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1. 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盐城,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A. 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B. 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C. 禁止秸秆燃烧,减轻雾霾影响
D.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故A说法正确;
B、用煤火力发电会产生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故B说法不正确;
C、秸秆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禁止焚烧秸秆,减轻雾霾影响,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故C说法正确;
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物的产生,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考点:环境保护
2.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 )
A. 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银杏酸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 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B.银杏酸溶液显酸性,酚酞遇酸不变色,故错误;
C.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2×22):(1×34):(16×3)=132:17:24,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D.每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C。
3.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食盐水除水垢
B. 用加热的方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
C. 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
D. 用灼烧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它们都不和氯化钠反应,故此实验不能成功.
B、聚乙烯塑料遇热能融合,冷却后能粘合在一起,能够成功.
C、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故可以用铅笔芯代替石墨实验导电性.
D、羊毛线是由羊毛织成的,羊毛属于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羊毛味,棉线灼烧时没有这种气味.
故选A
4. 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蒸发溶液
C. 称量固体质量D. 测溶液的pH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故A操作错误;
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操作正确;
C、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故C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D操作错误.
故选B.
【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硫酸钡沉淀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蓝色D.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所以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硫酸钡沉淀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雾,不是白烟,故错误。
故选:B。
6.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C.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不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W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7. 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试剂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FeSO4溶液、Zn、Cu
B. 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
C. ZnSO4溶液、FeSO4溶液、Cu
D. ZnCl2 溶液、Fe、CuCl2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FeSO4溶液与Zn反应,证明Zn>Fe,,FeSO4溶液不与Cu反应,证明Fe >Cu ,据此两个反应可以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正确;B、Fe能与稀盐酸溶液反应,证明Fe>H,Cu不与稀盐酸溶液反应,证明H>Cu,据此两个反应证明Fe >Cu,Fe 不与ZnSO4溶液反应,证明Zn>Fe,故据此三个反应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正确;C、ZnSO4溶液不与Cu反应,证明Zn>Cu、FeSO4溶液不与Cu反应,证明Fe >Cu,但是无法证明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错误;D、ZnCl2 溶液不与Fe反应,证明Zn>Fe,Fe 与CuCl2溶液反应,证明Fe >Cu,故据此两个反应即可证明Zn>Fe>Cu,正确。故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8. “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A. 熟石灰B. 碳酸钾C. 乙醇D. 烧碱
【答案】B
【解析】
【详解】A.熟石灰属于碱,错误;B.碳酸钾属于盐,正确;C.乙醇属于有机物,错误;D.烧碱属于碱,错误。故选B。
9. 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 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正确,只有指明某温度下,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B.10ºC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不正确,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C.30ºC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不正确,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37.5%。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和,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选D。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碱溶液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碱溶液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CO2+2NaOH═Na2CO3+H2O 反应中有盐和水生成,但其不是中和反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不符合题意;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反应,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置换反应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共三种,分别是OH﹣、Ba2+和X离子,则X可能是
A. Cl﹣B. Mg2+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Mg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B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 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NaCl溶液、稀盐酸、稀硝酸、Ba(NO3)2溶液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等量的三份该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Cu(OH)2固体、NaOH溶液三种物质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则该无色溶液X是下列各项中的
A. NaCl溶液B. 稀盐酸
C. 稀硝酸D. Ba(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但氢氧化铜固体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钠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铜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变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变化,故选项正确。
C、稀硝酸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D、Ba(NO3)2与AgNO3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 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A正确;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B正确;
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C正确;
D、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引入了氯化钠杂质,故D不正确。故选D。
14.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氧化钙会与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溶剂水反应,溶液中的溶剂减少,溶质的质量会减少,选项错误;
B、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稀盐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更多,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是铁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逐渐的减少且不会减少到0,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错误;
D、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随即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图像的起点应该是0,选项错误;
故选B。
15. 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样品。由下图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 47.5%B. 21.2%C. 70.7%D. 85.6%
【答案】A
【解析】
【详解】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盐酸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0+CO2↑蒸发时,二氧化碳和水逸出,所以所得固体和原固体质量差为碳酸钠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差,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Na2CO3+2HCl====2NaCl+H20+CO2↑ 固体质量差
106 117 11
x 0.55g
106/x=11/0.55g x=5.3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5.3g÷11.15g×100%≈47.5% 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16. 请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A. CO B. NaHCO3 C. C2H5OH D.CH4 E. CaO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②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______ ③碘酒的溶剂是______ 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 ⑤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
【答案】 ①. D ②. A ③. C ④. B ⑤. E
【解析】
【详解】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有毒;碘酒的溶剂是酒精;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是NaHCO3;氧化钙具有吸水性,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解: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故填:D;
②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故填:A;
③碘酒的溶剂是酒精,故填:C;
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小苏打(NaHCO3),故填:B;
⑤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氧化钙,故填:E。
17.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③生活中可用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
④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功能。
【答案】 ①. 煮沸 ②. 复合肥 ③. 降低温度低于着火点 ④. 乳化
【解析】
【分析】
【详解】①煮沸能减少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所以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将硬水软化。
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磷、氮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
③生活中可用沙土填埋灭火,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④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
故填:①煮沸;②复合肥;③降低温度低于着火点;④乳化。
18. 某同学对气体的实验室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室用B和______的组合可以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也可把B装置换成C装置,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3)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NH3),已知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某同学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反应生成的氨气,试纸变蓝,原因是______。
(4)甲同学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残留溶液的成分进行研究,对残留溶液中到底有无氯化氢的探究中设计了下列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B.取样,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样,先加几滴氯化铜溶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立即产生蓝色沉淀
D.取样,向溶液中直接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答案】 ①. 集气瓶 ②. A ③. 2KClO32KCl+3O2↑ ④. EG ⑤. 2HCl+CaCO3=CaCl2+H2O+CO2↑ ⑥.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⑦.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气体中含有水,可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湿润,因此遇到氨气试纸变蓝 ⑧. AD
【解析】
【分析】
【详解】(1)①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集气瓶。
(2)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干燥气体需要干燥装置,故选EG收集气体;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C带有注射器,可以控制加入液体的量,控制反应物浓度,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故答案为:A;2KClO32KCl+3O2↑;EG;2HCl+CaCO3=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3)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水,可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湿润,因此可以遇到氨气,发生变色;
故答案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气体中含有水,可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湿润,因此遇到氨气试纸变蓝。
(4)A、加入硝酸银产生沉淀,说明此时含有氯离子,不能证明有氯化氢,选项A不正确;
B、加入碳酸钠,产生气泡,说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证明有氯化氢,选项B正确;
C、先加入氯化铜,再加入氢氧化钠,若不立即产生蓝色沉淀,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先反应,证明有氯化氢,选项C正确;
D、酚酞加入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不能证明是否含有氯化氢,选项D不正确;
故答案为:AD。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9. 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图探究: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④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______。
(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 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MgCl2一种),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图处理:
①在溶液Ⅰ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_____。
【答案】 ①. A ②. 过滤 ③. 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④. ①② ⑤. 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⑥.
⑦. 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 ⑧. 大于 ⑨. 最终得到的NaCl既有原来精盐中的又有反应生成的
【解析】
【分析】
【详解】(1)操作①是把大颗粒的粗盐研成小颗粒的粗盐,需要研磨,用到的仪器是研钵,故选:A;
(2)操作③是固液分离,所以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④是蒸发,蒸发操作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①氯化钠固体不纯,则溶质质量少,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
②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则精盐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质量,则精盐质量少,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只是溶液质量变少,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①②;
(4)①实验目的是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往溶液Ⅰ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原因是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
②分析流程图可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所以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NaCl,所以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
③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故最终得到的NaCl既有原来精盐中的又有反应生成的,所以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大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
20. (1)小明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未密封Na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OH变质的原因_____。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NaOH;假设Ⅱ:含NaOH和Na2CO3;假设Ⅲ:只含Na2CO3
【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步骤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如将②中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实验能否成功?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
(2)小红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已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
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_____。
A钠元素 B碳元素 C钡元素 D氧元素
②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
【答案】 ①. ②. I ③. 产生白色沉淀 ④. 酚酞溶液不变色 ⑤. 除尽碳酸钠 ⑥. 不能 ⑦. 引入了氢氧根离子 ⑧. A ⑨. 29.3%
【解析】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市场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详解】[查阅资料]:①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步骤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作用是除尽碳酸钠,如将②中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实验 不能成功,原因是引入了氢氧根离子。
(2) ①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钠元素,故选A。
②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的碳酸钡质量为
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
【点睛】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市场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加入的物质
AgNO3溶液
Cu(OH)2固体
NaOH溶液
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
固体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是否有大量泡沫
B
鉴别蔗糖和NH4NO3固体
加入少量水溶解,测量溶液温度
C
除去粗盐在难溶性杂质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D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CuCl2
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假设_____不正确
②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
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_____
假设Ⅲ正确
③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_____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95
65
140.3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假设I不正确
②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
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有白色沉淀产生
假设Ⅲ正确
③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中国是茶的故乡,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景山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景山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景山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景山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