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简洁高效优质PPT课件(含教材探究与活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古代运输方式,现代运输方式,北马南船,不同时期的运输方式,不同区域的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能够结合给定某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发展变化图,简单分析该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特点,并分析该变化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2 能够结合给定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发展变化,阐述其与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3 能够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对某区域交通运输时空变化实施分析,并对该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简单的解释。4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探究:阅读教材P83,回答以下问题。1、说一说,郑州如何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省会城市,进而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使郑州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转运中心;加强了郑州的对外联系;扩大了郑州的服务范围;促进了郑州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等级,使郑州由一个小县城成为省会城市,进而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探究:阅读教材P83,回答以下问题。2、你周边有这种因交通条件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的城镇吗?说一说其发展历程。
以石家庄为例:石家庄原为河北省正定县下属的一个村庄,1907年正太路全线通车,当时的石家庄村东侧,便成了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交会点,石家庄因此成为交通枢纽,从而发展为大城市。石家庄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有直接关系。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
古代北方:马匹和马车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古代南方:河湖众多、水运发达、水陆交通比重大、相对运输成本降低
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
铁路>公路>空运>海运>河运
公路>空运>铁路>河运>海运
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
请你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特征比较示意图。1 左图与右图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A.甲—①B.乙—②C.丙—④D.丁—③2 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天然橡胶:泰国→上海选乙B.铁矿石:澳大利亚→中国选丁C.鲜花:荷兰→美国选②D.集成电路:硅谷→渥太华选③
下图为欧洲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和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1.从运费最省角度考虑,下列各区间运输方式的选择最合理的是( )A.80千米区间内采用水路运输B.80千米至550千米应采用铁路运输C.260千米以内宜采用水路运输D.550千米以内都应采用航空运输2.在各种交通运输中,承担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公路运输D.管道运输
活动:阅读教材P85,回答以下问题。试从交通运输线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原因。
我国东部交通线路里程长,密度大,通达度高;交通线路类型多样,形成网状交通运输格局;西部交通线路里程短、密度小,通达度较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东部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修建难度低。西部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
影响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6)政治: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7)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于2017年1月10日正式通车。该铁路经过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近 3 000米。
1.亚吉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有( )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冻土发育D.湿地广布2.关于亚吉铁路修建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拓展中国铁路建设海外市场B.增加埃塞俄比亚的资源出口C.利于埃塞俄比亚生态环境的保护D.促进吉布提港口建设与发展
下图为“我国高铁不同乘车时间对应的车外时间(车外时间=前往高铁站的时间+等待时间+离开高铁站的时间)占总出行时间的比例示意图”。
1.根据材料推断( )A.高铁出行乘车时间长 B.高铁不适合短途出行C.高铁出行车外时间长 D.高铁站布局不合理2.高铁站附近,最适合发展的商业是( )A.综合零售和文教类 B.日用品和家电家具C.餐饮、箱包和地方特产 D.医药卫生用品和娱乐产业3.下图展示了高铁站的四种布局模式,其中最有利于快速形成新经济增长中心的是( )A.孤岛型 B.机场飞地型C.城市边缘型 D.城市中心型
1.B 2.C 3.C
沪通铁路全长137.28 km,设计最高时速200 km,2020年5月30日沪通铁路线试运行成功,7月1日开始正式运营。下图为江苏铁路线分布图。
1.影响沪通铁路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资源C.文化 D.经济2.沪通铁路建设影响不明显的是( )A.提升上海对苏中的辐射能力B.增强过江通道的运输能力C.促进上海市区的房地产开发D.促进南通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精品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方式,手提肩扛,拓展现代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布局原则,交通区位分析,极度繁荣,发展停滞,焕发青春,汽车站,火车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pptx、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视频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历史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货物特点,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归纳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