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11 次下载
-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12 次下载
-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案 10 次下载
-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案 11 次下载
- 7《我们的“过山车”》教学设计 教案 11 次下载
2021学年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优秀教案及反思
展开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4课。聚焦板块,通过配图激活学生真实生活经验: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会滚动,也有静止现象。探索板块,先搭建一个斜面,再观察小立方体、小球、小六棱柱及其他更多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研讨板块,是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讨论“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拓展板块,通过增加坡度的高度,发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相应改变。
【学生分析】
对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相关经验,如滑滑梯上人体的滑动,山坡上石块的滚动,斜坡上车轮的滚动等。但在斜面上有些物体是静止的,这种情况学生会留意得比较少,所以小立方体在斜面上是静止的这一现象会出乎学生的意料。对“增高斜面,物体在斜面的运动会变快”这一现象,大部分学生是有认知的,但却没有进行过有目的的系统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2. 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 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
3. 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描述、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难点:发现物体的形状等因素与其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支架(八个小木块)、木板、多种物品(十二面体、圆柱形橡皮、小球、立方体、小六棱柱、装有水的圆柱形小药瓶、铅笔)、活动记录表。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在课前对实验器材进行选择和调试,包括斜面的光滑程度,斜面的坡度,测试物品的材料、大小、轻重、表面光滑程度等,以保证在各探索活动环节获得最佳结果,达成教学目标。
一、聚焦
1. 呈现三幅能明显看出斜坡特点并代表了三种运动情况的图片(如教科书第9页图片),提问:我们周围有很多斜坡,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点?请个别学生回答,并引导得出:斜坡是一端高一端低。
2. 提问:你们看到过物体在斜坡上运动吗?是怎样运动的?请个别学生回答,引导得出:物体在斜坡上,可能静止不动,可能会滑动,也可能会滚动。
教师板画三种情况。
静止不动 滑动 滚动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图片入手,目的在于滚动让他们联系生活,发现斜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并能归纳斜坡的特点。对三种运动情况进行简单交流,为后续学习做好判断和交流的铺垫。
二、探索
活动一 小立方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1. 搭一搭。
出示材料(木板、四个小木块),提问:我们怎样利用这些物体来搭一个斜面?请一名学生上台操作,然后教师提出建议:小木块横放叠加,与木板的接触点应在木板的前端,越靠前越好,保证斜面的稳定。
2. 猜一猜。
出示一个小立方体,让学生预测:如果将这个立方体放到斜面上,它可能会怎么运动?教师将学生预测的情况在记录表相应的格子里画“√”。
3. 做一做。
请一名学生上台尝试做一做,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强调操作要求:(1)立方体放在斜面的顶端,轻轻松手,不用外力推;(2)立方体尽量放在斜面顶端的中间位置。
4. 记一记。
带领学生采用画“√”的方式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记录。
预设:有可能会出现先滑动一下后静止的情况,要指导学生将两种情况都记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和讲解,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如何搭一个斜坡,如何规范地将立方体放在斜坡上,如何记录立方体的运动情况等进行指导,为学生后续自主操作和记录做好准备。在猜测环节,用图示表示三种不同情况,其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更具象的理解。
活动二 小球与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
1. 学生按照同样的实验方法,分组观察并记录圆形小球、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 汇报交流。
(1)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并交流汇报。
(2)其他小组补充发现。
(3)小结:①小球——滚动。②小六棱柱——与放置方式有关,会出现“滚动” “滑动” “滚一段后滑动” “滑一段后静止”等多种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探究小球与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其中小六棱柱由于放置方式不同,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教学过程中,不对放置方式做统一规定,是希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能有所发现。
活动三 观察更多物体的运动
1. 利用同样的方法,分组观察十二面体、铅笔、圆柱形橡皮、小药瓶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并记录。
2. 汇报交流。
预设:十二面体——滑动、滚动或者滚动后滑动;圆形铅笔——滚动;三角形铅笔——滑动或者滚动;圆柱形橡皮——滚动或者滑动;小药瓶——滚动或者滑动。
3. 小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放置方式不同,有些物体也会出现不同的运动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更多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探索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及影响因素。
活动四 研讨物体形状与运动情况的关系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认为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
预设:有关系,但具体什么关系归纳起来有一点困难。
小结: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设计意图:基于实验结果研讨物体的形状与其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之间的关系。只要求学生能够在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以实例为支撑,表达自己的发现即可。
三、拓展
1. 提问:如果将斜面坡度逐渐变高(从四个小木块到六个小木块,甚至到八个小木块),再将刚才这些物体分别放在斜面上端,它们会怎样运动?
2. 学生分组先预测后实验。
3. 交流和小结:当坡度增大后,部分物体的运动情况会改变,比如,原本静止在斜面上的小方块,会变为滑动;原本运动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会变快。
设计意图:通过增大斜面坡度,学生发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会发生变化,就自然而然地引向了下两节课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研究。同时也激发学生课外继续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兴趣。
【板书设计】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三种运动情况:
静止不动 滑动 滚动
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
有些物体,放置方式不同,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不同。
增大坡度:静止—运动;运动变快。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记录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不同的运动情况。
活动记录使用说明:
限于篇幅,学生活动手册中没有安排本课内容,但为了便于学生记录现象,可以设计如下记录表。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在相应的格子中画“√”。如果一个物体出现多种运动情况,那么,在多个格子中画“√”。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记录表
三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画“√”表示)
物体
预测
实验
滑动
滚动
静止(不动)
滑动
滚动
静止(不动)
小立方体
小球
小六棱柱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画“√”表示)
物体
(形状)
预测
实验
滑动
滚动
静止(不动)
滑动
滚动
静止(不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54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设计理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三年级下册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下册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制作斜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