生,但缺少对临摹的深层次的认识,也极少临摹大师作品。然而他们有饱满的热情和对临摹的兴趣。通过对大师之间临摹作品的欣赏,感受,分析,通过实践临摹他人作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力,使其学会观察从而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在感受名画美丽的同时了解变体画,掌握
人物的比例关系,能借助名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 技能目标:尝试临摹古典绘画作品,了解大师的技法、
风格。通过改变原作的构图、造型、色调、角度等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感悟变体画中的创作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临摹”中进行自我表现,将自我感受融入画作中。
【教学准备】
名画图片、画纸、画笔、颜料、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临摹
提问:什么称之为“临摹”,同学们印象中的“临摹”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回答
同学们大都有过临摹的经历,之前老师也有让同学们临摹书本上的优秀作品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那么那些大师们会不会去临摹别人的作品呢?我们来看一幅作品。
多媒体展示米勒和梵高的作品《第一步》
提问:这两幅作品出自那两位画家之手?两幅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分析总结,导入课题:在临摹中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们以为临摹只是一味的模仿,而本课的临摹有别于学生形成的概念,正好形成对比,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
二、新授
1、人物比例
提问:同学们在画人物画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 这些头与身体不协调的问题多数是与我们无法控制人物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我们先从大师作品中学一学身体的比例。
多媒体展示:德加《舞女》
请同学们用书本上13页教我们的方法来量一量他的比例是几个头。
多媒体展示人体比例图
总结: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成几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腿四、足一头。
展示:德加《舞女》坐姿、德拉克罗瓦《席地而坐的阿拉伯人》
请同学们再次测量,验证所记口诀。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亲自量一量更直观,更利于永久记忆,不但学会的测量的方法也记住了基本比例。)
多媒体展示:米勒、梵高、毕加索作品
2、讨论交流:画家在临摹作品的时候只是在复制、模仿吗?学生回答交流结论。并对米勒、梵高、毕加索作品的各自特色分析。
总结:梵高和毕加索把米勒的画作用新的手法重新展现了出来,画出了耳目一新的新作品,可以是构图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这三幅画具有其画家各自的绘画风格,通过自我表现从而有了新的生命。
3、讨论分析学生临摹毕加索作品《在沙滩上奔跑的女人》不同版本,临摹作品对原作做出了哪些方面的改变?学生交流回答。
总结感悟:临摹为我们向大师学习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我们可以在大师的作品中选择一种元素进行改变,也可以只保留某些元素,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让临摹这种学习行为演变成一种创作过程。
(设计意图:大师对大师的临摹、学生对大师的临摹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体会作品,了解大家对临摹的感受,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三、创作实践
请同学们以课本上任意一幅大师作品为原型,进行一幅临摹练习。
改变构图,保留大师作品中的其他元素进行临摹。
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任何一种元素进行改变,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
学生绘画期间多媒体播放大师的临摹作品,并配以轻松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一幅大师作品进行临摹,他们会十分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促使其创作出优秀作品。)
四、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评及老师点评,学生交流临摹体会。在回顾交流中加深对绘画过程的理解,巩固知识要点。
五、总结
本节课欣赏大师的作品,要让学生领会其创作的技法、风格、特色,以及画家包涵的情感,还要让学生能在临摹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所以我不但让学生学习了基本的人体比例关系,还着重让其讨论分析临摹作品。
在这种欣赏、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临摹有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在其后的创作实践中灵活的运用基本的艺术技巧。我想,要让学生画好临摹作品,不仅要跟他们强调画好写实画的重要性,严格按照绘画技巧临摹作品;也要跟他们强调临摹中的创作思想,学会在绘画中表达自我,让学生们对艺术作品有新的认识,对艺术鉴赏有新的启发。
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对每一幅打动我们心灵的,带给我们热情的,或是引发我们兴趣的画,我们都不妨临摹一番。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关注你、我、他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8课 奇妙的墙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 仕女·簪花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与自我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