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B.汽油挥发C.粮食酿酒D.胆矾研碎
2.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预防CO中毒
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与软水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D.液体过滤
4.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把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看到有红色的铜析出
D.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雾生成
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同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丁一定为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之比为3:4:1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6.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 :22 :5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有关下列几种化学符号说法正确的是
①2N2 ②KClO3 ③H ④ ⑤CO2
A.能表示物质化学式的是①②⑤B.②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C.③表示一个氢分子D.④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B.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点燃之前需要验纯,所以在点燃CO和CH4之前也需要验纯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9.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0.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1)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2)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3)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填字母)。
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1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1)请写出另一组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___。
(2)石墨具有优良的___,常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3)已知反应: ;则X的化学式是___。
(4)用墨书写的字画能从古代保存至今而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
12.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图1是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钡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其他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图2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化学性质和钡元素相似的是_______(填字母)。
(3)钡和E两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13.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掌握有关质量守恒的相关知识。
(1)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下列A、B、C三个实验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A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_。
三、实验题
14.燃烧与灭火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
(3)图三所示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
(4)高楼着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图四是水电解的实验,在此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15.利用下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
(1)甲中的现象是 _______ 。
(2)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_______ 。
16.根据图1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
(3)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C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若用装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进(选填“①”或“②”)。
17.某校九年级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木炭与CuO反应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很快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请写出C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实验结束时,应_________(填写下列序号)。
①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②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出导管
Ⅱ.小组中小雪同学通过仔细阅读教材,认为当木炭较多、温度较高时,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O和CO2,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如下图实验进行了验证:已知: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3)仪器B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
(4)D中玻璃管盛装的试剂为CuO,E中盛装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若A装置产物中确有CO,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
(5)请指出下图实验中的一项缺陷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18.实验室用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2 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
(1) 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 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3
0.9
2.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1.1
未测
3.6
2.4
实验设计
选项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探究MnO2能否加H2O2分解
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探究空气、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C
6.D
7.D
8.B
9.C
10.
(1)石油
(2)光合
(3)C
11.
(1)红磷和白磷(或氧气和臭氧)
(2)导电性
(3)C2H4
(4)稳定或不活泼
12.
(1) 56 137.33
(2) AB D
(3)BaCl2
13.
(1)C
(2)
(3)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14.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氧原子和氢原子
15.纸花颜色由紫变红 CO2 +Ca(OH)2=CaCO3↓+H2O 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6.
(1)锥形瓶
(2)AF
(3) 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4)②
17.
(1)
(2)①
(3) 澄清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
(4)D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18.1.6;5%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宝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宝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及探究题,计算与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渭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渭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