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独特的装扮表格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独特的装扮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定的动手制作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五(知识结构)
系列模块
课题
设计 应用
校园艺术节——独特的装扮
教材版本
课时
课型
教学对象
人民教育出版社
1课时
设计 应用
七年级学生
课题
校园艺术节——独特的装扮(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三课)
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校园艺术节》单元中的第三个教学主题,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精美独特的面具装 扮自己,并参与校园艺术节的表演和展示活动,从而在体验面具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面具艺术 的起源、发展、种类等相关知识,感受面具展示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学情分析
这一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爱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本单元前两课都是设计课,学生具有一 定的动手制作能力。学生对面具这个道具也感兴趣,但接触较少,因此本节课主要看学生能否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技巧设计各种面具。
教法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情景剧表演,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追求达到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面具艺术的起源与演变、分布与种类等知识,了解面具人物的性格特征,造型色彩特点,感受面具展示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的技巧与方法,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绘制、剪贴等方法,设计制作出一件有特色的面具。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以自主或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完成面具并参与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制作面具的乐趣,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认识,面具艺术对环境、气氛的烘托作用,加深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面具的相关知识,并掌握面具的制作技法,设计制作出一件有特色的面具。
教学难点
握面具的制作技法,设计制作出一件有特色的面具。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认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准备:
彩纸,剪刀,胶带,废旧物品等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和主
要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和预设情况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教师带面具进入教室,进行自我介绍,保持神秘感。提出问题:大家知道面具的历史来源吗?知道面具的作用吗?引出课题。板书《独特的装扮》
激起学生对面具的好奇
让学生轻松的进入课堂内容。
发展阶段
1 什么是面具,面具的起源,发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书本进行说明。
中国面具的分布
①池州傩戏面具(池州)播放视频及图片。
总结特点:原始、古朴,粗犷
②藏戏面具(西藏)展示藏戏面具图片,讨论面具人物的性格特点,色彩,造型,装饰
总结特点:造型概括典型、角色性格明显 色彩强烈,装饰夸张变形
4 制作面具
绘制法、粘贴法
说明制作的步骤
5 欣赏作品
结合书中内容进行说明
观看面具,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傩戏和藏戏的特点
观看两种面具的制作
欣赏学生作品
了解面具的起源
体现学科的整合
探索发现
实践阶段
6、学生自主实践制作,小组合作面具
学生自主实践,小组合作完成
自主实践
评价阶段
自评互评师评
进行表演,小型剧场
准备表演的小剧情,课上表演
提高学生的美术术语的运用
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结拓展
教师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
通过报刊、书籍、互联网等途径进行深入的了解更多关于面具的民族文化
独特的装扮
种类 傩戏、藏戏、社火
特征 造型 装饰 色彩、
制作 绘制 剪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独特的装扮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授,探究分析,制作步骤,学习任务,作业设计,展示评价,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3课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