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导学案设计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一等奖教学设计,共3页。
设计说明
1.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培养收集、整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必需的环节。教材中解决问题所呈现的形式以图画式、对话式为主,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现成的“题”,而是隐含着条件、问题的彩色图片和人物对话。无疑,这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吸引力,但同时更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找到信息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数量关系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有机统一。
理清解题思路是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方法,它一方面是曾经的解题经验,另一方面是继续解题可遵循的途径。数学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其价值决不局限于得出问题的结论或答案,更是通过解题思路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水平。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让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及“分析思维”对一些常规问题进行比较完整的“说理训练”,如教学中学生的交流环节“谁来把你们组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让学生在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中说出解题思路,通过这种“出声的思维”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强化思维成果,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解下列方程。
18×4+x=86 2.5x-1.48=18.45
x-1.3×9=23 15-10x=6.8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2.找出下面各题中的等量关系。
(1)果园里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倍。
(2)花坛中郁金香的数量比红玫瑰多20枝。
(3)小明的图书比小李的图书数量的2倍少15本。
3.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能和老师交流一下吗?(师生交流)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瞧,晚饭后,姐弟俩正在与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交流些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题,巩固简单方程的解法,通过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为下一步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获取数学信息,理解问题。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这幅图向我们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
2.画图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
(2)交流找出的等量关系。
师: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量关系?
学生观察后汇报: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
3.列方程解决问题,体会方程的解法。
师:请大家列方程解答,想一想,设哪个量为x好呢?
(学生列方程,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个方程与我们以前学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你打算怎么做?把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选择一种解法与全班交流)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想:1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x=45
3x=45×3=135
4.变式练习。
师:如果把“姐姐和弟弟共有180张”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可以怎样列方程呢?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方程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解决问题。画线段图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从而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70页“练一练”1、2题。
选两名同学进行板演。
2.完成教材70页“练一练”3、4题。
看图列方程并解决问题。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讲给大家听。
⊙布置作业
教材70页“练一练”5、6题。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设计说明
1.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培养收集、整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必需的环节。教材中解决问题所呈现的形式以图画式、对话式为主,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现成的“题”,而是隐含着条件、问题的彩色图片和人物对话。无疑,这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吸引力,但同时更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找到信息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数量关系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有机统一。
理清解题思路是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方法,它一方面是曾经的解题经验,另一方面是继续解题可遵循的途径。数学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其价值决不局限于得出问题的结论或答案,更是通过解题思路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水平。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让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及“分析思维”对一些常规问题进行比较完整的“说理训练”,如教学中学生的交流环节“谁来把你们组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让学生在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中说出解题思路,通过这种“出声的思维”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强化思维成果,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解下列方程。
18×4+x=86 2.5x-1.48=18.45
x-1.3×9=23 15-10x=6.8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2.找出下面各题中的等量关系。
(1)果园里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倍。
(2)花坛中郁金香的数量比红玫瑰多20枝。
(3)小明的图书比小李的图书数量的2倍少15本。
3.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能和老师交流一下吗?(师生交流)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瞧,晚饭后,姐弟俩正在与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交流些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题,巩固简单方程的解法,通过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为下一步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获取数学信息,理解问题。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这幅图向我们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
2.画图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
(2)交流找出的等量关系。
师: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量关系?
学生观察后汇报: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
3.列方程解决问题,体会方程的解法。
师:请大家列方程解答,想一想,设哪个量为x好呢?
(学生列方程,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个方程与我们以前学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你打算怎么做?把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选择一种解法与全班交流)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想:1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x=45
3x=45×3=135
4.变式练习。
师:如果把“姐姐和弟弟共有180张”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可以怎样列方程呢?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方程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解决问题。画线段图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从而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70页“练一练”1、2题。
选两名同学进行板演。
2.完成教材70页“练一练”3、4题。
看图列方程并解决问题。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讲给大家听。
⊙布置作业
教材70页“练一练”5、6题。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