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检测题(能力提升)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检测题(能力提升)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共17页。
选择性必修一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检测题 能力提升
一、单选题
1.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甲,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顶芽和根部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表明在没有外源激素的作用时,扦插枝条也能生根
B.图乙中①表示的是根部,因为根对生长素更敏感
C.图乙中 cd 段浓度的生长素对顶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两图均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若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远地侧浓度小于M
C.若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近地侧浓度大于i
D.若向光性幼苗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浓度大于m
3.如图在暗室中将几个燕麦芽水平放置,并在不同位置插上云母片,其生长的情况是( )
① ② ③
A.① 水平生长,② 向上弯曲生长,③ 直立生长
B.① 不能生长,② 向上弯曲生长,③ 水平生长
C.① 向上弯曲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 水平生长
D.① 不能生长,② 水平生长,③ 向上弯曲生长
4.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的是( )
A. B. C. D.
5.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植物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
A.置于窗台上的盆景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B.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伞型
C.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D.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6.对4株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有一株侧芽长成枝条,请指出是哪种处理( )
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上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空白琼脂小块
C.不去顶,在顶芽尖端竖插入一云母片
D.不去顶,在侧芽涂以高浓度的生长素
7.为研究两种植物激素对某禾谷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将其幼苗分别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定株高变化,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分组
清水
0.5g•L-1生长素
0.1mg•L-1油菜素
0.5g•L-1生长素+0.1mg•L-1油菜素
株高(cm)
11.2
10.9
11.7
12.0
A. 0.5g•L-1的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B. 0.1mg•L-1的油菜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C. 清水组的禾谷类植物受自身合成的生长素的调节
D. 0.1mg•L-1油菜素可增强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不正确的是( )
①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②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的作用相反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一定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⑤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⑥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⑦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⑧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③④⑥ D.①③⑧
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乙烯利处理采摘的番茄果实,可促进其发育和保鲜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能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C.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D.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
1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
B.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
C. 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
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
11.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 )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
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
12.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13.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适当喷洒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14.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宜浓度的NAA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形成
B.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
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番茄可以延长储存时间
D.用一定浓度的2,4-D可以除去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15.某生物小组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某种植物根生长的影响时,发现a、b浓度不同,但对根生长的促进效果相同。由此可推知( )
A.浓度高于a时,会抑制根的生长
B.浓度低于b时,会抑制根的生长
C.分别对a、b加入相同体积的水稀释,两者对根的生长保持相同的促进作用
D.分别对a、b加入相同体积的水稀释,根据对根的作用效果可推知a、b浓度的高低
16.植物生命活动除了直接受化学物质的调节之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原产于热带地区的玉米适应短日照条件,在从热带地区引种至温带地区时,可能出现不适应的现象
B.冬小麦的正常开花离不开春化作用,实验室夏季种植冬小麦时,可合理使用冷库,调节冬小麦的开花
C.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对植物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但二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D.由于光敏色素的存在,光照可调节植物体内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7.某些植物必须经过春化作用(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才能开花结实。下表是对冬小麦进行春化处理的研究结果。
处理方式
未经低温处理
经低温处理
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
检测结果
没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出现某些特殊蛋白质,高温处理后这些蛋白质消失
现象
不能抽穗开花
抽穗开花
不能抽穗开花
以下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决定冬小麦抽穗开花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B.高温可以解除冬小麦的春化作用
C.春化作用产生的特定蛋白质是低温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北方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会长苗不会开花结果
18.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号刺激,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感知与光敏色素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化学本质是色素—蛋白复合体
B.光敏色素只分布在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内
C.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D.可以通过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19.科学家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每组实验中,莴苣种子数量均为100粒),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方法
一周内萌发种子数(粒)
一
黑暗处理
20
二
暗室中,以适宜强度红光处理
98
三
暗室中,以10-5mol/L的赤霉素处理
97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种子萌发率
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
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
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
20.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属于( )
A.主动运输;极性运输 B.自由扩散;极性运输
C.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 D.渗透作用;非极性运输
2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 )
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无极性运输又无非极性运输 D.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
22.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四个胚芽鞘尖端分别置于4个大小相同的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a~h中生长素的含量。下列① ~④ 是某同学对该实验的预期及分析,其中合理的有( )
① 若a+b = c+d,说明云母片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
② 若a>e,且b = f,说明生长素在光下被分解了
③ 若a+b = e+f,且e = f,说明生长素没有被光分解
④ 若c+d = g+h,且g
A.4项 B.3项 C.2项 D.1项
2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幼苗,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幼苗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幼苗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幼苗,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幼苗向光弯曲生长,b′组幼苗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幼苗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幼苗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24.关于植物的向光生长,Hasegawa等人重复了温特的实验,发现用物理化学法测定燕麦胚芽鞘两侧扩散的生长素含量并没有区别。经过层析分析,发现琼脂块中至少有两种抑制物。据他们的实验,下列结论最可能错误的是( )
A.两种抑制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B.向光一侧的抑制物活性高于背光一侧
C.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一侧 D.向光一侧的生长抑制物比背光一侧多
25.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d点对应的浓度为a,e点对应b点的浓度
B.d点对应的浓度为b,e点对应c点的浓度
C.d点对应的浓度为a,e点对应c点的浓度
D.d点对应的浓度为c,e点对应a点的浓度
二、多选题
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浸泡法进行了“探究2,4-D溶液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观察记录得到表中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4-D浓度(×10-6mol/L)
0
4
5
6
7
8
9
10
11
12
生根数(条)
0.6
1.0
1.4
3.2
3.4
3.5
3.2
1.8
0.4
0
A.为避免因为芽数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每组应有等量的插条数并保留相同数量的芽
B.浸泡法是指将10组插条基部浸泡在不同浓度2,4-D溶液中培养并观察和记录
C.据表中数据分析得知11×10-6mol/L和12×10-6mol/L浓度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D.不加2,4-D组的月季插条也生根,可能是月季插条的内源植物激素起作用的结果
三、实验题
27.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嫰的芽、叶及_____,合成的原料是色氨酸。某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的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该植物根的生长反而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说明: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共同作用,其效果比每种物质单独起作用的效果之和还要大的现象)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并将两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标号为A、B的培养皿中,A组培养液加入适量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混合溶液,B组培养液添加等量蒸馏水,两组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结果:A组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大于B组。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能、不能)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在促进茎切段伸长上有协同作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还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蒸馏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平均生根数(条)
5
9
16
13
9
表中有两组浓度,即浓度a和浓度d促进插条生根效应相同,由于标签缺失,不能判断这两组浓度的大小。要想通过实验来判断它们的大小,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
28.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________,也属于植物激素。
(2)已知顶芽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伸长茎中生长素、赤霉素含量高,从细胞学角度来分析,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而促进生长。
(3)甲同学为验证“幼嫩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步骤为:
①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保留叶柄;
②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请你用所学知识,指出甲同学实验设计的两点不足之处。
其一:________;其二:________。
(4)乙同学发现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能否抑制叶片衰老?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实验步骤:①选取一片生长健壮、面积大小适宜的叶片,沿叶脉在叶片左半部分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在叶片右半部分________。
②记录叶片左右两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
实验预测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____,则细胞分裂素无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②若________,则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③若________,则细胞分裂素有促进叶片衰老的作用。
29.某植物有A、B两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A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B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进行预实验。
据表回答:
(1)Ⅰ阶段时通常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在Ⅰ、Ⅱ、Ⅲ阶段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阶段。
(3)为确定品种A的Ⅰ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品种B的激素配比(m1>2.0),以0.5 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________μmol/L。
(4)Ⅲ阶段时,科研人员分别选用浓度低于或高于n3 μmol/L的生长素处理品种A幼芽都能达到最佳生根效果,原因是处理幼芽时,选用低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选用高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
(5)在________阶段用秋水仙素对材料进行处理,最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
30.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cm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方法Ⅰ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方法Ⅱ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培养至12d、18d和30d,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方法
组别
IBA浓度(mg/L)
12d生根率(%)
18d生根率(%)
30d生根率(%)
Ⅰ
1
0
0
1
1
2
0.05
0
20
74
3
0.1
0
12
50
4
0.2
0
11
48
5
0.5
0
10
47
Ⅱ
6
0
0
1
1
7
200
70
100
100
8
500
4
90
91
9
1000
0
87
88
(1)在本实验中,每组别都要选取多个单苗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在方法Ⅰ中,当IBA浓度为0.5mg/L时,对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起__________作用。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__________。
(3)使用IBA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时,采用方法__________(填“Ⅰ”或“Ⅱ”)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4)有人提出单苗段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将用适宜浓度的IBA溶液处理过的单苗段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__________。
④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B
解析:在重力的影响下,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使近地侧生长素的增多,远地侧的量减少,又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运输到胚芽鞘尖端下部,促进胚芽鞘的伸长生长,如图② 表现为向上弯曲生长;① 由于云母片的阻挡,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胚芽鞘尖端下部,就表现不出生长现象;③ 由于云母片的阻挡,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到近地侧,水平生长。
考点:
本题考查重力因素对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重新分布造成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A、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0.5g•L-1的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A正确;
B、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0.1mg•L-1油菜素对株高生长是促进作用,B正确;
C、清水组的禾谷类植物生长受自身合成的生长素的调节,C正确;
D、实验结果表明,0.1mg•L-1油菜素可增强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D。
8.答案:C
解析: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几种重要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用乙烯利处理采摘的番茄果实,可促进其成熟,A项错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能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B项正确;重力不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故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的牛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C项错误;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等合成,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
解析: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A正确;B、未成熟的果实已经有种子形成,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子房,可以获得无子果实,B错误;C、乙烯利促进果实的成熟,C错误;D、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可延缓叶片的黄化速度,D错误.故选:A.
12.答案:A
解析:A、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这样才能大致确定促进生根和抑制生根的浓度范围,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A错误;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B正确;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C正确;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正确;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并非独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A正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故适当喷施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B 正确;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脱落的作用,故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C正确;环境因子也可以通过直接影响植物的代谢过程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光照强度的改变会影响光合作用,D错误。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NAA为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等,因此适宜浓度的NAA能够促进无子果实的形成,A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B正确;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番茄不可以延长储存时间,C错误;2,4-D为生长素类似物,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故用一定浓度的2,4-D能够除去小麦(单子叶植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D正确。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a、b浓度不同,对根生长的促进效果相同,但a、b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未知,故A项、B项错误;分别对a、b加入一定量相同体积的水稀释,浓度较低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根生长的作用较弱,浓度较高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根生长的作用较强,C项错误、D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第1组未经低温处理,小麦不能抽穗开花;第2组经低温处理,小麦抽穗开花,说明决定冬小麦抽穗开花的环境因素是温度,A正确。第2组经低温处理,小麦抽穗开花,第3组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小麦不能抽穗开花,说明高温可以解除冬小麦的春化作用,B正确。由于春化作用后每次都能产生同样的特殊蛋白质,所以不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只是编码该特殊蛋白质的基因在低温下才能表达,在其他温度下不能表达,C错误。北方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会长苗不会开花结果,因为没有经过低温处理,D正确。
18.答案:B
解析:光敏色素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化学本质是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B错误。
19.答案:C
解析: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种子萌发率,A错误;莴苣种子没有相关色素,不能吸收红光,B错误;红光处理和赤霉素处理具有相同的效果,可推测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C正确;赤霉素可以调节生命活动,但不能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D错误。
20.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且能够从形态学的顶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故选:A.
21.答案:D
解析: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甲图胚芽鞘下面琼脂块中生长素的量是a = b,乙图胚芽鞘下面琼脂块中生长素的量是c = d,丙图胚芽鞘下面琼脂块中生长素的量是e = f,丁图胚芽鞘下面琼脂块中生长素的量是ge,且 b = f,说明生长素在光下被分解了,故②合理;若a+b = e+f,且e = f,说明生长素没有被光分解,故③合理;若c+d = g+h,且g
23.答案:D
解析:通常是感受刺激和产生生长素是同一部位,弯曲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尖端均可以产生生长素,但b′ 不能运输,a′可以运输我,所以D选项正确。
24.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植物向光性不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可能与生长抑制物的分布和含量有关,且向光侧抑制物多于背侧,因此,C最可能是错误
25.答案:C
解析:AC、分析图示可知,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由d(向光)侧运输到e(背光)侧,使得e点的浓度大于d点的浓度,因e点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d点,使得e侧生长速度大于d侧。综上分析,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A错误,C正确;
B、b点对应的浓度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c点,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不可能对应c点的浓度,B错误;
D、a点的浓度小于c点,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不可能对应a点的浓度,D错误。
故选:C。
26.答案:ACD
解析:
27.答案:(1)发育中的种子;植物的根、茎(不同的器官)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
(2)不能;缺失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的对照试验
(3)适度稀释一组,用其处理插条,观察记录插条平均生根数;若其大(小)于9条,则该组浓度大(小),反之则小(大)
解析:
28.答案:(1)乙烯
(2)细胞的伸长
(3)还应去掉芽尖端;缺少对照实验
(4)涂上等量的蒸馏水;①叶片左半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与右半部分相同;②叶片左半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比右半部分长;③叶片左半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比右半部分短
解析:
29.答案:(1)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2)Ⅰ、Ⅱ、Ⅲ
(3)m1+1.0
(4)浸泡法(长时间处理);沾蘸法(短时间处理)
(5)Ⅰ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
(1)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是因为其富含分生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诱导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更容易。
(2)阶段Ⅰ、Ⅱ、Ⅲ分别涉及脱分化、再分化和再分化过程,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在这些阶段都发生了变化,都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因为m1 μmol/L为品种B在Ⅰ阶段的最佳激素配比中的细胞分裂素浓度,所以确定品种A在Ⅰ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时,若以0.5 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设置的浓度由低到高应依次为m1-1.0、m1-0.5、m1、m1+0.5、m1+1.0(单位均为μmol/L)。
(4)用浸泡法处理幼芽时使用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处理时间较长,用沾蘸法处理幼芽的时间较短,使用的生长素浓度较高,二者均可以得到最佳生根效果。
(5)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Ⅱ、Ⅲ阶段中部分细胞可能已发生分化,失去了分裂能力,故用秋水仙素处理这两个阶段的材料,并非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会加倍;而Ⅰ阶段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都由已分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分化程度较低,分裂能力较强,因此该阶段中使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更容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
30.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2)促进; 在IBA浓度为0~0.1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3)Ⅱ; 起始生根时间早; 生根率高(或生根率达到最高的时间早,或操作简便)
(4)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甲、乙两组的生根率
解析:(1)在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吲哚丁酸(IBA)的不同浓度,则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每组别都要选取多个单苗段进行实验。
(2)在方法Ⅰ中空白对照为第1组,探究IBA浓度为0.5mg/L时,对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起何作用应当与对照组1比较,结果都为促进。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在IBA浓度为0〜0.1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3)本实验因变量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其观测指标为生根时间以及生根率,综上比较,方法Ⅱ更好。
(4)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光照,无关变量必须保证相同且适宜,则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本实验因变量是对单苗段生根的影响,观测指标是甲、乙两组的生根率。
选择性必修一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检测题 能力提升
一、单选题
1.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甲,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顶芽和根部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表明在没有外源激素的作用时,扦插枝条也能生根
B.图乙中①表示的是根部,因为根对生长素更敏感
C.图乙中 cd 段浓度的生长素对顶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两图均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若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远地侧浓度小于M
C.若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近地侧浓度大于i
D.若向光性幼苗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浓度大于m
3.如图在暗室中将几个燕麦芽水平放置,并在不同位置插上云母片,其生长的情况是( )
① ② ③
A.① 水平生长,② 向上弯曲生长,③ 直立生长
B.① 不能生长,② 向上弯曲生长,③ 水平生长
C.① 向上弯曲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 水平生长
D.① 不能生长,② 水平生长,③ 向上弯曲生长
4.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的是( )
A. B. C. D.
5.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植物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
A.置于窗台上的盆景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B.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伞型
C.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D.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6.对4株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有一株侧芽长成枝条,请指出是哪种处理( )
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上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空白琼脂小块
C.不去顶,在顶芽尖端竖插入一云母片
D.不去顶,在侧芽涂以高浓度的生长素
7.为研究两种植物激素对某禾谷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将其幼苗分别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定株高变化,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分组
清水
0.5g•L-1生长素
0.1mg•L-1油菜素
0.5g•L-1生长素+0.1mg•L-1油菜素
株高(cm)
11.2
10.9
11.7
12.0
A. 0.5g•L-1的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B. 0.1mg•L-1的油菜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C. 清水组的禾谷类植物受自身合成的生长素的调节
D. 0.1mg•L-1油菜素可增强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不正确的是( )
①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②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的作用相反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一定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⑤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⑥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⑦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⑧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③④⑥ D.①③⑧
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乙烯利处理采摘的番茄果实,可促进其发育和保鲜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能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C.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D.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
1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
B.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
C. 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
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
11.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 )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
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
12.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13.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适当喷洒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14.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宜浓度的NAA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形成
B.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
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番茄可以延长储存时间
D.用一定浓度的2,4-D可以除去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15.某生物小组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某种植物根生长的影响时,发现a、b浓度不同,但对根生长的促进效果相同。由此可推知( )
A.浓度高于a时,会抑制根的生长
B.浓度低于b时,会抑制根的生长
C.分别对a、b加入相同体积的水稀释,两者对根的生长保持相同的促进作用
D.分别对a、b加入相同体积的水稀释,根据对根的作用效果可推知a、b浓度的高低
16.植物生命活动除了直接受化学物质的调节之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原产于热带地区的玉米适应短日照条件,在从热带地区引种至温带地区时,可能出现不适应的现象
B.冬小麦的正常开花离不开春化作用,实验室夏季种植冬小麦时,可合理使用冷库,调节冬小麦的开花
C.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对植物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但二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D.由于光敏色素的存在,光照可调节植物体内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7.某些植物必须经过春化作用(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才能开花结实。下表是对冬小麦进行春化处理的研究结果。
处理方式
未经低温处理
经低温处理
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
检测结果
没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出现某些特殊蛋白质,高温处理后这些蛋白质消失
现象
不能抽穗开花
抽穗开花
不能抽穗开花
以下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决定冬小麦抽穗开花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B.高温可以解除冬小麦的春化作用
C.春化作用产生的特定蛋白质是低温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北方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会长苗不会开花结果
18.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号刺激,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感知与光敏色素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化学本质是色素—蛋白复合体
B.光敏色素只分布在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内
C.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D.可以通过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19.科学家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每组实验中,莴苣种子数量均为100粒),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方法
一周内萌发种子数(粒)
一
黑暗处理
20
二
暗室中,以适宜强度红光处理
98
三
暗室中,以10-5mol/L的赤霉素处理
97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种子萌发率
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
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
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
20.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属于( )
A.主动运输;极性运输 B.自由扩散;极性运输
C.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 D.渗透作用;非极性运输
2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 )
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无极性运输又无非极性运输 D.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
22.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四个胚芽鞘尖端分别置于4个大小相同的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a~h中生长素的含量。下列① ~④ 是某同学对该实验的预期及分析,其中合理的有( )
① 若a+b = c+d,说明云母片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
② 若a>e,且b = f,说明生长素在光下被分解了
③ 若a+b = e+f,且e = f,说明生长素没有被光分解
④ 若c+d = g+h,且g
2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幼苗,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幼苗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幼苗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幼苗,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幼苗向光弯曲生长,b′组幼苗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幼苗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幼苗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24.关于植物的向光生长,Hasegawa等人重复了温特的实验,发现用物理化学法测定燕麦胚芽鞘两侧扩散的生长素含量并没有区别。经过层析分析,发现琼脂块中至少有两种抑制物。据他们的实验,下列结论最可能错误的是( )
A.两种抑制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B.向光一侧的抑制物活性高于背光一侧
C.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一侧 D.向光一侧的生长抑制物比背光一侧多
25.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d点对应的浓度为a,e点对应b点的浓度
B.d点对应的浓度为b,e点对应c点的浓度
C.d点对应的浓度为a,e点对应c点的浓度
D.d点对应的浓度为c,e点对应a点的浓度
二、多选题
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浸泡法进行了“探究2,4-D溶液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观察记录得到表中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4-D浓度(×10-6mol/L)
0
4
5
6
7
8
9
10
11
12
生根数(条)
0.6
1.0
1.4
3.2
3.4
3.5
3.2
1.8
0.4
0
A.为避免因为芽数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每组应有等量的插条数并保留相同数量的芽
B.浸泡法是指将10组插条基部浸泡在不同浓度2,4-D溶液中培养并观察和记录
C.据表中数据分析得知11×10-6mol/L和12×10-6mol/L浓度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D.不加2,4-D组的月季插条也生根,可能是月季插条的内源植物激素起作用的结果
三、实验题
27.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嫰的芽、叶及_____,合成的原料是色氨酸。某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的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该植物根的生长反而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说明: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共同作用,其效果比每种物质单独起作用的效果之和还要大的现象)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并将两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标号为A、B的培养皿中,A组培养液加入适量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混合溶液,B组培养液添加等量蒸馏水,两组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结果:A组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大于B组。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能、不能)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在促进茎切段伸长上有协同作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还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蒸馏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平均生根数(条)
5
9
16
13
9
表中有两组浓度,即浓度a和浓度d促进插条生根效应相同,由于标签缺失,不能判断这两组浓度的大小。要想通过实验来判断它们的大小,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
28.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________,也属于植物激素。
(2)已知顶芽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伸长茎中生长素、赤霉素含量高,从细胞学角度来分析,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而促进生长。
(3)甲同学为验证“幼嫩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步骤为:
①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保留叶柄;
②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请你用所学知识,指出甲同学实验设计的两点不足之处。
其一:________;其二:________。
(4)乙同学发现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能否抑制叶片衰老?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实验步骤:①选取一片生长健壮、面积大小适宜的叶片,沿叶脉在叶片左半部分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在叶片右半部分________。
②记录叶片左右两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
实验预测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____,则细胞分裂素无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②若________,则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③若________,则细胞分裂素有促进叶片衰老的作用。
29.某植物有A、B两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A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B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进行预实验。
据表回答:
(1)Ⅰ阶段时通常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在Ⅰ、Ⅱ、Ⅲ阶段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阶段。
(3)为确定品种A的Ⅰ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品种B的激素配比(m1>2.0),以0.5 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________μmol/L。
(4)Ⅲ阶段时,科研人员分别选用浓度低于或高于n3 μmol/L的生长素处理品种A幼芽都能达到最佳生根效果,原因是处理幼芽时,选用低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选用高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
(5)在________阶段用秋水仙素对材料进行处理,最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
30.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cm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方法Ⅰ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方法Ⅱ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培养至12d、18d和30d,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方法
组别
IBA浓度(mg/L)
12d生根率(%)
18d生根率(%)
30d生根率(%)
Ⅰ
1
0
0
1
1
2
0.05
0
20
74
3
0.1
0
12
50
4
0.2
0
11
48
5
0.5
0
10
47
Ⅱ
6
0
0
1
1
7
200
70
100
100
8
500
4
90
91
9
1000
0
87
88
(1)在本实验中,每组别都要选取多个单苗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在方法Ⅰ中,当IBA浓度为0.5mg/L时,对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起__________作用。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__________。
(3)使用IBA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时,采用方法__________(填“Ⅰ”或“Ⅱ”)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4)有人提出单苗段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将用适宜浓度的IBA溶液处理过的单苗段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__________。
④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B
解析:在重力的影响下,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使近地侧生长素的增多,远地侧的量减少,又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运输到胚芽鞘尖端下部,促进胚芽鞘的伸长生长,如图② 表现为向上弯曲生长;① 由于云母片的阻挡,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胚芽鞘尖端下部,就表现不出生长现象;③ 由于云母片的阻挡,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到近地侧,水平生长。
考点:
本题考查重力因素对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重新分布造成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A、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0.5g•L-1的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A正确;
B、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0.1mg•L-1油菜素对株高生长是促进作用,B正确;
C、清水组的禾谷类植物生长受自身合成的生长素的调节,C正确;
D、实验结果表明,0.1mg•L-1油菜素可增强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D。
8.答案:C
解析: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几种重要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用乙烯利处理采摘的番茄果实,可促进其成熟,A项错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能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B项正确;重力不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故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的牛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C项错误;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等合成,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
解析: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A正确;B、未成熟的果实已经有种子形成,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子房,可以获得无子果实,B错误;C、乙烯利促进果实的成熟,C错误;D、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可延缓叶片的黄化速度,D错误.故选:A.
12.答案:A
解析:A、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这样才能大致确定促进生根和抑制生根的浓度范围,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A错误;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B正确;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C正确;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正确;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并非独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A正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故适当喷施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B 正确;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脱落的作用,故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C正确;环境因子也可以通过直接影响植物的代谢过程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光照强度的改变会影响光合作用,D错误。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NAA为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等,因此适宜浓度的NAA能够促进无子果实的形成,A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B正确;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番茄不可以延长储存时间,C错误;2,4-D为生长素类似物,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故用一定浓度的2,4-D能够除去小麦(单子叶植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D正确。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a、b浓度不同,对根生长的促进效果相同,但a、b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未知,故A项、B项错误;分别对a、b加入一定量相同体积的水稀释,浓度较低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根生长的作用较弱,浓度较高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根生长的作用较强,C项错误、D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第1组未经低温处理,小麦不能抽穗开花;第2组经低温处理,小麦抽穗开花,说明决定冬小麦抽穗开花的环境因素是温度,A正确。第2组经低温处理,小麦抽穗开花,第3组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小麦不能抽穗开花,说明高温可以解除冬小麦的春化作用,B正确。由于春化作用后每次都能产生同样的特殊蛋白质,所以不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只是编码该特殊蛋白质的基因在低温下才能表达,在其他温度下不能表达,C错误。北方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会长苗不会开花结果,因为没有经过低温处理,D正确。
18.答案:B
解析:光敏色素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化学本质是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B错误。
19.答案:C
解析: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种子萌发率,A错误;莴苣种子没有相关色素,不能吸收红光,B错误;红光处理和赤霉素处理具有相同的效果,可推测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C正确;赤霉素可以调节生命活动,但不能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D错误。
20.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且能够从形态学的顶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故选:A.
21.答案:D
解析: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甲图胚芽鞘下面琼脂块中生长素的量是a = b,乙图胚芽鞘下面琼脂块中生长素的量是c = d,丙图胚芽鞘下面琼脂块中生长素的量是e = f,丁图胚芽鞘下面琼脂块中生长素的量是g
解析:通常是感受刺激和产生生长素是同一部位,弯曲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尖端均可以产生生长素,但b′ 不能运输,a′可以运输我,所以D选项正确。
24.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植物向光性不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可能与生长抑制物的分布和含量有关,且向光侧抑制物多于背侧,因此,C最可能是错误
25.答案:C
解析:AC、分析图示可知,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由d(向光)侧运输到e(背光)侧,使得e点的浓度大于d点的浓度,因e点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d点,使得e侧生长速度大于d侧。综上分析,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A错误,C正确;
B、b点对应的浓度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c点,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不可能对应c点的浓度,B错误;
D、a点的浓度小于c点,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不可能对应a点的浓度,D错误。
故选:C。
26.答案:ACD
解析:
27.答案:(1)发育中的种子;植物的根、茎(不同的器官)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
(2)不能;缺失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的对照试验
(3)适度稀释一组,用其处理插条,观察记录插条平均生根数;若其大(小)于9条,则该组浓度大(小),反之则小(大)
解析:
28.答案:(1)乙烯
(2)细胞的伸长
(3)还应去掉芽尖端;缺少对照实验
(4)涂上等量的蒸馏水;①叶片左半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与右半部分相同;②叶片左半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比右半部分长;③叶片左半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比右半部分短
解析:
29.答案:(1)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2)Ⅰ、Ⅱ、Ⅲ
(3)m1+1.0
(4)浸泡法(长时间处理);沾蘸法(短时间处理)
(5)Ⅰ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
(1)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是因为其富含分生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诱导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更容易。
(2)阶段Ⅰ、Ⅱ、Ⅲ分别涉及脱分化、再分化和再分化过程,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在这些阶段都发生了变化,都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因为m1 μmol/L为品种B在Ⅰ阶段的最佳激素配比中的细胞分裂素浓度,所以确定品种A在Ⅰ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时,若以0.5 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设置的浓度由低到高应依次为m1-1.0、m1-0.5、m1、m1+0.5、m1+1.0(单位均为μmol/L)。
(4)用浸泡法处理幼芽时使用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处理时间较长,用沾蘸法处理幼芽的时间较短,使用的生长素浓度较高,二者均可以得到最佳生根效果。
(5)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Ⅱ、Ⅲ阶段中部分细胞可能已发生分化,失去了分裂能力,故用秋水仙素处理这两个阶段的材料,并非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会加倍;而Ⅰ阶段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都由已分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分化程度较低,分裂能力较强,因此该阶段中使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更容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
30.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2)促进; 在IBA浓度为0~0.1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3)Ⅱ; 起始生根时间早; 生根率高(或生根率达到最高的时间早,或操作简便)
(4)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甲、乙两组的生根率
解析:(1)在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吲哚丁酸(IBA)的不同浓度,则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每组别都要选取多个单苗段进行实验。
(2)在方法Ⅰ中空白对照为第1组,探究IBA浓度为0.5mg/L时,对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起何作用应当与对照组1比较,结果都为促进。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在IBA浓度为0〜0.1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3)本实验因变量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其观测指标为生根时间以及生根率,综上比较,方法Ⅱ更好。
(4)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光照,无关变量必须保证相同且适宜,则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本实验因变量是对单苗段生根的影响,观测指标是甲、乙两组的生根率。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