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尖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素养调研生物试题
展开河南省顶尖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素养调研
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可以生活在血浆中
B.体液中细胞内液较少,约占1/3
C.体液主要包括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D.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可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2.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汗液进入汗腺导管 B.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C.营养液被饮入胃中 D.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分解
3.孕妇怀孕期间,造成身体浮肿的原因之一是胎儿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导致母体血浆蛋白减少。下列情形引起的组织水肿与上述原因不同的是
A.过敏反应 B.长期营养不良
C.蛋白尿肾炎患者 D.淋巴管堵塞,淋巴液循环受阻
4.新冠肺炎会对病人的很多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在进行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酶等多项指标,以维持病人内环境稳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即可维持内环境稳态
B.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稳态
C.监测血氧饱和度的意义是保证细胞的呼吸作用需要
D.正常人体中,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离子等含量基本相同
5.下列有关反射及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受损,则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B.效应器是指对刺激作出应答的肌肉或腺体
C.反射能够完成的前提是反射弧各环节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
D.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
6.将某离体神经放置于适宜溶液中,在一端给予适宜刺激后,测量膜电位变化,记录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点细胞膜内Na+的浓度大于细胞膜外
B.ab段由K+外流引起,不需要消耗能量
C.若适当增加培养液中Na+的浓度,曲线中c点将上移
D.cd段由Na+内流引起,不需要消耗能量
7.婴儿经常尿床,而成人排尿则是在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下完成;尿液进入尿道的刺激可反射性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尿液更快地排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排尿反射属于负反馈调节 B.婴儿的排尿反射不存在分级调节
C.大脑受损的成人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D.成人排尿过程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8.下列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C.位于脑干的水平衡调节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D.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气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9.如图表示部分血糖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调节过程中激素的靶细胞只有肝脏细胞
B.此血糖调节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C.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过程是神经调节,胰腺属于效应器
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10.给甲、乙、丙三个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表: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病人丙可能存在甲状腺肿大症状
B.病人甲的病因可能是垂体功能缺陷,注射TRH能治愈
C.病人丙的病因可能是下丘脑功能缺陷,该类病人体内的TRH浓度较高
D.病人乙的病因是甲状腺功能缺陷,需直接注射甲状腺激素才可治疗
11.下列关于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都是信息分子,都具有高效哇
B.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C.动物体内的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组胞代谢,来调节靶器官的生理活动
D.激素和神经递质都由专门的器官或细胞产生,且都是大分子有机物
1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能够定向运输到胰腺促进其分必胰液
B.神经递质和激素在释放或分泌后均需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13.正常人体通过调节产热与散热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感觉中枢位于人脑皮层
B.从0℃环境进入30℃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C.从30℃环境进入0℃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人在0℃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30℃环境中的散热量
14.早起空腹一杯水,可稀释血液浓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反直接喝海水,却会危及生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可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B.早晨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C.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存在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
D.喝海水后,大脑皮层产生渴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15.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
B.青霉素是一种可杀灭细菌的免疫活性物质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
16.如右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
指( )
A.高尔基体膜 B.叶绿体膜
C.内质网膜 D.液泡膜
17.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具有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所有DNA的载体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为核孔,是DNA 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1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卵细胞中,该卵细胞发育成白色美西螈
B.将受精卵用头发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两半都能分裂
C.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核的一半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
D.将伞形帽伞藻的假根和菊花形帽伞藻的柄嫁接,将长成菊花形帽伞藻
19.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错误的是( )
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荧光标记法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物理模型
C.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人的成熟红细胞
D.观察叶绿体——藓类叶片
20.下列关于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是固定不变的
B.蛋白质在生物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膜结构也是不对称的
C.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在膜的两侧,亲水端在膜的中间
D.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但通透性不会随之改变
21.某渗透装置如图烧杯中盛有蒸馏,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能将蔗糖水解成单糖)。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再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22.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清水、蔗糖溶液做实验材料,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下图为该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的细胞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2、4、5 构成了原生质层
B.绘图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 然后直接换成高倍镜,边观察边绘图
C.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
D.若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则7处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23.下图中曲线a、b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被动运输,曲线b代表主动运输
B.曲线a代表的分子跨膜运输一定不需要转运蛋白
C.曲线b转运速率达到饱和的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D.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因而对曲线a、b的转运速度均有影响
24.下图为动物小肠上皮细胞部分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钠驱动的葡萄糖载体蛋白可利用钠钾泵所产生的Na+浓度梯度来推动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这种方式叫协同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
B.图中两种载体蛋白都能同步转运两种物质,故没有专一性
C.图中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
D.若用生物氧化抑制剂使ATP供应中断,图中两种载体蛋白都会停止工作
2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是因为酶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一般在细胞外也能发挥作用
C.淀粉酶不能分解纤维素证明了酶具有专一性
D.低温和高温下酶活性都很低的原因不同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10 分)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 表 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主要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主要器官的名称 B ,D 。
(2)内环境与 A 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 。
(3)B 内的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①表示的过程是 。
(4)当器官 C 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 症,最终会引起死亡。
27.(10 分)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 各种上瘾行为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2)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回收泵”,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隙“送回”突触小体内。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多巴胺回收泵”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从而 (填延长 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若下图中曲线ⅹ表示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回收率随时间的变化, 则在可卡因作用下,多巴胺的回收率变化可以用曲线 (填字母) 表示。
(3)研究发现,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 的敏感性 (填升高或降低)。吸毒成瘾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 的一种适应性状态,吸毒成瘾者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只有长 期坚持强制戒毒,使 ,毒瘾才能真正解除。
28.图中甲、乙、丙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植物细胞所处的是有丝分裂 期 ,该细胞染色体数目是 条,DNA分子 个。
(2)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期。
(3)丙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判断依据是 。
29.(每题2分,共10分)下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是____________(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细胞c是________________。
(2)切除胸腺后,图甲表示的免疫过程将________(减弱、加强或不变)。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
30.(每空2分,共10分)蚕豆是人类最早栽培的豆类作物之一,在其生长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调节。图甲表示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图乙是蚕豆种子萌发后根茎的生长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根向地性主要与____________(激素)有关,该激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根的向地性体现了该激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的M、N、P、Q点最可能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_点(填图乙中的字母)。
(3)在蚕豆植物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生物答案
1-5 BBADC 6-10 CDDAA 11-15 BBDCD 16-20 CACAB 21-25 BCBAA
26、小肠 皮肤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管壁 消化吸收 尿毒
27、
(1) 特异性(多巴胺)受体
(2) 延长 y
(3) 降低 神经递质受体蛋白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28. (1)前,4, 8 (2)后
(3)有中心体,无细胞壁,缢裂方式形成子细胞
29.(每空2分,共10分)
(1)体液免疫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浆细胞
(2)减弱 a、b、d
30.(每空2分,共10分)
(1)生长素 吲哚乙酸 两重性
(2)a、c、d、b
(3)不能
河南省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调研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调研生物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假说—演绎法"大致分为三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112期末高二生物--答案pdf、高二生物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9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