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45张PPT)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6760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2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45张PPT)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6760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2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45张PPT)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6760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2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45张PPT)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67604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2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45张PPT)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67604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2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45张PPT)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67604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2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45张PPT)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67604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2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45张PPT)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67604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下册地理中图版同步精品课件PPT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4.2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45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4.2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45张PPT),共45页。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下册土地是山川之本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定义: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建造房屋种植农作物植树种草修筑道路开发矿藏放牧牛羊土地资源很重要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分类:1:1:林地 2:耕地 3:草地 4:沙漠 5:戈壁2:草地›林地›耕地›其他›内陆水域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旱作耕地草地水田耕地沙漠戈壁林地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季风区非季风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江南水田插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湿润区›800mm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东北大平原的耕地半湿润区:在400mm--800mm之间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甘肃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草原和草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青藏高原北部的羌塘高原的草原森林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樟子松海南岛热带季雨林沙漠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1.读课本P11,结合投影图描述我国草地、耕地和林地的分布地区,完成表格。400毫米400mm等降水量线的西北部地区(非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北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水田旱田季风区非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南2.结合地形图描述我国草地、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的地形类型,完成表格。400mm等降水量线的西北部地区(非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北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山地丘陵水田旱田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南平原3.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新疆、内蒙古、西藏4.归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有怎样的特点?分布不均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2看图说土地资源特点:土地资源的特点:1: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22土地资源的特点:3: 后备耕地资源匮乏。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400mm等降水量线的西北部地区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的秦—淮以北地区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山地丘陵水田旱田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的秦—淮以南地区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季风气候,湿润地区,水热条件好;河流众多利于灌溉;地形平坦利于耕作;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分条件好。季风气候,半湿润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利于耕作;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因地制宜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地形、气候、土壤等各种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农业部门种类齐全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林地农业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广义)(狭义)农 林 牧 副 渔粮食、糖料、油料作物和棉花等经济作物水 稻旱作物东南部:土壤肥沃季风活跃气候温暖雨热同期秦岭—淮河畜牧业400mm西北部:干旱半干旱高寒中国南北方农业分布这里 、玉米、大豆品质优良,是 菜基地。一年 熟。全国三大 区之一,冬小麦、玉米普种,全国重要的 和温带水果产地,两年 熟或一年 熟。这里 连片,也种棉花、 和甘蔗。一年 熟或 熟。ABC小麦甜一棉花生三二水稻油菜二三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旱田水田水稻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至三熟小麦大豆花生甜菜甘蔗油菜棉花棉花农业地区差异森林:东半部的山地地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草原和草地:西半部广大地区决 策气候交通运输政策农业技术、设备市场需求地形、土壤水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满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多方面的需求。2: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3:发展:1:优质 2:高产, 3:高效, 4:生态, 5:安全农业 4: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袁隆平: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据统计,到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稻谷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4亿亩左右,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这是对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的“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有力回答。 4: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1: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经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在陡坡上耕地合理吗?为什么?土地荒漠化 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二者合计45.58%。也就是说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近1/2的土地已荒漠化和沙化。另外,还有近3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以每年1 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2: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3:土地盐碱化5:乱砍滥伐 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6:农田退化7:过渡放牧 我国的草场过渡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也因而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牧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我国人均耕地少,加上使用不尽合理。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1.下列有关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B.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C.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D.我国的旱田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2.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从比例看,特点是: ( ) A.草地比重小 B.耕地比重大 C.山地多,平地少 D.平原多,山地少3.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问题的正确方法是: ( ) A.坚决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B.将陡坡地开垦为梯田 C.占用耕地扩大城市规模 D.在草场上无限扩大放牧量,以求畜牧业的发展4.关于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山区适宜林业的地方发展林业 B.在有江河湖泊水域的地方发展渔业 C.在平原有水源的地方发展畜牧业 D.农业生产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少山地多,平地少后备耕地资源缺乏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气候类型多样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北方旱作物南方水稻东北西南南方西北内陆江河临海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人口大国农业类型:农业分布:水资源的分布小结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下册土地是山川之本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定义: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建造房屋种植农作物植树种草修筑道路开发矿藏放牧牛羊土地资源很重要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分类:1:1:林地 2:耕地 3:草地 4:沙漠 5:戈壁2:草地›林地›耕地›其他›内陆水域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旱作耕地草地水田耕地沙漠戈壁林地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季风区非季风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江南水田插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湿润区›800mm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东北大平原的耕地半湿润区:在400mm--800mm之间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甘肃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草原和草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青藏高原北部的羌塘高原的草原森林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樟子松海南岛热带季雨林沙漠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1.读课本P11,结合投影图描述我国草地、耕地和林地的分布地区,完成表格。400毫米400mm等降水量线的西北部地区(非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北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水田旱田季风区非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南2.结合地形图描述我国草地、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的地形类型,完成表格。400mm等降水量线的西北部地区(非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北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山地丘陵水田旱田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南平原3.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新疆、内蒙古、西藏4.归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有怎样的特点?分布不均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2看图说土地资源特点:土地资源的特点:1: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22土地资源的特点:3: 后备耕地资源匮乏。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400mm等降水量线的西北部地区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的秦—淮以北地区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山地丘陵水田旱田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的秦—淮以南地区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季风气候,湿润地区,水热条件好;河流众多利于灌溉;地形平坦利于耕作;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分条件好。季风气候,半湿润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利于耕作;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因地制宜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地形、气候、土壤等各种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农业部门种类齐全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林地农业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广义)(狭义)农 林 牧 副 渔粮食、糖料、油料作物和棉花等经济作物水 稻旱作物东南部:土壤肥沃季风活跃气候温暖雨热同期秦岭—淮河畜牧业400mm西北部:干旱半干旱高寒中国南北方农业分布这里 、玉米、大豆品质优良,是 菜基地。一年 熟。全国三大 区之一,冬小麦、玉米普种,全国重要的 和温带水果产地,两年 熟或一年 熟。这里 连片,也种棉花、 和甘蔗。一年 熟或 熟。ABC小麦甜一棉花生三二水稻油菜二三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旱田水田水稻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至三熟小麦大豆花生甜菜甘蔗油菜棉花棉花农业地区差异森林:东半部的山地地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草原和草地:西半部广大地区决 策气候交通运输政策农业技术、设备市场需求地形、土壤水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满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多方面的需求。2: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3:发展:1:优质 2:高产, 3:高效, 4:生态, 5:安全农业 4: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袁隆平: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据统计,到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稻谷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4亿亩左右,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这是对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的“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有力回答。 4: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1: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经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在陡坡上耕地合理吗?为什么?土地荒漠化 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二者合计45.58%。也就是说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近1/2的土地已荒漠化和沙化。另外,还有近3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以每年1 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2: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3:土地盐碱化5:乱砍滥伐 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6:农田退化7:过渡放牧 我国的草场过渡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也因而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牧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我国人均耕地少,加上使用不尽合理。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1.下列有关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B.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C.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D.我国的旱田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2.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从比例看,特点是: ( ) A.草地比重小 B.耕地比重大 C.山地多,平地少 D.平原多,山地少3.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问题的正确方法是: ( ) A.坚决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B.将陡坡地开垦为梯田 C.占用耕地扩大城市规模 D.在草场上无限扩大放牧量,以求畜牧业的发展4.关于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山区适宜林业的地方发展林业 B.在有江河湖泊水域的地方发展渔业 C.在平原有水源的地方发展畜牧业 D.农业生产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少山地多,平地少后备耕地资源缺乏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气候类型多样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北方旱作物南方水稻东北西南南方西北内陆江河临海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人口大国农业类型:农业分布:水资源的分布小结
相关资料
更多