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展开
五年级下册第13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读文中画“ ”的句子,可以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_。
2.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要表达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3.严监生的心事赵氏知道,这说明严监生平时生活中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文刻画人物时所用的描写方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写几个侄子时,主要用了语言描写。
B.写赵氏时,主要用了神态、动作描写。
C.写严监生主要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主要写了他颈部和手的动作。
D.严监生弥留时伸着两个指头,属于传神的细节描写。
二、阅读理解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群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军长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军长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军长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儿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抽动了一下,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
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人小声告诉军长:“他就是军需处长……”
军长愣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了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军长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有改动)
5.“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因为( )
A.战士们的心情十分沉重。 B.战士们没有听清军长的话。
C.军长发怒,战士们害怕。 D.战士们不知道冻死的是谁。
6.“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句中的“贴”字说明( )
A.军需处长只穿了一件衣服。 B.军需处长的衣服十分单薄。
C.军需处长的衣服很合身。 D.军需处长的身材很高大。
7.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关系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D.前后照应
8.军长向军需处长敬礼的原因是( )
A.军需处长是他的好战友。 B.军需处长的衣服很单薄。
C.军长十分敬重军需处长。 D.军需处长的身体像丰碑。
9.第一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七自然段抓住了军需处长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文章内容说说题目“丰碑”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奄奄一息
2.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3.平时生活中极端吝啬,对家人要求苛刻。
4.B
5.A
6.B
7.D
8.C
9.写出了天气的寒冷,突出了战士们遇到的困难很大,为后面军需处长的牺牲埋下伏笔。
10.抓住了军需处长的外貌、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体现了军需处长忠于革命、忘我无私的精神。
11.赞颂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是军长和战士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