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5 科学探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1.5 科学探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第1页
    1.5 科学探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第2页
    1.5 科学探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科学探究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科学探究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5节 科学探究
    一、单选题
    1.厨房调味盒里有多种白色固体。小明为了确定哪种是蔗糖,他取少许尝味道。他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建立假设                           B. 提出猜想                           C. 获得证据                           D. 得出结论
    2.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3.国庆节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交流与合作
    4.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设计研究方案;③猜想与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④⑥①②⑤③
    5.科学并不是那么的神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平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科学道理,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6.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探索,他们记录了不同地点发现潮虫的数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是(    )
    地点
    潮虫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7.酗酒危害人体健康。实验人员以水蚤作为实验材料,在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心率影响的实验中,必须人为改变的量(即自变量)是(         )
    A. 水蚤的大小                        B. 酒精的浓度                        C. 水蚤的心率                        D. 环境温度
    8.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
    A.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 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9.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七个步骤,下列关于七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B. 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C. 提出问题、评估、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D. 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
    10.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 , 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 , 由此,(  )
    A. 只能验证猜想1                                                   B. 只能验证猜想2
    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11.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
    A. 猜想与假设                          B. 交流合作                          C. 提出问题                          D. 分析论证
    12.在学习和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转换法、模型法等。下述事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①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②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③研究电流时用水流作类比④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⑤研究水的组成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二、填空题
    13.在科学探究时,我们应当善于________ 问题;依据已有的________ ,通过思考,建立________ ;再根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的________ ,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________ ;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与大家一起_________ ,对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14.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  ________      。它是一个不断地发现    ________    ,通过多种途径寻求________ ,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     ________    达成共识的过程。
    15.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分别举出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利和弊各两个具体例子.利:________ ;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学家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发现了很多规律.
    三、实验探究题
    17.佳佳同学学习了《植物的茎》后,懂得了爬山虎生有攀缘茎,是靠“小手”抓在墙上的。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反而对此产生了疑问:爬山虎的“小手”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他考虑了很长的时间后,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小手”上有水蛭一样的吸盘,能紧紧地吸在墙上;二是“小手”上有像壁虎的脚趾一样的横褶,能紧紧地抓住墙壁;三是“小手”上会分泌一种黏液,能紧紧地粘在墙上。为了揭开爬山虎“小手”的秘密,他对“小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他发现爬山虎的“小手”与墙贴得很牢,怎么也扯不下来,即使扯下来一些,这些“小手”也要把一小块墙皮拉下来。有的“小手”已呈焦黄色,有一圈棕色的物质与墙紧紧粘在一起,这多像一层干透了的胶水呀!
        他取了一些“小手”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手”像一个小绒球,上面长着数不清的小绒毛,外圈是棕色的,里面是淡绿色的。他把“小手”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小绒毛变成了“小气泡”,哈!原来小绒球是许多“小气泡”组合而成的。他想:黏液可能就是“小气泡”里分泌出来的。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又做了一个实验,用解剖刀向嫩绿的“小手”边缘切去,并迅速用玻璃片盖上,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果然,一个个破裂的“小气泡”流出许多黏糊糊的液体。
    (1)佳佳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
    (2)佳佳建立的假设是:
      a:“小手”上有水蛭一样的吸盘,能紧紧地吸在墙上。
      b:________ 。
      C:________ 。
    (3)佳佳在实验中收集的证据有哪些?请你在相应的句子下画线表示。
    (4)获取事实和证据的过程中,佳佳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
    (5)佳佳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 。
    (6)在获取事实和证据的过程中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
    18.来到大南门的古城墙上,细心的小科发现,古人在建造城墙是砖块都是平放的,很少竖放。老师解释:竖放的砖容易翻到,而平放的砖不容易翻到,平放的砖比竖放的砖更加稳定。我们把物体的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

    小科想:那么,物体的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看到不倒翁的构造、天平等仪器有较大的底座等现象,提出了这样的猜想:稳度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重心,二是物体的底面积。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一:他找到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给它们安装上不同面积的底座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底座的面积(cm2)
    200
    400
    800
    稳度
      差
    一般

    实验二:他找到了一些形状完全相同但重心高度不同的几个物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重心离地面的高度(cm)
    10
    20
    40
    稳度
     差
    一般

    通过这两个实验,他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并得出了结论。在实验中,他还发现,所谓底面积,不一定是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是物体的“底”在地面中所围成的面积。如:照相机的三脚支架与地面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1)通过实验一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2)这一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举一例。________
    19.(2018七下·嘉兴月考)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 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 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 将它们放入 6 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 312 格,即每片最多结茧 312 粒),7 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 3 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 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 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
    20.烟草燃烧时会产生约l400多种有害物质,烟草中的烟碱等有害物质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和身体健康。全球13亿烟民中,每年死于肺病、冠心病等与吸烟相关的疾病的人数超过结核病、艾滋病、车祸和自杀等死亡人数的总和。某科学兴趣小组就“烟草浸出液是否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5只1000毫升的烧杯,分别贴上标签A、B、C、D、E。
    ②在4份等量的香烟烟丝中分别加入50毫升、40毫升、30毫升、20毫升蒸馏水浸泡一昼夜,滤去残渣得到浸出液。
    ③在B、C、D、E中分别加入上述四组烟草浸出液,A中不加。再分别向A、B、C、D、E中加入清洁池塘水至总量为800毫升。
    ④向A、B、C、D、E中各放入10只蝌蚪,定期饲喂同种、同量饲料,观察并记录。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的假设是 ________ 。                       
    (2)各烧杯中放入的蝌蚪应该是________。                                    
    (3)A、B、C、D、E组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________ 。
    (4)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明了的统计表格,以便记录观察结果。
    (5)若实验结果为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蝌蚪存活的时间越短,则该小组的假设是否成立?________。
    21.云南红河被誉为蝶类的“伊甸园”。科考队发现此处箭环蝶爆发时,竹叶被幼虫吃光,但是,竹子不会因此而死去,而且来年还长得比往年更加枝叶繁茂。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形成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1)对这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
    A.箭环蝶长期有规律地爆发,可能使竹子的变异性增加
    B.箭环蝶与竹子之间已达到完美程度,都不需要继续变异
    C.有益于竹子的微小变异被遗传下来,最终成为竹子特有的性状
    D.箭环蝶“大脑”与人脑一样发达,知道竹子死了自己也活不了
    箭环蝶成虫常聚集在植物发酵腐烂处取食,它们喜欢吃什么呢?研究人员取四条干燥有吸水性的相同绳子,分别浸泡在清水、0.5%白酒(溶质为酒精)、0.5%蔗糖水、0.5%食盐水中相同时间。取出,相隔相同距离悬挂在环境相同的竹林之间。统计2小时内每条绳子上箭环蝶停留数,数据如表。
    箭环蝶停留数(只)
    清水
    0.5%白酒
    0.5%蔗糖水
    0.5%食盐水
    绳子上段
    0
    0
    0
    0
    绳子中段
    0
    3
    1
    1
    绳子底端
    0
    35
    2
    0
    (2)用浸泡“白酒”的绳子引诱箭环蝶,你认为科考人员建立的假设是     。
    (3)箭环蝶大量聚集在绳子底端取食(如图)。你的解释是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C 5.【答案】 C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 D 9.【答案】 A 10.【答案】 A 11.【答案】 C 12.【答案】 B
    二、填空题
    13.【答案】 发现并提出;科学知识;猜想和假设;计划;事实和证据;交流讨论
    14.【答案】 方式;问题;证据;评价与交流
    15.【答案】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农业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大量塑料的使用导致白色污染
    16.【答案】 实验
    三、实验探究题
    17.【答案】 (1)爬山虎靠“小手”抓在墙上,“小手”有什么秘密呢?
    (2)“小手”上有像壁虎的脚趾一样的横褶,能紧紧地抓住墙壁;;“小手”上会分泌一种黏液,能紧紧地粘在墙上
    (3)画线的句子:有的“小手”已呈焦黄色,有一圈棕色的物质与墙紧紧粘在一起,这多像一层干透了的胶水呀,取了一些“小手”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手”像一个小绒球,上面长看数不清的小绒毛,外圈是棕色的,里面是淡绿色的;把“小手”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小绒毛变成了“小气泡气用解剖刀向嫩绿的“小手”边缘切去,并迅速用玻璃片盖上,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果然,一个个破裂的“小气泡”流出许多茹糊搬的液体。
    (4)观察和实验
    (5)爬山虎“小手”的秘密是它的“小手”上面长着数不清的小绒毛,每个小绒毛里有许多茹糊搬的液体
    (6)放大镜、解剖刀、显微镜,
    18.【答案】 (1)物体的稳度与物体底面积有关,底面积越大 ,物体稳度越好。(2)电风扇的底盘做的很大(合理均可)
    19.【答案】 (1)蛹(2)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均匀程度(3)温度或湿度或气压
    20.【答案】 (1)烟草浸出液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2)大小、发育程度等性状相近(3)对照
    (4)
    组别
    蝌蚪存活的只数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
    A





    B





    C





    D





    E





    (5)成立
    21.【答案】 (1)AC
    (2)实验的变量是食物,又因为在白酒的绳子底端箭环蝶的数量最多,所以假设是箭环蝶喜欢发酵的食物。
    (3)白酒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在绳子的底端最多,所以箭环蝶都会在绳子的

    相关试卷

    1.5科学探究-选择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这是一份1.5科学探究-选择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5科学探究-实验题提升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这是一份1.5科学探究-实验题提升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5科学探究-解答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这是一份1.5科学探究-解答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