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民俗文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民俗文化教案及反思,共4页。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学习,了解民俗与美术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方法与过程: (l)通过教师引导、讲授、演示、欣赏使学生了解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的特点。(2)通过体会、观察、欣赏民俗文化发展及作品等方法,初步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体验观察、分析不同地域的民俗,增进同学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热爱,更加爱国。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欣赏水平。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判断能力相对比较成熟。心理也较成熟,喜欢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自我的展示。所以给学生多的展示机会,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3重点难点
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和民俗文化展的筹划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民俗文化展
设 疑 导 入
教师活动:民俗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好多有意义的节日。谁能讲出春节的来历?春节我们每家都会怎么布置呢? 我用多媒体列举几幅节日图片。意图是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民俗文化艺术风格。那么,今天我们了解民俗文化这艺术。我们欣赏视频春节——引入本课《民俗文化展》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探 究 新 知 识
分析知识点
1、 民俗文化概念 问题1:同学讨论过传统的节日的形式?例如元宵节、端午节等 展示节日活动图片 分析民俗文化的特点
2、 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的关系:美术作品是民间文化的载体。通过美术形式展示人们对生活的喜爱和期望。 问题2:搜集民间美术作品,探寻民间美术作品中蕴含了哪些民俗文化?例如年画、福娃、龙舟赛、安塞腰鼓 展示民俗图片 问题3:思考如何将民间美术中的图案、色彩等元素运用于现在生活之中?
3、民俗文化展的筹划 (1)宣传海报的设计 (2)主题展板的设计 同学们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这些活动的意义 小组讨论民间美术的特点(色彩和形式及夸张的表现手法) 展示收集的作品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 小组讨论(重点提出对色彩和形式的继承,内容的现代化) 小组讨论海报设计包括的内容和形式。 小组讨论主题展板的设计 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与人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 拓展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提高学生组织参与能力
师 生 探 究 生
分组组织学生制作民俗展板和海报制作:一组海报设计,四组展板设计。 分组合作,动手制作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动 手 实 践 学生实践,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学生制作 发现个别问题和共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师生互动。
展 示 与 评 价 环 节
点评学生展示的作品 在点评时先由学生自己评,最后由老师点评。个别问题个别点评。共性问题共同点评。评价学生的闪光点,多以积极肯定的语言。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个评他评结合 充分体现这年龄段学生思维活跃,及时鼓励、点出优点。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 后 拓 展 环 节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整理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的照片,准备民俗文化展示。(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审美情趣。 课 堂 小 结 民间美术与民俗息息相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反映。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延续。本课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讲解使学生对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了文化展的筹划,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动手制作能力。
板 书 民俗文化展
1、 民俗文化概念:民俗活动中蕴含的人们对生活的期望。 2、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的关系:美术作品是民俗文化的载体。 3、海报的设计要求:时间、地点、主题、形式 4、民俗文化主题展板的形式:前言、主题、插图、主要内容。
课 后 反 思
这一节内容多容量大,在教学流程中对时间把握不太好。给学生留的制作时间较少。个别环节的时间可以在调一调。使各个环节做到流畅。对一些知识点的分析有的过多,以后教学中可以减少。多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课 民俗文化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课,学生分组,协作探究,案例,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民俗文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民间美术与现代生活,思考,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第2课 民俗文化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作业布置,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