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优质学案
展开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培养空间观念打下基础。本课时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体现了现实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
数学学习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课时设计了蕴涵学习内容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数学的普遍存在,初步体会了数学学习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列举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加深了对长方体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研究的价值。
2.开展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本课采用“观察——猜想——验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操作,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中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知识,还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了学习方式,激发了学习热情,达到全体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土豆、水果刀
学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4分钟)
1.引导学生体会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过程。
课件出示长方形纸,观察形状(长方形),逐渐把长方形纸加厚,出现长方体形状。
2.揭示新课。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做好学前准备。
1.观察课件演示,感知从长方形到长方体过渡的过程。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做好学前准备。
1.图形分类。
上面的图形中,是平面图形的有________;是立体图形的有________。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5分钟)
1.出示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操作演示,体会面、棱、顶点。
(1)面:把土豆切一刀,切口处的平面叫作面。
棱: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又增加了一个面,两个面相交的线叫作棱。
顶点:继续切,切出的第三个平面与前两个面都垂直,有三条棱相交于同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2)组织学生继续切下去,得到一个长方体。
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看图,观察并交流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
2.(1)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操作,观察、体会长方体面、棱、顶点的产生过程,从而了解面、棱、顶点的具体意义。
(2)继续操作,切出长方体,同桌之间相互指认面、棱、顶点,体会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
3.结合手中的学具,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面是( )形。
(2)长方体有12条棱,每相对的( )条棱算作一组,12条棱可以分成( )组。
(3)三条棱相交的点叫(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顶点。
(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它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 )形。
三、自主实践,探究特点。 (13分钟)
1.探究长方体的特点。
(1)指导学生数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数量。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学具,初步发现在同一个长方体内,哪些棱的长度相等,哪些面的大小相等,并提出猜想。
(3)组织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4)组织汇报交流。
2.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1)课件演示长方体演变成正方体的过程,组织学生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2)组织学生填写教材11页的表格,对比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
(3)讨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3.认识长、宽、高。
课件出示: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4.拼一拼,试一试。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12页试一试中的内容。
1.(1)数出数量后汇报:长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12条棱可以按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分组来数,共12条。
(2)观察后提出猜想。
猜想一: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猜想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动手实践,在小组内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进行验证。
(4)讨论后归纳出长方体的特点: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相等。
2.(1)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的特点,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2)填写教材11页的表格,对比交流相同点和不同点。
(3)讨论后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在长方体纸盒上辨认长方体的长、宽、高,并在小组内交流。
4.观察图形并选择能组成长方体的面,用学具进行验证,交流选择的过程和方法。
3.判断。
(1)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3)长方体的6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棱长是3厘米。( )
4.填写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图。
5.制作一个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3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
四、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14分钟)
1.量一量,想一想。
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指出它的长、宽、高或棱长,再测量其长度。组织学生讨论:它们的棱长总和应该怎样计算?
2.说一说。
最少需要用几个不同的面可以确定一个长方体的大小呢?正方体呢?
3.想一想。
向长方体容器里倒水,容器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
1.动手指认、测量,讨论后明确:长方体棱长总和=长×4+宽×4+高×4或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2.班级内交流。
最少需要用三个不同的面可以确定一个长方体的大小,最少需要一个面可以确定正方体的大小。
3.思考后交流。
6.一个正方体魔方,棱长总和是84厘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五、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4分钟)
1.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 位置与方向(二)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 位置与方向(二)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活动,提出问题,探究交流,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应用反馈,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优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优质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抢答游戏,引入新课,建立“上,理解“前,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精品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精品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物感知,概括长方体的特征,动手操作,认识长方体的长,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