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花之圆舞曲 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6/126614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欣赏 花之圆舞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欣赏 花之圆舞曲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教学,拓展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乐曲欣赏,了解什么是圆舞曲,能说出维也纳圆舞曲的节拍特点及典型节奏型。
2、记忆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模唱主题旋律。
3、通过各种活动参与到乐曲中,体会圆舞曲的速度、旋律特点,感受乐曲充满活力的、抒情优美的情绪特点。
4、初步了解作曲家生平。
教学重、难点
感受圆舞曲的节奏速度特点,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教材分析
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组曲里的第三部分(终曲)---- 《花之圆舞曲》,是本部舞剧里最著名的、流传最广的一段乐曲,深受大众喜爱。
1890年12月柴可夫斯基应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的邀请,为该院创作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洋娃娃和鼠王的故事》改变的舞剧《胡桃夹子》的音乐。舞剧讲述一个名叫克拉拉(又名玛丽)的小女儿在圣诞前夕收到许多礼物,其中就有她十分喜欢的一个胡桃夹子洋娃娃,可是却被淘气的哥哥和几个男孩子抢走弄坏,克拉拉非常伤心地睡去。梦里,她发现胡桃夹子洋娃娃带领玩具兵和抢夺她糖果的老鼠们打仗,眼看胡桃夹子这方支持不住,克拉拉扔出一只皮鞋砸死鼠王,老鼠们四散逃窜。胡桃夹子变身为一位英俊漂亮的王子,为感谢克拉拉援手,王子邀请她一起漫游“童话王国”。百花仙子们为欢迎她跳起了一支绚丽活泼的舞蹈,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花之圆舞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波尔卡音乐片段,请学生听是几拍子的音乐。
出示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可加入指挥。
师介绍波尔卡。
(通过上学期雷鸣电闪波尔卡的音乐,从舞曲音乐引入)
2、第一主题圆舞曲片段,请学生听是几拍子的音乐。
引出另一种舞曲音乐:圆舞曲。
出示三拍子的指挥图示,可加入指挥。
3、初步介绍圆舞曲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按速度不同,可分为块、慢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19世纪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块板,其特点为节奏明确,旋律流畅,伴奏声部采用周期性反复的节奏型,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由学生讲一下感受到的节拍特点,节奏型,师再进行总结)
三、新课教学
㈠、揭题
㈡、听引子部分
1、初听引子,感受速度、力度的变化(由慢到快、由弱到强)
可让学生稍微说下感受,乐曲一开始出来一种平静的感觉,后面慢慢热闹起来。引申到速度、力度的变化。
2、复听引子,听乐器
师:你觉得音乐展现了什么时候的场景?
师::哪些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
节奏:出现了圆舞曲节奏;
速度:变快;
音色:管乐、竖琴力度:变强,表现天色渐渐明亮,生机勃勃,使人感到振奋;
㈢、听第一圆舞曲主题
1、初听第一圆舞曲主题,师画旋律线
A突出长线条,加上倚音(两只手配合画),B突出八分音符和前半乐句的下行。
2、师生画旋律线,再一起配合哼唱
3、生跟琴学唱主题A
㈣、听第二圆舞曲主题
1、初听第二圆舞曲主题,听乐器
2、复听第二圆舞曲主题,听情绪的对比变化(通过速度、音区、乐器的音色等)
3、跳圆舞曲
㈤、听第三圆舞曲主题
1、初听第三圆舞曲主题,听打击乐器
2、生配打击乐器
㈥、听第四圆舞曲主题
1、初听第四圆舞曲主题,听力度、音区、乐器的对比变化
㈦、完整听全曲
㈧、曲式分析
四、拓展与延伸
1、简单介绍乐曲背景
《花之圆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892年创作的,选自舞剧《胡桃夹子》。舞剧讲述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小女孩在圣诞前夕收到一个胡桃夹子。梦里,她发现胡桃夹子带领玩具兵和凶恶的老鼠们作战,在克拉拉的帮助下,胡桃夹子和玩具兵获得了胜利。在这胜利的时候,百花仙子们为欢迎她跳起了一支绚丽活泼的舞蹈,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花之圆舞曲》。
2、完整欣赏现场演奏的管弦乐《花之圆舞曲》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欣赏 花之圆舞曲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欣赏 谁说女子不如男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选听 生命之杯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听音乐,提出要求,按照活动区域分组进行排练活动,分组展示,互相学习,自由编创,独具匠心,活动效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