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11.光的艺术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1.光的艺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欣赏示范作品,了解本课学习内容,引入本课学习,布置作业,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畅谈构思,同伴评价,教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美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光的艺术》,属于设计•应用的领域。本课采用了一个特殊的创作条件“光”,整合皮影艺术的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让学生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
认识与理解材料透光性强弱特点,合理运用材料,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自主的探索及实验,掌握皮影基本的造型表现方法。
情感领域:养成在创作中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体验创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光的特点和皮影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皮影的制作方法。
学情分析:
通过将近六年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创作方法,具有了初步的设计和应用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广泛的关注身边的事物,并激起了解民间艺术的兴趣。
制作材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彩纸、双面胶、剪刀、吸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关闭教室灯光,利用手中玩具让学生初步认识光。
2.板书课题
二、欣赏示范作品,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1.师:没有了光,世界笼罩在一片黑暗中,美仿佛也离开了我们。
师:今天老师邀请你们一起认识光。
2.教师展示多张示范图片。
利用直观、高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引入本课学习。
1.师:欣赏了这么多美仑美奂的关于光的作品, 在我们中国民间有一种艺术形式也是通过光来演绎的,就是皮影艺术。
教师丰富课题
2.展示皮影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本课的学习内容。
3.教师简介皮影:皮影也叫灯影戏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4.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玩皮影,好不好
生:好
5.欣赏视频,了解学习内容。
再问:这些作品利用了什么材料?(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从初步感知走向深入分析,巧妙的突破本课教学的关键点。)
四、布置作业
1.整理回顾:作品的材料的特点和以前学过的各种方法的运用。
2.提出要求:以颜色为主题,设计小组创意作品,利用手边的材料、使用适当的方法来展现“皮影”演和唱。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学生自由创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广泛交流、汲取创作的灵感、大胆修正自己的构思。
(通过条件、材料、工具、方法四者的整合才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构思的优化组合。)
六、畅谈构思,同伴评价
在创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激发出奇妙的灵感和精彩的创意。
分组让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创作构思,邀请同学给点评价或建议, (以同伴评价为主的评价也是一种学生间相互学习的过程,同时关注作品的应用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七、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光的艺术”,也创作了美仑美奂的皮影作品。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光的艺术”也被广泛的应用着。我们河北省“唐山皮影”在2006年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历史到未来,从艺术到生活,让我们用心去寻找美、发现美、创作美、感悟美、传播美。谢谢大家和我一起分享了“光的艺术、艺术的光” !
课后反思:
美术课是一门十分特别的课,能激发创作的灵感,迸发创新的火花。在这里,我们一起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感悟美、传播美。
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感悟活动为主,在探究和感悟活动中不断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主要的教学环节:欣赏图片、微课,激发灵感—分析交流 —深入挖掘—大胆创意— 勇于创新—畅谈构思 同伴评价。立足生活 传承历史,从欣赏示范作品入手,体验“光的艺术、皮影艺术”带来的美感,引发学生对其创作方法的探究,尝试归纳总结,在进行合理的整合后开展自由的创作,畅谈自己的创作构思,邀同伴点评作品,最后在了解和欣赏“光的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中结束本课学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冀美版二年级上册20.走进大自然获奖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指导绘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美版二年级上册17.从家到学校优秀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16.袋袋乐精品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