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1 神州谣获奖教案及反思
展开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课件内容:中国地图的动画,最后定格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字,配乐《中国大舞台》。祖国名山大川风景视频。(教师)
2.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3.搜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制作词语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动画渲染,激趣导入
1.导入:瞧,这是什么?它像什么?(播放动画:中国地图)
2.导学:对,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地形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请你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的祖国叫作——(动画定格,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齐读。
3.导学:祖国妈妈还有很多响亮的名字,你知道哪些?(课件出示:神州 华夏 中华)
4.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儿歌——《神州谣》。(相机板书课题:神州谣)学生齐读课题。相机识记生字:州。
(1)“州”和“川”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2)给“州”扩词。
5.导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首《神州谣》,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设计意图:用音乐渲染的动画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心中的学习激情,又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让学生对“神州”有个初步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自学方法。
屏幕显示:
3.集体检测。
(1)开火车朗读词语:
神州 珠峰 台湾 海峡 大陆 情谊 奋发 繁荣
①相机强调“州”“荣”是翘舌音;“谊”读四声。
②依次单击词语出现对应的图片,学生看图片读词语。
(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生字。
州 峰 湾 峡 陆 谊 奋 繁 荣
(3)小组赛读生字。
涌 耸 隔 与 浓 齐
相机强调“耸”是平舌音;“与”在本课读三声。
4.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梳理学习方法,在“学习小助手”的提示下自主合作学习。建立在预习基础之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识字的平台,并通过识字方法的交流,实现方法共享、经验互补、提高识字实效的目的。
三、细读感悟,识字学文
1.学生朗读第一、二句。
2.导学:自由朗读第一、二句,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3.相机识记生字“州”。
(1)出示“州”的简笔画。
(2)导学:仔细观察“州”字,你能找到水中的小岛吗?为什么第一个点的方向不一样?
(3)书空:按从左往右的笔画顺序,一起书空一遍。(学生书空“州”)
(4)导学:“州”现在用来表示地名,你们知道哪些城市的名字中带有“州”的?
(5)导学: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九州”“神州”呢?传说大禹治水将中国分为九个区域,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九州”。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神奇,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幸福,像人间仙境,是大家向往的地方,所以又称为“神州”。
4.相机理解词语“山川”。
(1)出示词语:山川。指学生朗读词语。
(2)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
(3)你知道祖国的哪些名山大川?说说你的感受。
相机识记生字“峰”“耸”。
①出示词语:珠穆朗玛峰 耸立(指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②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
③教师补充并出示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同时板书其高度。
④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峰”“耸”。
⑤一个“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⑥指导朗读“珠峰耸”。
相机识记生字“涌”。
①多种方法识记“涌”。
②结合课文说说:“涌”是什么意思?通过“涌”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③换成“流”行不行,为什么?
④欣赏一段黄河奔涌、长江翻滚的视频。
⑤指导朗读“黄河奔,长江涌”。
⑥说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水涌动的情景。
⑦在《黄山奇石》这课中,有块奇石叫“猴子观海”,其实“猴子”观赏的不是大海,而是翻滚的云雾。在风的推动下云雾像大海一样翻滚,我们就用“风起云涌”来形容这样的美景。
5.欣赏感悟:我们神州大地,山川壮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播放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相关图片。
(2)此时,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
(3)把这份感受融入句子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试着背诵这两句。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我会写”写字提示,组织学生展开同桌互助学习活动。
写字小助手
2.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圈画的生字,请学生说一说圈画的理由。
预设:“州”字在书写时第一个点向左外。(学生书空“州”字,重点强调点的写法。)
3.利用课件动画演示“州”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强调关键笔画的书写。
5.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6.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搜集祖国的名山大川图片、资料,并制作词语卡。
2.你想当小导游吗?把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你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了解祖国名山大川的兴趣,并在实践中积累、应用词语,将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图片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请学生欣赏视频:介绍台湾岛;各民族载歌载舞的歌曲视频《爱我中华》。
3.导入:我们的祖国不仅有风景秀丽的山河,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在中华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快乐地生活着。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神州谣》。
设计意图:加强复习,夯实所学,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奠定基础。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台湾岛、了解我们多民族的国家,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直观的表象,化难为易。
二、细读感悟,学文识字
1.学生朗读第三、四句。
2.导学:自由朗读第三、四句,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3.相机指导学习第三句。
(1)学生朗读第三句并汇报读懂的内容,互相补充。
(2)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台湾岛、大陆、海峡”。
(3)相机识记生字“湾”“岛”“峡”“陆”。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4)引导学生理解“岛”和“峡”。
①请大家看看这两幅图(一幅三峡图、一幅海岛图),说说“岛”和“峡”跟“山”有什么关系?
②导学:两块大陆之间夹着的海面,称为“海峡”,如“台湾海峡”;“岛”表示水中之山,多是鸟栖息繁殖之地,后引申为“江、湖、海洋中被水所包围而比大陆要小的一片陆地”。比如“台湾岛”。
(5)观看地图,把“台湾岛、大陆、海峡”这三个词语放到合适的位置,对照课文,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6)相机学习“隔”字。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识字。
(7)不只山有阻隔作用,海也会阻隔。请大家再看看祖国的版图。相机学习生字“与”。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
4.相机指导学习第四句。
(1)学生朗读第四句并汇报读懂的内容,互相补充。
(2)出示56个民族的青年朝气蓬勃的彩装照片,同时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曲。
(3)相机识记生字“谊、浓、齐、奋、繁、荣”。
①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情谊浓”“繁荣”。
②用“繁荣”说说祖国的哪些方面很繁荣。
③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4)播放中华儿女建设中华的视频。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句。
5.第三、四句连读并尝试背诵。
三、巩固生字,背诵积累
1.集中呈现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做归类游戏,根据结构归类。
3.竞赛背诵课文。
4.出示词语: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民族团结 世界大同 奋发图强 繁荣昌盛
(1)学生自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同桌互读,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3)小组内比读,看看哪组读得最准。
(4)全班比赛记忆,看谁记得多,记得牢。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夯实生字的识记。这样有韵味的小文的背诵积累及书后词语的读背,都有利于丰厚学生的积淀。
四、指导书写,提高能力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州 湾 岛 峡 民 族 谊 齐 奋
2.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生字,小组内交流怎样把字写正确、美观。
预设交流:
“湾”第六、七笔是两竖。(学生书空)
“民”第四笔不是撇。(学生书空)
“齐”“奋”的撇捺写得舒展,“齐”下面第一笔是竖撇。(学生书空)
(2)课件利用动画演示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3.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4.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习小助手
(1)借助拼音,拼一拼生字,读通课文。
(2)将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
(4)同桌交流,动脑筋,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看一看:仔细观察写字表中的“州”,将容易写错的笔画圈出来,并给同桌讲一讲圈画的理由。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圈画的笔画呢?和同桌商议一下。
练一练:针对自己圈画的书写难点做书空练习。
2020-2021学年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图文结合,识记生字,细心观察,巩固识记,诵读古诗,日积月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8 小书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8 小书包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猜谜语,导入新课,教学活动,学习儿歌,谈话,鼓励,活动延伸,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